古“ ”音义、形制考[①]
王晓俊(南京艺术学院 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摘 要]本文梳理历代释“ ”文献,并对比出土实物,考辨古“ ”音义、形制。认为“ ”之古音读zhou,“ ”之“从逐”源出“放臣逐子”之“逐”;“ ”之孔数当以许慎“七孔”类型为尚;古“ ”应为横吹制式。
[关键词]古“ ”;古笛;汉笛;音义;孔数;斜吹;竖吹;直吹;横吹
[中图分类号]J6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8-9667(2009)04-0000-00
收稿时间:2009-07-21
作者简介:王晓俊(1971― ),男,安徽宣城人。竹笛演奏与教学研究硕士,博士在读,南京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音乐美学。
引 言
上古,先王作乐崇德,钟磬丝竹之乐洋洋乎盈耳。“君子听竽、笙、箫、管之声,则思畜聚之臣”,[1]显示出竹管吹器被赋予的庄严神圣使命。透过《诗经》中《周颂・有瞽》、《商颂・那》、《小雅・鼓钟》等篇章,可窥见上古管乐盛行情况。“ ”作为上古竹音单管吹器,在礼乐文明中占据一席。先秦礼崩乐坏以后,其器、法没落,“笛”字代“ ”而起。西汉以降,继有京房制“笛”、马融赋“笛”、汉儒释“笛”、荀勖改制等诸多史事迭出,汉笛名、制薪传有序。惟先秦之“ ”,或失其命名之义、或昧其制器之方,又误“ ”与汉笛为一物,后世学者释“ ”不解音义,只重孔数、长短。而关乎古“ ”吹式,或以汉笛竖吹悬想古“ ”竖吹为当然,或避而不言、讳莫如深。当代,笛史研究虽篇章累牍,无非采撷旧说,作为“笛”之古字,“ ”之本原、音义、形制,已无人问津。究竟古“ ”音义何出,其形制(孔制、吹法)何如,鲜有人知。本文通过耙梳载籍,辨析诸说,又证以出土实器,考察 之音义、形制,一并求教于方家。
一、古“ ”音义考
(一)“ ”字音读源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