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音乐家

米约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31

  达律斯・米约(法语:Darius Milhaud,又译“米尧”,1892年9月4日-1974年6月22日),犹太血统的法国作曲家,六人团成员之一。

  法国作曲家米约于1892年9月4日生于艾克斯,1974年6月22日卒于日内瓦。7岁开始学小提琴,后入巴黎音乐学院学小提琴和作曲。1916年到巴西任职,1918年回巴黎,成为六人团一员。1940年去美国任教,1947 年回巴黎音乐学院任教。作品有声乐套曲《花名录》,芭蕾《屋顶上的牛》、《创世记》,歌剧《克里斯托夫・哥伦布》、《玻利瓦尔》,康塔塔《火的城堡》等,还有许多电影配乐。他的作品早期强调节奏、力度,常采用街头音乐的原始音调;后期喜用多调性手法,曲调纯朴;晚年风格趋于稳定、温和,与古典主义音乐的联系明显。

   他为家乡这一地区树立了一座优美的纪念碑,那就是管弦乐《普罗旺斯组曲》(1937),采用了18世纪初的作曲家安德雷・冈普拉的旋律。米约还创作了大量乐曲,作曲之神速为20世纪所罕见。作品有钢琴曲,室内乐(其中弦乐四重奏特别值得一提)、组曲、奏鸣曲、交响曲、电影音乐、芭蕾舞剧、歌曲、康塔塔和歌剧。轻挑,打趣,讽刺(如芭蕾舞剧《屋顶上的牛》1919 或《蓝色列车》1924),同博大的真挚(如歌剧-清唱剧《克里斯多弗?哥伦布》1929 ,保尔・克劳德尔作词)或犹太教《神圣的礼拜》(1947) 那样的宗教热忱形成对比。米约属于古典气质的艺术家,不爱发表理论,不爱创立体系,但是非常敏感地接受各种启发,并十分自然地将它们化为音乐表情:如钢琴舞曲《巴西回忆》(1920-1921)中的巴西民间旋律和节奏,芭蕾舞剧《世界之创造》(1924 )中的萨克斯管,散拍切分音和蓝调三度。他的音乐以抒情为主,既巧夺天工又坦率朴素,曲式清晰而有条理;向听众作客观陈述,而不倾吐衷肠。

   米约是位多产作曲家。也是法国的新古典主义者。他的作品多达441件,其中歌剧12部。他不但具古典气质,还善于博采众长。以复合的思维方式,在调性、和声、节奏乃至体裁、风格等多方面领域里大胆创新。

  米约作品的显着特点是形式多样化,这在他的歌剧中得到充分体现。三幕歌剧《奥菲欧的不幸》(1926)、三幕歌剧《奥雷斯忒斯》 (1927)、独幕五场歌剧《阿里阿德涅的奖赏》(1928)、独幕歌剧《美狄亚》 (1939)等均取材于古代神话传说,但音乐语言却呈现不同面貌,有的采用中古调式,有的模仿巴洛克风格,有的运用民间语言等,有的用双调性,还有的则是多调叠置,他的抒情风格和对位技巧也贯穿于不同作品之中。以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事迹为题材的《克里斯朵夫・哥伦布》(1930)是一部由两大部分构成的严肃歌剧。作品运用清唱剧与电影画面相结合的形式,安排一名朗诵者叙述史书记载的哥伦布生平,并由一支希腊式歌队作注释,银幕上则展示人物活动内容,第一部分一群白鸽在舞台上放飞,第二部分结尾处天幕上地球转动,一只白鸽向远处飞去。剧中咏叹调与合唱场景始终是音乐的主体部分。

   米约到美国以后,常以人民解放斗争为题材,例如歌剧《玻利瓦尔》(1943)就是以拉丁美洲民族英雄的事迹为题材创作的。1954年6月1日五幕圣经歌剧《大卫王》在耶路撒冷首演,这是米约为庆祝大卫王节、纪念大卫王国建都耶路撒冷三千年而创作的宗教题材作品。脚本由阿曼・路涅尔根据《撒母耳第一、第二部》和《国王之书》改编,叙述大卫从登基直至由所罗门继位的故事。这部歌剧让合唱、抒情段落和戏剧场景在舞台上作复合型的交替表演,使抒情性与戏剧性有机结合,成为米约歌剧创作中最富古典意味的力作。

   米约的歌剧创作具有鲜明的个性,他早期的创作强调节奏、力度,常常采用“街头音乐”的原始音调。后期则用多调性手法,曲调纯朴(常常带有他的故乡普罗旺斯风格),管弦乐与合唱的效果鲜明。晚年的风格趋于稳定、温和,与法国古典主义音乐的联系十分明显。米约的音乐中反复出现多调性的技巧手法,许多同时代作曲家也常用这一技巧。多调性是同时并用两个或两个以上调性写作音乐,两个旋律线与和声层各用各的调同时响出。

上一篇:格罗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