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说明:
本课选自“人音版”《音乐》教科书四年级上册。本单元以传递幸福、快乐为主题,适合进行编创、随音乐表演、课堂乐器参与等活动,培养学生音乐基本素养与合作能力。
教材分析:
歌词精练,表现了少年儿童热情乐观的精神风貌和坚定信念。歌曲为拍,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的旋律以五声音调为主,上下句对称,节奏生动活泼,明朗的音调表现了孩子们在党的阳光下幸福成长的欢乐心情。每句句末都采用了带有休止符的节奏,突出了“手”“走”二字,表达了永远跟党走的坚定决心。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积极,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感情地进行歌唱,但在编创活动、分析歌曲及创造性表演等方面还略显不足。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创意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词曲之间的关系,深入理解歌曲内涵,挖掘学生创造性潜能,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式的学习来感知附点节奏在歌曲中所起到的作用,通过聆听范唱感知和发现歌曲的旋律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情感。
2.引导学生发现图形谱与歌曲旋律之间的联系,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选择不同种类打击乐器进行伴奏,启发学生勇敢表达观点并参与实践活动。
3.引导学生理解“太阳”与“阳光”的含义,通过对党史内容的讲解以及聆听欣赏音乐作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
教学重难点:
用饱满的情绪,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用演奏、舞蹈、演唱等形式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歌谱、红纱巾、竖笛、铃鼓、三角铁、响板、双响筒、电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聆听对比,感受音乐
1.律动演唱《幸福拍手歌》
师:同学们,让我们跟着音乐边唱边动起来吧。
师生伴随音乐进行拍手、跺脚、拍肩、叉腰等声势律动。
师:这首歌曲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幸福拍手歌》,在这首歌曲中有个最典型的节奏叫附点八分音符节奏,让我们来对比一下,通过钢琴弹奏附点八分音符节奏和不加附点的八分音符节奏,会有什么不同呢?哪种节奏更有动力?
学生通过听辨得出结论:带有附点八分音符节奏的音乐更有动力。
师:在这个单元的另一首歌曲中,附点八分音符节奏也是重要的特点之一。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个节奏型。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歌曲,在对比聆听与演唱中感知节奏重点,思考歌曲之间的联系,用知识点建立单元之间的学习架构。
2.明确授课内容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温暖、激昂的双声部歌曲《阳光牵着我的手》,我们将用两课时来完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时,即第一声部。
二、技能渗透,体验音乐
1.听辨节奏
师:首先,看看谁的小耳朵更灵敏。当你听到音乐中有附点八分音符节奏出现的时候,请你举手示意。
教师哼唱旋律,观察学生反应。
师:在两个乐句中,你举了几次手?接着听,后面还有吗?
学生通过聆听辨别歌曲中的附点八分音符节奏。
2.出示曲谱,对照检查
师:请看曲谱,聆听老师演唱旋律,请你在曲谱中带有附点八分音符节奏的地方轻轻拍手一次。
3.模唱旋律
师:老师用钢琴弹奏出这段旋律,请大家随琴模唱,并在附点八分音符节奏处再次拍手。
4.感受和声效果
师:请在拍手的位置,根据老师的柯尔文手势,加入“do、mi、sol”三个音,共同感受和声效果。
师:让我们加上竖笛,再次感受和声效果。
设计意图:附点八分音符节奏是本课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聆听、模仿、演奏中参与互动式学习,在循序渐进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感受和声之美。
5.画图形谱
师:老师要把这段音乐画在黑板上,也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画出来。
师:在图形谱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有几种图形?什么图形老师画的次数最多?太阳的部分老师是怎样画的?
图形谱中有4种图形:太阳、山脉、大雁和红旗;老师画4次太阳的光芒后再画1次太阳的圆圈,重复4次。
设计意图:通过图形谱教学,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的变化,启发学生利用不同颜色表达音乐的不同情绪,为小组探究课堂乐器伴奏做准备和铺垫。
6.小乐器合作探究与实践
师:这个图形谱还可以变成我们打击乐器的伴奏谱。你们看,现在老师手里有三角铁、响板、铃鼓、双响筒4种乐器,我们可以任意选择,分别对应4种不同的图形。
师:图形谱中的太阳是由光芒和圆圈组成。铃鼓能演奏几种声音?可否用铃鼓表现图形谱中的太阳?
学生尝试敲击鼓面和晃动铃鼓,根据图形进一步思考,敲击4次后晃动一圈,根据音乐可重复4次。
师:接下来,我们分成4个小组,选择合适的乐器结合图形谱进行伴奏。
学生展开探讨并尝试合作:“太阳组”选择铃鼓,“山脉组”选择三角铁,“大雁组”选择响板,“红旗组”选择双响筒。
7.小组成果展示
师:让我们随着音乐,每个小组依次展示成果。请大家思考,在音乐的结尾处,也就是图形谱中旗杆的部分,怎样演奏才能表达尾声的音乐情绪呢?
学生可共同连续敲击演奏渲染气氛,把音乐推向高潮。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演奏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编创能力、合作能力与表现力,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新课教学
(一)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
师:这首歌不但曲美,词也好,我想和一名同学共同朗诵歌词。
2.播放背景视频,师生朗诵。
设计意图:通过有感情地朗诵歌词,让学生感受积极向上的力量,从而更深刻地体会歌词内涵,激发学生用饱满、激昂的声音将内心情感表达出来。
3.填词演唱
(1)跟钢琴填词演唱。
(2)讲解音乐知识:唱准附点八分音符节奏,提示一字多音的唱法。
(3)引导学生理解歌词“小窗口”的含义——我们的心。
(4)提示歌曲中休止符的使用,突出了“手”“走”“不回头”等内容。
(5)随钢琴完整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对词曲的学习,引导学生将情感投入演唱中,提升学生自学能力。
(二)了解歌曲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