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绍剧

绍剧唱腔介绍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31

绍剧唱腔的主要曲调为“二凡”、“三五七”和“阳路”,以“二凡”为主。唱辞以七字齐言对偶为基础,剧作内容多为忠奸争斗、征战杀伐之事。焦循《花部农谭》谓“其事多忠、孝、节、义,足以动人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30年代称“越剧”。“二凡”与西秦腔有明显的渊源关系。

其流传情况,一说为南明潞王朱常南驻杭州,鲁王朱以海东迁绍兴,均带有乐工南来,因而西秦腔传入浙东另一说则认为系李自成将西秦腔带到安徽,与“三五七”两腔合用,然后由徽州商人逐渐带入浙江。“二凡”唱腔高亢激越,以紧拉慢唱为特点,其拖腔不受乐曲限制,演员可以根据人物感情需要,尽情发挥。

“三五七”因其唱句以前句三字和五字,后句七字组成而得名,属早期吹腔,源于安徽太平(今当涂),故艺人称“太平三五七”,由于长期流行于浙东,并用绍兴方言结合中原音韵的绍兴官话演唱,使之具有当地的乡土特色。“三五七”行腔委婉,宜于抒情。“阳路”即吹腔,有“高阳”、“平阳”之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