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昆山腔唱演南曲戏文和南曲散曲
从昆山腔的产生、流行到魏良辅等人对昆山腔的改造,其间约有二百年,但是早期昆山腔的发展非常缓慢,而且只在苏州地区主要在昆山一带流行。
元代后期,南戏流经昆山一带,唱南戏的海盐腔在苏州地区影响很大,南戏的唱与昆山当地的语言和音乐相结合,或说与昆山土腔相结合,在民间逐渐形成了唱南戏的一种新腔,这种新腔就被称为“昆山腔”。据现有资料考查,在这时期内,昆山腔所唱演的南戏并不很多,而流传下来的南戏和新创作的南戏却不少,据上面所引的《南词引正》的一段话就可知在南戏流布地区至少有昆山、海盐、余姚、杭州、弋阳等腔在唱演南戏。
约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高则诚隐居于宁波南郊栎社沈氏楼(后称瑞光楼),完成了《琵琶记》的创作。高则诚常到昆山顾瑛家作客,顾瑛是唱曲行家,很可能《琵琶记》问世,就用当时的昆山腔唱了。元末明初人瞿佑(1341-1427年),作((一萼红・西厢待月》曲词中有“艳曲新腔,至今唱满吴娃”句,元王实甫的北曲《西厢记》也许已改作昆山腔唱了。
明嘉靖年间,徐渭撰写《南词叙录》,所谓“南词”即指南戏,它记录了嘉靖年以前的南戏剧目,称之为“宋元旧篇”的有六十六种,“本朝”的有四十八种,计有一百十四种。明万历年间又有吕天成写了本《曲品》,将嘉靖末年以前的南戏作品称为“旧传奇”,品评了“吴下俳优,尤喜掇串”的南戏剧目二十七种,它们是:《琵琶》、《拜月》、《荆钗》、《牧羊》、《香囊》、《孤儿》、《金印》、《连环》、《玉环》、《白兔》、《杀狗》、《教子》、《彩楼》、《四节》、《千金》、《还带》、《金丸》、《精忠》、《双忠》、《断发》、《宝剑》、《银瓶》、《娇红》、《三元》、《龙泉》、《投笔》、《五伦》。其中有些剧目虽然失传,但在当时曾“吴下盛演”;有些剧目的折子戏在流传过程中,经过曲家和艺人的不断加工提高,成为了昆曲的传统折子戏。现知,至少上述的二十七种南戏剧目,在苏州地区曾用昆山腔唱演;而不能排斥有些剧目在其他地区用其他的腔唱演,或曾用他腔唱演后来改由昆山腔唱演;也有二十七种以外的南戏剧目也曾用昆山腔唱演,如《绣襦》、《明珠》、《南西厢》等。
用昆山腔唱南曲散曲,如上文所说的杨铁崖的《夜行船序・苏台吊古》套,传有高则诚的《二郎神・秋闺》套,还有甚为流行的[念奴娇序〕套,等等。据比较可信的资料,明胡文焕编选的《群音类选》的“清腔类”中,就有相当数量的嘉靖中期以前的南散曲是用昆山腔传唱的。
这时期的昆山腔,我们称它为早期的昆山腔。它与弋阳腔、余姚腔、海益腔、杭州腔等并存,起初影响不大,在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吸收他腔的长处,改进自己的唱法;因为它的唱腔风格“流丽悠远”与“体局静好,以拍为之节”的海盐腔最为接近,所以吸收海盐腔的优点也最多。早期的昆山腔仍主要用弦索伴奏。还有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即个别唱曲家的精湛的唱曲水平,对早期昆山腔的提高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如元末夏伯和的《青楼集》中记录的唱曲能手张四妈,审音知律,“南北令词,即席成赋”,“旧曲其音不传者,皆能寻腔依韵唱之”。夏伯和写《青楼集》时曾在昆山见到她,那时张四妈已年逾六十,“两鬓如黧,容色尚润,风流谈谑,不减少年时也”。我们不知她唱南曲用海盐腔还是昆山腔,但她晚年在昆山对唱南曲的昆山腔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又如上文说到的元末昆山人顾坚,“精于南辞”,“善发南曲之奥”,与好曲者交游,昆山顾瑛家常有的曲友雅集,必然会对唱曲艺术切磋研讨,改进和提高昆山腔的唱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