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辰鱼得魏良辅唱曲之传后作传奇《浣纱记》
魏良辅改革昆山腔并规范了“水磨调”的唱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这个新腔要继续得到完善和发展,还需要有更多的唱曲家的实践和研究,在更大的范围内扩展影响。这就需要几代传人的努力和走向戏台。
据明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魏良辅改革昆山腔,昆山“梁伯龙闻,起而效之”,他考订元剧,自翻新调,与郑思笠、唐小虞、陈梅泉等五七人,精研音理。当时,唱曲与听曲者“取声必宗伯龙氏,谓之昆腔”,可谓“梁派”。嘉靖末隆庆初,昆山又有一派张新的“张派”,对昆腔新声仍不满足,“乃取良辅校本,出青于蓝”,他与赵瞻云、雷敷民和其叔张小泉(魏良辅的学生),踏月邮亭,往来唱和,号称为“南码头曲”。跟随他学曲的有顾氏兄弟仁茂、靖甫,仁茂授陈元瑜,靖甫授谢含之,“为一时登坛之彦”。张派实际是“禀律于梁,而以其意稍为均节”,标新立异而已。其时梁派的声誉很大,郑思笠的学生李季膺,就被人称为“嫡派”。无论梁派、张派,都可以看作是魏良辅的传人。犹有无锡安 吉、常熟周似虞也曾受教于魏良辅。安 吉自云受之于魏,唱昆腔“有宫有调”;周似虞向魏良辅学曲,“曲尽其妙”,每当中秋坐虎丘生公石上,开喉一唱,千人石上“寂寂无一人”。此二人的唱曲活动直延续到明末。据明末徐于室、钮少雅《九宫正始・自序》,明末著名曲师钮少雅曾向魏的传人张新、吴芍溪、任小泉、张怀仙学曲,穷研探微,精订曲谱,“虽不能入魏君之室,而亦循循乎登魏君之堂”。有清一代的唱曲,视为正宗者皆祖钮少雅。凡此,均可见魏良辅改革昆山腔的成果香烟不绝,绵延数百年,这是余话了。
在明嘉靖、隆庆年间,梁辰鱼对昆腔的贡献是仅次于魏良辅的。梁辰鱼(1519-1591年),字伯龙,昆山人,疏眉虬髯,任侠好游,以诗、行草闻名,尤其喜爱度曲,“得魏良辅之传,转喉发调,声出金石”。梁辰鱼聚集曲友研习魏良辅昆腔的唱法,并作有《江东白芋》散曲集,不仅在上层社会富贵之家传唱,也在民间传唱,所谓“丽调喧传于《白芋》,新歌纷咏于青楼”。据清焦循《剧说》所引《蜗亭杂订》说:“梁伯龙风流自赏,修髯,身长八尺,为一时词家所宗。艳歌清引,传播戚里间……歌儿舞女,不见伯龙,自以为不祥也。其教人度曲,设大案,西向坐,序列左右,递传迭和。”他在传播昆腔新声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嘉靖、隆庆年间,他又发挥自己文学的特长,按昆腔新声将早年的《吴越春秋》改作为昆腔传奇《浣纱记》,使昆腔新声走上戏台。这是昆曲发展史上很重要的转折点。
梁辰鱼的《浣纱记》以春秋时代昊越相争的故事为题材,肯定了越国君臣的复国精神,在这慷慨悲凉的情节发展中,以西施和范蠡的悲欢离合为情节发展的主线,适应了观众的欣赏习惯。该剧以人们熟知的政治斗争为背景,拓展了戏剧场面,在此基础上突破了南戏以来的生旦格局,以充满诗情画意的“泛湖”结尾,剧中诸人物的形象特征鲜明,令人耳目一新。曲词虽没有摆脱当时风行的骄俪派的风格,文采翩然,但也有清新生动之句。《浣纱记》初出,便在青浦县令屠隆家中由优人演出。该剧平仄甚谐,宫调不失,排场热闹,场面富丽,以昆山新腔唱新词,一时盛传剧坛,流传后世。明王元美诗云“吴阊白面冶游儿,争唱梁郎雪艳词”,清初吴伟业也有诗云“里人度曲魏良辅,高士填词梁伯龙”。直到清代末期,该剧几乎能全本演出,而在戏场流传至今的折子戏尚有《回营》、《打围》、《寄子》、《拜施》、《分纱》、《进美》、《采莲》诸折。
差不多与《浣纱记》同时出现的还有无名氏的《鸣凤记》,传说为王世贞作,也有人说是唐凤仪所作。《鸣凤记》也是值得重视的传奇,它以嘉靖年间现实的政治斗争为题材,表现了复杂、激烈而动人心魄的政治斗争。剧中以严篙、严世蕃、赵文华等为权奸一方,以夏言、杨继盛等“八谏臣”为忠义一方,穿插了众多人事的情节,善恶对照,忠奸都有鲜明饱满的形象。剧中尤其突出地赞颂了杨继盛忧国忧民、嫉恶如仇、刚强忠烈的品质。该剧的结构非常特殊,线索复杂而繁多,但能一环扣一环,以邹应龙、林润定交始,以邹、林败篙终,中间穿插人物和史事,并使之能得到正确的表现。因为它反映的是人们关注的现实斗争,所以很快在戏场流行起来。据清焦循《剧说》所载,曾被严世蕃玩弄的海盐腔优伶金凤,在严篙父子败后沦落为贫民,在《鸣凤记》中扮演严世蕃,演来酷肖其人。其时昆腔盛行,唱海盐腔的金凤改唱昆腔,也在情理之中。该剧流传下来,其中《河套》、《写本》是最精彩的折子戏。
在明代的嘉靖末、隆庆、万历初这一特定的时期,将昆腔新声搬上舞台演戏,很难说《浣纱记》是第一部,但可以说《浣纱记》是最成功的一部。据万历初刊刻的((八能奏锦》,这一时期尚有《红拂记》、《玉块记》、《狮吼记》、《玉簪记》等用昆腔唱,也或用昆腔新声唱,但有的戏可改调歌之,惟《浣纱记》不能改调唱。自此,清柔而婉转的昆腔新声随着舞台演出传播江南江北,新创作的昆腔传奇也不断涌现,开创了昆腔传奇的新时代,从而奠定了昆曲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