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昆曲

昆曲名家华传浩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31

华传浩,原名福麟,字湘卿,1912年出生,江苏苏州人。

1921年8月,华传浩由沈月泉推荐入昆剧传习所。初习小生,后改丑行,师承沈月泉、沈斌泉、陆寿卿,又从前辈京剧武丑王洪习艺。他嗓音嘹亮,出言吐语幽默风趣,在表演上善于描摩各类人物,动作敏捷轻巧,功底深厚,能戏颇多。擅演《访鼠》、《测字》、《相梁》、《刺梁》、《扫秦》、《茶访》、《问路》、《卖兴》、《教歌》、《访友》、《拾金》、《绣房》、《送亲》、《脱冒》等丑脚戏,即素称做功身段繁重、被列为昆丑“五毒戏”的《连环记。问探》、《雁翎甲・盗甲》、《孽海记・下山》、《金锁记・羊肚》、《义侠记・诱叔、别兄》,亦无不拿手。尤以扮演《盗甲》、《偷鸡》、《盗皇坟》、《大名府》中的时迁而负盛名,有“活时迁”之称。

1931年初,姚传循改唱京戏离班后,华传浩独挑丑脚大梁,成为“新乐府”重要台柱。是年下半年,又与倪传钺、周传瑛等师兄弟一起,集资组建仙霓社昆班,后长期随班流转演出于沪、苏及杭、嘉、湖一带。1942年初,仙霓社报散后,曾任中华国剧学校教师,向京剧“松”字辈学生传授昆剧技艺。后一度向京剧名丑刘斌昆学习京戏,改搭京班,曾随京剧名角林树森等赴青岛演出。

1949年11月19曰始,与部分“传”字辈师兄弟公演于上海同孚大戏院,后一度出任上海新安旅行团(文工团)舞蹈教师。1952年起,转为华东人民艺术剧院歌剧团(即现上海歌剧舞剧院前身)教师,主教舞蹈身段,曾以《下山》、《思凡》、《水斗》等身段繁复的昆剧传统折子戏,作为身段课的开蒙教学。此外,他仍常参加昆剧舞台实践。1952年,将原传习所老师未及传授的《红梨记・醉皂》旧本重加整理,设计了醉皂陆凤营的神态表情、身段动作,并于1954年10月在“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献演,获奖状奖。翌年2月、1956年9月、11月分别在北京、苏州、上海举行的“昆剧观摩演出”以及1962年12月“苏、浙、沪三省(市)昆曲观摩演出大会”上,先后主演《芦林》、《茶访》、《扫秦》、《卖兴》、《刺梁》、《惊丑》、《教歌》等拿手好戏。

1954年3月,他应邀担任昆曲演员训练班兼职教师,1959年正式调任上海市戏曲学校昆剧班教师,主教丑脚。教学耐心细致,善作示范表演,但也很严格,要求学生在上“拍曲”课时,必须蹲腿学唱曲子,以加强丑脚腰腿基本功锻练。因此,他培养的学生功底均很扎实。上海昆剧团的名丑刘异龙、张铭荣以及成志雄、蔡青霖等均为其得意弟子。江苏省昆剧院姚继苏曾向他学过《下山》、《打虎》、《游街》、《痴诉》、《点香》,林继凡则向其学过《扫秦》等戏,均已成为该院保留剧目。

华传浩还十分重视总结自己的舞台艺术经验,所述《我演昆丑》一书,1961年7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75年12月25日,华传浩因病在上海病逝,终年64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