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在其形成之前经历过由吴淞江,黄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吸收滩簧诸调的花鼓戏时期,多在上海近郊四乡演唱。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申滩前后花鼓戏是淞南方音和音乐歌舞的小戏,与湖北、湖南、江西以及安徽的花鼓戏并非一回事。上海花鼓戏早在清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已有流行,它流动演出于乡村集镇,一般在茶馆中临时占一角,面对茶客演唱,逢庙会、节日,村镇中搭台演唱,习称“放高台”。1879年刊刻的《南汇县志》载有:“乡鄙有演唱淫词者,或杂以妇人,曰花鼓戏。或在茶肆或在野闲开场聚众。”
当时花鼓戏剧目多为对子戏,演出形式是男的敲锣,女的两头鼓,用胡琴、笛、板伴奏,宾白用土语,所唱曲调是吴淞江(苏州河)、黄浦江两岸农村中流行的山歌,有“四句头山歌”、 “对唱山歌”和“叙事性长山歌”,这些山歌或二句一段,或四句一段,节奏自由,接近口语,风格委婉朴实。演出内容大多表现爱情婚姻和劳动生活的,如《郎唱山歌象铜铃》、《十二生肖》、《童养媳》、《长工山歌》。叙事性长山歌唱句长达百句、千句,作品有《白杨村山歌》、《赵圣关山歌》等。因内容涉及男女情爱,故而被清代封建官吏视若洪水猛兽,以“花鼓淫戏”罪名侮辱之,查禁之,使后来花鼓戏演唱不敢“杂以妇人”,女角改由男演员妆扮,行话称男旦为“扎头髻”。
演唱程序是先用乐器演奏[三六]等江南丝竹乐曲,称为“拉合头”。继而表演称为“打阳当”的节目,再次是清唱开篇,接下来演正戏。戏演完后,往往由观众按折子点唱戏的唱段或小曲,称为“翻牌”。清唱开篇流传至今的有《三国》、《大西厢》等。
大约在清同治年间,因太平天国在无锡、苏州、杭州一带攻城占地,仅上海一隅无战火硝烟 ,故江浙滩簧艺人涌入上海,填补了因战乱无法南下的湖北、安徽及北方诸省的地方剧的空档,加之语音相近,风靡一时很受群众喜爱。
清同治7年(1868年),江苏巡抚丁日昌严禁花鼓戏。清光绪5年(1879年),艺人许阿方、胡兰卿开始涉足于上海市区新北门、十六铺一带卖艺。当时东乡(南汇、川沙)、西乡(松江、金山)、北乡(宝山)三路花鼓戏艺人进入上海租界,或走街串巷卖艺,称为“跑筒子”;或在广场空地圈唱,称为“敲白地”,诞生了职业性和半职业性班社。
为躲避租界当局的禁令,艺人借鉴曲艺苏滩等的坐唱形式,改演戏为坐唱,演员分角色四围而坐,或置桌如堂名形式,动作较少,仅靠面部表情和手势来吸引观众。这一时期的艺人仍沿袭花鼓戏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