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花鼓戏

天沔花鼓戏的来源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31

天沔与其他地区一样,鼓乐先与民俗节日,民间礼仪活动联系在一起,到后来才又渗透 到 俳优百戏活动中,所谓“妆演故事俳优百戏,箫鼓喧天。”(《荆州府志》)。最早与天沔花鼓戏有直接关系的就是花灯锣鼓,这是指它的源头,其实从歌舞到戏曲,则不能不说薅草歌 。“每夏耘时,择善讴者一人击鼓而歌,锣钹应之,谓之薅草歌。”(转引刘正维编著 《湖北省民间音乐概论》)除了薅草歌、栽秧、扯草都有歌,统称田歌。天沔民间常说:“打工喊号子,下田打锣鼓,上山唱山歌,逃荒也有三棒鼓。”

清道光年间,从草台灯班戏发展起来的天沔花鼓戏,早年演出形式,就是锣鼓伴奏,人声帮合,直到解放后才加入文场伴奏。前面说的花灯锣鼓只是天沔花鼓戏吸取民间音乐的 一个方面,天沔花鼓戏音乐还有从渔鼓、道情、三棒鼓说唱中得到丰富的滋养,所以天沔人说天沔花鼓戏是“渔鼓、三棒鼓敲出来的”。 传说明朝万历年间,天门的周天官奏请圣上批准,堵死了汉水上游的九条支流,以致造成鄂中的天门、沔阳、潜江、监利等湖沼地区水涝灾害猖獗。此说不可信。鄂中湖沼地区 水患不绝,是因为当时官府捞钱,不管治水修堤的结果。民谣有:“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一遇水灾,穷苦百姓只好“背起三棒鼓,逃荒到四方。”清末天门《逃水荒》唱道:“ 正月是新春(哪),宣统把位登(哪),指望今年好收成(哪),谁知啊荒得很(哪)。”“二 月凉嗖嗖,人人带忧愁,采把野菜把生度,实在难下喉。”“五月是端阳,落种来插秧,大小淹得精精光。”“堤溃无人管,穷人饿肚肠,眼望洪水泪汪汪,携儿带女逃水荒。”

天沔一带受水灾之害的百姓,流落四方逃荒时,操渔鼓,打三棒鼓或敲碟子,打莲湘,边舞边唱,有的甚至融武术、杂耍、魔术于其间 , 花样很多,因而流布很广,有的还传到国外。据《天门县志》记载:同治年间,天门艺人陈登洲携儿带女靠唱渔鼓,打三棒鼓到了乌克兰一带。欧洲其它一些国家也有天沔华侨当时 靠打花鼓到国外谋生的。如今,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奥地利、意大利、波兰、比利时 、瑞士等欧洲国家,还有“华人花鼓剧团”及对这一艺术进行研究的组织。

渔鼓、三棒鼓在清末时就由逃荒糊口的演唱变为二人化妆三人化妆表演故事,进而组成草台班子参加农村迎神赛会、民俗节日、家族礼仪等聚会活动。在演出时用几张桌子搭成 戏台,故农村称之为“平台花鼓戏”。大约1930年前后才进入洪湖的峰口,沔阳的杨林尾, 天门城关的茶园、剧场演出。在城镇演唱中与汉剧、楚剧有了更多交流,从而吸取了汉剧 、楚剧的表演程式。在音乐方面也增加了丝弦伴奏,形成了独立的富有地方特色的花鼓剧剧种之一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