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花鼓戏

皖南花鼓戏的表演艺术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31

皖南花鼓戏表演艺术是从民间歌舞发展起来的,它以白扇子、红毛巾、彩色带为基本道具,根据人物性格、思想感情的变化,构成多姿多彩的舞蹈和形体动作,伴着特定的锣鼓节奏翩翩起舞,以表达人物内在情绪,完成戏剧动作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表演艺术上讲究文演、武演、热演、冷演。文演要求细腻优美;武演要求泼辣火爆;热演要求风趣活泼;冷演要求沉着稳健。

早期

早期的“花鼓调”,在不断演出实践中,吸收了徽剧京剧、青阳腔等声腔艺术,使皖南花鼓戏具有深厚、粗犷、悠扬的乡音旋律。流行于黄山、天目山脚下,水阳江、青弋江畔,在皖南山区这块肥沃的土壤上生根、开花、结果。

建国后

建国后,戏剧工作者把“京白”做为“大白”,“小白”则以湖北地方话为标准。把单一的锣鼓伴唱,插入弦乐,并进行作曲、定调、唱腔、人物设计,量身定做,把一些不合理的帮腔,改为二重唱、合唱等方式,逐步走向规范,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领奏方式和演奏风格。

师徒制

皖南花鼓戏实行师徒制传艺授业,艺人师承谱系为“七大门”,既“蓝门”的创始人蓝凤山、“杜门”的创始人杜老幺、“涂门”的创始人涂老五、“耿门”的创始人大老耿、“孙门”的创始人孙大嘴、“张门”的创始人张宗棠、“梅门”的创始人梅凤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