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花鼓戏

淮北花鼓戏传承人“周钦全”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31

周钦全是淮北花鼓戏的传承人,2008年时,当淮北花鼓戏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老人曾一度欣喜:传统文化受到重视,终于可以后继有人了。而如今,老人又产生了悲观情绪,“我已经85岁了,当我作古之后,谁来延续这些文化精髓?”

往昔岁月 最辉煌时收了500弟子

“我天大的心愿,就是政府能投点钱,抢救这个戏种。”昨日上午,在杜集区李园村一间农舍中,作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淮北市首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淮北花鼓戏项目的传承人―――周钦全老人这样告诉记者。据介绍,老人原是宿州市萧县人,11岁开始登台献艺,渐渐成为当地名角。到了上世纪50年代,老人带着3个儿子及徒弟在淮北一带演出,成为最受欢迎的艺人。一谈起过去,老人显得十分兴奋。由于深受百姓喜爱,当时不少人把孩子送来学戏,最辉煌时,他收了500多个徒弟,后来他就和儿子、徒弟组成了濉溪县花鼓戏班。

绝妙技艺 绝活惊呆美国艺术家

“淮北的花鼓戏与凤阳花鼓不一样,身段、动作、眼神、唱腔都不是一路的。”老人一谈到花鼓戏就滔滔不绝。他告诉记者,淮北花鼓戏最有意思的就是“花鼓大走场”。“那是10大走、36中走、72小走、108扑加上92哆嗦,可不是一般人能走下来的。”

令老人自豪的,是当年自己还能扮成旦角,头扎绣球,手舞长绸,脚绑垫子――也就是穿“三寸金莲”绣花鞋。老人找出几只小巧精美的红绣鞋捧在手中。绣鞋长约10余厘米,老人身材高大,这样小的鞋如何穿下去?“这就是绝活儿!”上世纪90年代初,他带着弟子们应邀到怀远县参加电视艺术片《虹》拍摄时,就指导弟子现场表演脚绑垫子,把当时在场的美国艺术家都惊呆了。

剧团解散 众弟子改行养家糊口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演出市场开始急剧萎缩,周钦全的剧团演出越来越少,本来是自挣自吃的演员们开始陆续离开剧团,外出打工养家糊口。最后连老人的孙子也不得不开个电焊铺。到了2005年,剧团最终解散,此后再也没有演出过。

48岁的张淑华,是周钦全的得意弟子,也是老人的干女儿。她告诉记者,自己也因为演出市场不好,政府没有资金投入,不得不与丈夫一起离开剧团。“大家都要吃饭呀,空守着剧团不能当饭吃。”她背着老人悄悄地告诉记者,剧团里技术最全面的是老人的孙媳妇,如今却只能跟着一个唢呐班去挣钱。

日子一天天过去,2008年时,老人高兴地得知,淮北花鼓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成为淮北市首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己也成为省文化厅公布的这一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一遍遍地让人把文件读给他听,得知政府要求保护和抢救时,十分高兴。

老人心愿 政府帮助传承花鼓戏精髓

谈到现状,老人的情绪一下子低落下来。老人说,自己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至今也没有结果。老人告诉记者,如今徒弟们都忙着在外打工,想再演一出花鼓戏都凑不齐演员。那些服装道具只好寄放在孙女家的小屋里,屋顶漏雨,地面浸水,还有老鼠啃咬,这些行头都不能用了。“我不识字,以前学戏没有剧本,都是记在心里的。如今年事已高,这几年想找个人通过自己口述,记下肚子里的400多出剧目,可大家都忙着挣钱养家,现在只记下几个”老八本“、”新八本“的戏名,而想通过演出继续把淮北花鼓传承下来更可能只是一个梦想。”

“我今年85岁了,现在不抢救这些东西,我一死不就全完了吗?现在我天天都睡不好觉,我天大的心愿,就是在活着时,政府能出钱关心花鼓戏,把我会的这些戏都传下来,让子孙们也能看到这些好东西。”说话时,老人一直抚摸着过去的行头,这些曾经陪伴他和弟子们无数次登台演出的行头,凝聚着老人的骄傲和辉煌;而今,只能静静躺在一个个破旧的木箱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