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的形成与发展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31

河北梆子又称“京梆子”、“卫梆子”、“直隶梆子”、“秦腔”、“西路梆子”,为河北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我国河北、北京、山东以及东北等地。

其约有一二百年的历史,源于山陕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经由山西传至河北,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形成。

它的产生与魏长生进京有一定的关系。魏长生进京之前,山陕梆子已经传入河北、北京,但还没有什么大的影响面。清乾隆四十四年,魏长生进京后,秦腔开始大为盛行,至使一大批京腔艺人改唱秦腔。清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载:“自四川魏长生以秦腔入京师,色艺盖宜庆、萃庆、集庆之上,于京腔效之,京秦不分。”

后来,由于清政府禁演秦腔,山陕梆子艺人也被迫改唱京腔,出现了京腔艺人与山陕梆子艺人同班演出的局面,兼唱两腔。由于山陕梆子与秦腔同属梆子系统,在受到魏长生的影响后,比京腔更受欢迎,致使一些京腔艺人兼唱山陕梆子。又因京腔艺人多为河北或北京人,所以山陕梆子渐渐融入河北、北京的地方,形成一种新的梆子――河北梆子

清道光到同治末年,河北梆子遍及了河北中部和北京、天津一带。据《都门记略》载:河北梆子戏班“万顺和”、“全顺和”、“双顺和”都曾长期在北京演出。

清光绪年间,河北梆子发展成了河北省的一大剧种。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为河北梆子的全盛时期,不仅盛行于北京、河北、上海、山东、天津以及东北三省,还流传到开封、扬州、武汉、苏州等地,并且在天津、北京、上海等地与京剧展开竞争。在竞争中,河北梆子涌现出大批的著名演员,有田际云、崔德荣、侯俊山、郭宝臣等。其中,著名旦角田际云在北京首先采用了京剧河北梆子合演的形式,随后出现大批的效仿者,两个剧种互请演员,互相交融、取长补短,提高了自身艺术形式。

在不断的发展中,河北梆子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光绪二十六年前后,流行于北京的称之为“京梆子”或“老派”,流行于天津卫的称之为“卫梆子”或“新派”。北京的京梆子在演唱上有山陕的韵味,而天津的“卫梆子”则以普通话为基础,讲求唱工既用本工嗓,也用背工嗓。“卫梆子”以天津为演出基地,曾流传到山东、东北的一些中、小城镇和农村,1911年后还盛行于北京和上海等地。1909年到1925年,天津的“卫梆子”取代了“京梆子”,出现了一批新派戏班和女班,出现大批的著名演员,有何景云、魏联升、赵佩云、刘喜奎、王莹仙等。河北梆子女艺人出现的确切年代不详,据《优伶小传》载:“庚子后天津女优盛行。”另据《游艺画刊》二卷九期载文《三十年前关外坤伶温谈》中说:“营口自光绪二十二年夏季始有福顺坤班,在营口鬻艺,是为关外有坤班之嚆矢”,“是年冬,有人在二道街创设戏园一所,由京津聘到坤角紫云(老生)、蒲卿(花旦)充任台柱。”其中的“京津”指的是河北,由此可见,1900年前河北境内已有河北梆子女演员。

1931年,日军侵占东北,致使东北的河北梆子艺人纷纷逃往关内。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关内的河北梆子班社也陆续解体。在此期间,河北梆子的班社已不复存在,京、津两地的艺人只能改行。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河北梆子才得到了幸存。1946年冀中军区成立了“培新剧社”(梆子、京剧),冀中第八分区成立了“河北梆子剧团”,冀中解放区农村的业余梆子剧团也不断涌现出来。

建国后,河北梆子的专业表演剧团成批地建立起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