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汉剧

湖北汉剧的历史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31

汉剧是湖北地方剧种,约有300多年的历史,旧称楚调(又名楚腔、楚曲),后称汉调、汉戏,俗称“二黄”。民国元年(1912 年),定名为汉剧汉剧的起源尚无定论。人声腔上寻本溯源,对“西皮”有二说:一说来源于湖北的“襄阳腔”(又称湖广调),另一说来源于西秦腔;“二黄”也有两说:一说出自湖北的黄冈和黄陂,另一说出自江西宜黄及安徽石牌。明万历年间,湖北沙市一带已盛行演唱楚调;清乾隆年间,汉剧开创“皮黄”合奏,形成“皮黄”声腔系统。嗣后,汉调名伶米应先、余三胜、王洪贵、谭志道、李六等先后进京演出,对京剧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汉剧在湖北省内的流行和发展,因地区不同,方言各异,表演路子也有不同,并逐渐形成荆河、襄河、府河、汉河(以武汉地区为中心)四大流派,此外还流行于湘、赣、闽、粤、桂、豫、皖、陕、川等省(在台湾同胞和旅居东南亚一带的华侨中也有汉剧演唱和研究团体)。

乾隆年间,汉口有荣庆部、存雅部等汉调戏班。至道光年间,三镇的汉剧班社达 10 余个,其中“祥发”、“联升”与“福星”名角荟萃,被誉为“三鼎甲”班社。延至同治、光绪年间,相继涌现出一批知名演员任天泉、郑万年、张花子、过山鸟、汪天中、吕平旺、刘正文、赛黄陂、吴鸿喜、罗天喜、陶四喜、刘子林、尹广福、尹太平等。清末民初,大福兴班的余洪元、朱洪寿、钱文奎、李彩云、大和尚(李春森)、陈旺喜、黄双喜、牡丹花(董瑶阶)、董燮堂、张天喜等,被汉剧评议会评为十大名角。其后,汉剧艺人陈国新等在汉口相继创办“天”、“春”、“长”、“顺” 4 届科班,培养出吴天保、周天栋、余春衡、王长顺、刘顺娥等优秀演员。

五四运动后,汉剧艺人受新文化思潮影响,主动停演封建迷信和色情一类剧目,如《双摇会》、《颜查散》、《杀子报》等。著名艺人傅心一、余洪元、陈国新等组成汉剧公会,使汉剧艺人有了交流和研究表演艺术的场所。

1927 年大革命时期,汉剧吸收女艺人登台演出,七龄童(叶慧珊)是武汉第一个汉剧女艺人,其后,汉口出现八大家汉剧坤伶竞相登台献艺的局面。 1928 年,黄双喜、潘云山等创办汉剧训育女学社(即新化科班),培养出陈伯华等杰出艺术人才。

1931 年武汉遭受大水灾,汉剧艺人纷纷流离他乡。汉剧坤角花牡丹等 30 余人到四川后,与川剧名伶贾佩芝、张德成、夏桂芬等举行救灾义演;傅心一则回汉接朱洪寿、雪花入川。是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在川的汉剧艺人群情激愤,立即上演傅心一新编的时装汉剧《男女义勇军》,受到重庆各界欢迎。大水退后,流落四川、南阳、沙市等地的汉剧艺人陆续回汉,但武汉 10 多家汉剧剧场只剩半数,十大行当的挑梁名角也大多辞世,汉剧元气大伤。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汉剧艺人多次举行劳军公演、慰问伤员演出、募捐义演;并组成 10 个流动抗敌宣传队,于 1938 年 6 月陆续出发,到川、湘、鄂北、豫西等后方进行宣传演出。抗战胜利后,汉剧艺人和班队相继返汉,组成 4 个演出团体,演出人员不足 200 人,行当亦不齐全。至武汉解放前夕,汉剧日趋衰落。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相继建立湖北省汉剧团和武汉市汉剧团,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汉剧艺人积极编演现代戏和优秀传统剧目,著名演员吴天保、陈伯华等重登舞台,汉剧面貌焕然一新。 50 年代末,是汉剧艺术事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全省有 22 个汉剧团,演职员达到 3000 多人。

1962 年元旦,武汉汉剧院成立,为全国重点剧院之一。董必武副主席曾亲书五律一首祝贺:“各地名剧种,传人须养成。京昆登大雅,秦越奏清平。尊重吴陈派,宏宣江汉声。根深入群众,生命力蕃荣。”

“文化大革命”期间,汉剧大批剧目遭到禁演,艺术资料被毁弃,名老艺人挨批斗,业务骨干下放农村,汉剧事业损失巨大。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汉剧逐渐恢复生机,各剧团(院)除上演优秀传统剧目外,还编演《闯王旗》、《弹吉它的姑娘》等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

上一篇:汉剧历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