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乾隆(1736-1795),蒿坪河二簧乾胜班、泰丰班出现后,至道光年间(1821-1850),又有汉荣班(汉中派)、仁丰班、宜太班相继演出。咸丰十年(1860)安康籍艺人范仁宝(浑名范驴子)从湖北房县大觉寺率领瑞仁班回安康,于城内三义庙搭台售票演出,又在金堂寺、万寿寺开科授徒,培养出瑞、彩、方、盛四科安康艺人。该班阵容整齐,行当齐全,其唱腔杂有湖北民间曲调,人称下河调,具有唱腔清新悦耳,表演细腻神奇的风格,习者众多,使安康汉调二簧得到了长足新悦耳,表演细腻神奇的风格,习者众多,使安康汉调二簧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治年间(1862-1874)出科的方、盛两科艺术人,先后入关中、四川演出;瑞、彩科艺人长期驻足于安康地区,使安康汉调二簧在唱腔、表演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清末民案初,安康各地班社日益增多,最有影响的为十三太字班。即金太班、福太班、鼎太班、广太班、隆太班、贵太班、仁太班、荣太班、盛太班、喜太班、治太班、裕太班和德太班。后因连年灾荒,兵匪横行,班社纷纷解体。民国八年(1919)年安康艺人凌成佑,在城防驻军北洋第七师的支持下,成立了汉剧同心社,以安康城为大本营,于陕南汉水流域各县庙会、商会、乡镇售票演出,二簧再一次起兴。出现的艺人有青衣泰斗陈长庚,净角陈天静、知长福,花旦阎保林,丑角范大德、梁金玉,生角徐茂才、黄大架,小生孙玉宝、李玉喜及安康二簧第一代女艺人钟玉凤、郭玉莲等。抗日战争爆发后,京、沪各地艺人逃至陕南,京剧、越剧、曲剧、话剧及秦腔传入安康,安康二簧又走向了低谷。凌成佑不甘现状,在同心社开办科班,培养了一批二簧艺人,使安康二簧再度出现了回升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康地方政府将同心社与西关自乐社合并成立安康人民剧院,先后排演了《小二黑结婚》、《穷人恨》、《九件衣》、《北京四十天》等剧目,受到观众欢迎。1956年安康人民剧院改为安康县汉剧团。专区各县也先后成立起县属专业汉剧团,从业人员达三百余人。1959年陕西省戏曲学校设立汉剧班,为汉剧培养学员七十五名,充实了汉剧新生力量。1981年陕西省文化局于安康举行了首届汉剧会演,名流荟萃,各呈异彩,把二簧戏推到一个新的阶段。安康汉调二簧擅演文戏,唱腔秀丽、委婉,主要流行安康、旬阳、紫阳、平利、白河、汉阴、石泉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