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小学音乐课改

小班低段音乐课“三自”教学模式探究(2)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18

摘自:《全程教育网》

三、“三自”教学模式的操作要点

以前的音乐课被叫做“唱歌课”,教师是中心,学生被动地围着教师的指挥棒转,教师唱一句“太阳天空照,唱”,学生跟一句“太阳天空照”,眼神是茫然的、空洞的,表情是僵硬的、呆板的。这样的状态出现在教学过程当中是很令人心痛、引人深思的。这种教授音乐的方式,带来了很多的弊端:学生对音乐的激情在一点一点地降温,对音乐的感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在一点一点地消逝。在音乐的学习活动中他们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性,对自身的音乐学习和音乐能力没有自信,更谈不上去享受和创造心理愉悦的感受了。这种被称为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最大的害处就是制约了学生的创造力,扼杀了学生的学习激情。

其实,我们的教师有时太低估儿童理解音乐艺术的能力。柯达伊说:“让我们打破那种认为只有削弱了艺术的替代物才适合用于教学的教师迷信。儿童是最容易受感动、最热心于纯朴艺术的,并且他们能够理解每一位伟大的艺术家。这是儿童们自然的天性、纯真的气质所决定的。”

“三自”教学模式克服“教师迷信”,给予学生充分地信任,从教学目标的决定、学习辅助方式的选择、表现手段的寻找、参与形式的决定和评价标准的树立五方面具体探讨操作时的基本要点。

A、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地决定音乐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所预期达到的境地和标准。它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而学习目标是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教师让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自主的心理效应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他们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策划学习方法,细心体会学习过程的每一环节,最终得到学习愿望的满足。而学习愿望的满足带来的是自信和快乐。

1、允许学生根据自己意愿和能力调整学习目标,适度提高,适度减低,或稍稍偏离都是可以的。

例如在教唱歌曲《小雨沙沙》时,教师的拟订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而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出现了简单的二声部,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先聆听二声部产生的协和美,并与单声部进行直觉上的比较,让他们欣赏并乐于表现二声部,然后再由他们自己决定是否学唱二声部,和想唱第几声部。这样的民主激发了学生演唱的欲望,改变了教师指定或强迫演唱的被动心理和逆反心理。此时的歌声是从心底流出的,是真切的甜美,而不是僵硬咧嘴带来的歌声效果。

在双语音乐课《节日快乐》教学目标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上沿教学目标和下沿教学目标,这其实说明了教师已经树立了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调整学习目标的教学理念。这样,学生的差异在教学中会得到平衡,不会造成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弱的学生“吃得累”。

2、允许学生增减学习内容,既可以丰富,也可以简约。在学习歌曲《谁唱歌》时,教师启发学生在学会用中文演唱的同时,利用已学过的英语单词,创编英语歌词并演唱。这样的音乐学习目标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创作,可以获得创作后的喜悦。对于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可能有困难。教师对学生说:“愿意用英语编歌词的到左边组,愿意用中文演唱并用动作表现的到右边组。”两组的学生都很快乐,因为教师承认了他们选择的学习目标,并肯定了两种学习目标各有其价值。在两组学生的汇报表演中,对方组学生表演激起了学习的热情,学生开始确定新的学习目标,不会英语演唱的学生有了强烈的学习欲望,没有用动作表现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只有想要的,才是最好的。新的一轮学习高潮在自发中进行着。

在允许学生增减学习内容的同时,还可以修改教材内容。歌曲《比一比》中有一句歌词是“我们小朋友呀,比美丽,比健康”。学习过程中学生提出:我们小学生应该比学习,比健康,而不应该只停留在比外表的美丽。学生的思想火花在闪烁,健康又良好的审美在对一个词语的质疑中体现得大胆又真切。教师极大地肯定了学生的想法,并鼓励他们修改歌词,不“唯书”,敢于大胆实践自己的想法。对自己修改过的歌曲学生有了感情,唱起来格外动情。

3、学生可以选择教材。教师给予学生演唱他所喜欢歌曲的权利,并满足学生渴望在课堂上适当引进流行元素的要求。如《校园歌曲》中有大量优秀的儿童歌曲,题材来自新时代的小学生,音乐元素新颖、活泼、时尚,学生喜闻乐唱。如《一年级的小男生》描述的是刚上学的小男孩的形象,歌词诙谐、幽默。“老师呀老师,请你别生气,我才刚上一年级,一年级的小男生,活泼顽皮又淘气。你教我们学生字,我在幻想开飞机,你教我们讲卫生,我满身沙土满身泥。”“作业本上开大炮,列队集合看不起,课外活动铃声响,操场上踢球最积极。”贴近生活,活脱是一个男孩的生活写照。在歌曲第一次播放的时候,所有的学生,包括平时最不能安静的男生,都竖起耳朵,很专注地聆听着。然后在歌声嘎然而止的时候,学生强烈地要求教师能不能教他们演唱。等学会了,他们会一遍又一遍地要求教师“再来一遍,再来一遍。”因为歌曲说到了学生的心坎里,是他们的心声,演唱和表现会给他们带来宣泄后的快感和轻松。仿佛在说“老师,我也是这样的。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就像我演唱的歌曲中的小男生。《网络战士》是一首流行歌曲,却有小学生喜欢的内容和节奏。衬词的大量反复减低了歌曲的难度,也满足了学生对流行歌曲的偏爱的心理。

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引进优秀的流行歌曲,并顺势利导,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让新时代的音乐教学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添现代的气息。

B、教师帮助学生自助地选择学习的辅助方式。

学习的辅助形式良好利用能使音乐的学习过程变得顺利或出现亮点。“三自”教学模式就利用小班教育的优越性,让学生自助地选择学习伙伴,使学习在良好的合作氛围中展开。现在的学生学前教育比较到位,有很多学生都会一样乐器,“三自”教学模式从这一实际出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助地寻找一样乐器作为辅助工具,帮助自己和伙伴的音乐学习。教师还利用小班环境的特殊性和合理性,充分创设情景。学生可以创造性利用硬件,加强学习过程的情趣性。

1、学习伙伴的选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伙伴其实是合作性学习方式的具体表现之一。因为学生具有与他人交往、互相交流信息和感情等方面的需求。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为他们创设生生交往的机会,共同组成集体网络,以求产生学习中的“共生效应”。在《小雨沙沙》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安排的律动内容是小雨和种子的不同情绪和动作,鼓励学生自己选择伙伴,在原有情感的基础上通过表演活动得到进一步的加深。在《两只小象》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与好伙伴随着音乐模仿小象漫步河边,见面握手的友好场景。学生间的友谊在歌声的表现中得到了增加,课堂气氛越来越融洽和谐。德国民歌《赛船》的旋律是很熟悉的,学习过程比较顺利。教师就设计一个由两学生合作的划船比赛,在其余学生的激动的演唱中,参赛选手组成小船形状,配合默契地往终点奋力划去。兴奋点在体育项目与音乐歌声的结合中到达了最高点。不论是同步式的合作还是配合式的合作,由于合作伙伴的选择是自主的,学生的表现显得那么的天衣无缝。

2、学具的选择。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乐器,使自己音乐的学习更为顺利。《布娃娃弹琴》是一首极富童趣的三拍子歌曲,作者巧妙地采用了重复与变化重复的手法,恰当地运用了四分休止符,自然形象地描绘了“叮咚”的琴声和布娃娃弹琴的可爱形象。在学会视唱以后,教师为学生提供了铝片琴、钢琴电子琴以及打击乐器,学生自己选择一样乐器进行表现。学生在铝片琴敲打中体会到了四分休止符的效果,在电子琴的三拍子节奏中加强了强弱感觉的体会。

在为歌曲伴奏时,对打击乐器的选择也表现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三拍子的歌曲他们喜欢选择三角铁、碰钟等,两拍子的歌曲他们一般选择木鱼、铃鼓和双响筒。教师对他们的选择加以引导,但不做任何强制性的规定,以免局限他们的思路。

3、利用身边的环境和硬件,增加音乐的情景。在校园内、教室里有着许多可以充分发挥作用的硬件,如彩色方凳、长毛玩具抱枕、多媒体软件以及活动的空间。学生自助似地使用已有资源,发展想象的空间,用形象生动的形式表现音乐内涵。如我在教唱英语歌曲《My little baby is going to sleep》时,让学生怀里抱着可爱的长毛玩具,想象自己抱着的是一个婴儿,他正要睡去。学生真切感受到怀里的抱枕,比教师空洞地说教有更为直接的感受,小女孩的细腻情感和小男孩的大大咧咧都在歌声中一览无遗。在学习歌曲《小青蛙找家》时,教师设计让学生用彩色方凳自由组合搭建起了一个个小青蛙的家,学生扮作小青蛙,在外面四处寻找后,终于回到了自己美丽的家的教学环节。学生在音乐声中学着青蛙一蹦一蹦地跳回自己家的时候,脸上的微笑漾了开来,很有种真实的安全感和温暖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