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小学音乐课改

新课程改革推进音乐教学的创新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18

摘自:《中小学教育网》

随着社会的发展,更体现人才的重要性。因此,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音乐课作为创造性最强的教育艺术之一,也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而走出一条崭新的创新教学之路。那怎样实现音乐教学的创新呢?

一、创设思维的空间,引发创新。

歌声乃人之情也,不难想象,一个毫无感情的人是无法发出悦耳之声的,人的心理状态会直接作用在发生器官上。因此,教师在声音训练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从简到繁,从易到难,从而锻炼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如发声练习曲:543254321-跳音练习,可通过拍皮球游戏,让学生亲自拍,通过实践和认真地观察去体会跳音地方法,学生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跳音的发声练习不正如皮球起落的情形吗?

好奇是小学生的独特天性,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总想自己去亲自体会、感受。通过特有的形式丰富自己的头脑。如教师拿几件简单的打击乐器,请学生们观察后自己做一件打击乐器,于是学生们利用竹筒、竹板、酒瓶和易拉罐等,随之教师再让学生用自己造的乐器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创编节奏,再根据节奏创编出不同的旋律,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实施创新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往往在教师上课的时候,老师活动实践却占了课堂的一大半,谁都知道学生不是一个装知识的容器,不能被动的接受知识,课堂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就是学生要在课堂中完成什么任务的引路人。只是我们老师在课堂上习惯于夸大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掌握大量的只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几乎成了课堂教学普遍采用的方法。音乐教师为了确保“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目标得到落实,于是一味强求学生进行枯燥乏味的技能训练,结果老师累、学生也累。其实,学生的思维是无穷无尽的,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课堂中畅所欲言,成为课堂创新的主人。

三、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实施创新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传统教育的所有方面受到革命性的挑战。从上个世纪初的无声电影应用于教育开始,现代教学媒体就成了音乐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这种新颖的教学媒体承载了大量的视听信息。无疑比粉笔+黑板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它不但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使教学变的更为形象和生动。学生足不出户便可以在视听资料的过程中真实的感受教学内容,而不需要教师用如何形象的语言去描述--即便在某种程度上它会有限制学生想像力的可能。旧的一节音乐欣赏课,我们能给学生的只能是现有的磁带和教师运用钢琴来弹奏旋律。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教学的要求。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各种现代化的教学媒体的使用不仅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展示的内容更加直观,也为一贯平淡的课堂注入了一份新鲜和活力。多媒体将要让学生了解的内容用图片或影片或声音、文字等等形式来展示给学生,更加直接、更加完整,是一种用任何语言都无法替代的教学方式。

记得在教唱《牧歌》一课时,我展示了一组草原的图片:蓝天、绿地、雪白的羊群……使一直生长在城市里的孩子一下子领略到了草原的辽阔和站在草原上应具有的开阔胸襟,演唱时,学生展开了无尽的想象,做到了最好的表达。

四、激励学生尝试创新

教师在课堂中,应把思维和表现的空间教给学生,让学生摆脱教师和课本划定的思维圈子,走到自我展示、独立发挥的道路上来。例如在完成课本上的情景剧的活动时,教师不必过度的进行干预,把足够的想象空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从编排--选择演员--演出等等诸多过程,每一个环节的完成都是一次经验的积累。当学生进行展示的时候,教师还应多给予鼓励和赞美的语言。当学生的行为得到大家的认可的同时,可能就是激发他们再次创编的开始。

五、教师加强自身修养实施创新

教师自身的业务修养直接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发展方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唱出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时,同时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在听觉上、视觉上得到了美的享受,产生且保持了对音乐的热情,对情感投入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学生还不会唱这首歌,但许多学生已随歌声有节奏的拍掌或点头。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课堂上显示出一派热烈活跃的气氛,同学们都表现出快点学唱这首歌的急切心情。

探讨教育规律,创新教学品位。只有不断地调整教育地理念、策略、方式、方法,才能创造出崭新地音乐教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