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大学音乐论文

新媒体背景下构建智慧型《基础声乐》课堂的教学研究

作者:衡阳师范学院 邓开元 衡阳市第一中学 刘书瑶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3-09-04

  二、高校依托多媒体构建智慧课堂的实践意义

  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各个领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对声乐教学信息的集中整合再次分配,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借助新媒体技术能广揽资源、无限传输的优势,应用于高校声乐基础教学中,既可以丰富声乐教学的手段,改善传统单一的授课模式的弊端,还能解决音乐资源受时间、地域限制不能便捷利用的客观问题,对声乐教育产生助力。

  (一)改变单一的信息输送模式,教学互动性更强

  新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首先表现在其拥有便捷、丰富、直观、形象的优势。利用新媒体技术,可以在课堂内容的编排上,融入更多的图片、音频视频,通过加强对学生个体的感官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以新媒体为载体呈现出的多元化的信息输入和输出端口,使信息传送的渠道更为多元化,便于学生从各种各样的信息呈现中,提炼自己一知半解或深感兴趣的重点信息,为其主动提问,求得反馈,获取自身所需知识创造了条件[4]。

  (二)改变教学资料受限的局面,教学素材更优质

  大部分高校的声乐教师,接受了高等教育,理论知识都较丰富。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也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升华。但不可否认,所有知识都在随着时代的进步更替翻新。如果声乐教师只是从自己已掌握或非常精通的知识中挖掘出需要的部分,教授给学生,这是非常有限的,也势必会造成新知识的输送断层。而新媒体技术的融入,有效扩充了音乐教育素材的沉淀池,使教学资料更丰富,教学资料展现的形式更多样。经过层层过滤与筛选,加工与淬炼,声乐教学素材也更优质。为教师有目的地挑选适宜素材,凝练教学主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三)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相长

  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同,新媒体技术可以对分散的教育资源进行集中整合并再次输出,教师就能更有重点地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进行课程的设计,课程内容的导入,也能通过丰富多彩的视频音频,将抽象化的理论知识变为具象化的图片或视频展示,增加对学生的感官刺激,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以此为突破口,教师能更准确地根据学生的课堂互动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对声乐知识的吸收情况,缩短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时间,提升声乐教学质量。学生也能从丰富的教学素材、多变的教学模式中,体会到声乐课堂的乐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实现教学相长[5]。

  三、高校依托多媒体构建智慧课堂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应用策略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高校声乐教学方式的变革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既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对教师如何依托新媒体构建智慧课堂,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依据高校资源实际,不断创新教育理念,不断变革教学方式的同时,教师还应拓宽教育思路,突破传统教学观念,将新媒体技术合理、科学地引入高校声乐课堂之中,为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一)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声乐的主动性

  与传统的声乐课堂教师口述加示范的方式截然不同,利用新媒体平台,可以实现信息无障碍多样化传输。如利用微信、钉钉等功能强大的社交或学习软件,可以将声乐教学中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形象生动的语言或音视频。教师只起到提纲挈领的引导作用,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利用新媒体广博的音视频资源,在课堂上融入情景化教学,吸引学生的关注,引导学生实时交流互动。如遇特殊情况不能正常上课,教师还能利用软件对学生进行声乐知识教育,一对一解决学生的声乐学习难题,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6]。

  (二)科学开展资源整合,发展学生审美能力和表现力

  新媒体技术应用广泛且构成平台多种多样,如直播平台、社交软件、评价软件、学习类客户端等,都是新媒体平台的构成元素之一。不同的新媒体平台,其功能既有差异又有侧重,提供的信息也不尽相同。教师应根据声乐教学实际需求,选用不同平台的信息资源加以整合,过滤同类资源,在实际的素质培养和潜能开发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提取,加以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对其进行二次加工,转化为符合客观实际又具有创新意识的观点,在课堂上进行输出。根据学生对声乐课程的普遍需求,科学地开展资源整合,挖掘出学生最为关注、最感兴趣的内容并进行知识延展。如教师在教授经典声乐作品时,可在课堂上播放新媒体视频,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作品中洋溢的喜怒哀乐,蕴含的美好精神。在教授声乐发声技巧时,教师可制作动画展示声音游走的路径,让学生明晰发音要点,感知配合动作。以此有意识地塑造学生的审美意识,为学生表现力的提升架通桥梁[7]。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