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大学音乐论文

音乐师范生的“新音乐课”课程构建的新路径

作者:渤海大学音乐学院 桑素萍 郭雯慧 锦州洛阳路小学 薛伟琳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3-08-27

  由此可以看出,这首作品的演唱情感不单纯是表达少女对洁白芬芳茉莉花的眷恋与爱慕之情,更多的是体现一种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豪感,我们要有民族文化的自信。

  2. 培养学生音乐艺术表现能力

  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大体可分为声乐表演形式和器乐表演形式两种。

  (1)培养声乐表现形式

  声乐表演形式是音乐课中出现最多的表演形式,可分为独唱、重唱、合唱、齐唱、轮唱、对唱等。这些演唱方式在中小学音乐课中最为常见。一首声乐作品由一个人来演唱那就叫作独唱;一首声乐作品分两个以上声部并由多人来演唱就叫合唱;一首多声部的声乐作品每个声部由一至二人来演唱就叫重唱;一首声乐作品只有一个主旋律声部由大家一起演唱就叫齐唱;轮唱又叫“卡农”式演唱,由两组或多组同学相隔一定的拍数演唱同一旋律,演唱结束之前把演唱位置拉齐并一起结束演唱;对唱是一种热烈而欢快的演唱形式,由两个人或两组人对答式地演唱。

  要想培养学生声乐艺术表现形式,老师就要在音乐课堂上运用相应的声乐演唱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从而感知音乐的美,理解并掌握音乐语言进行歌唱,在老师引导和启发下唱出音乐内在的情感,重塑音乐形象。

  (2)培养器乐艺术表现形式

  中外乐器种类繁多,器乐表现形式多样,专业的音乐表现形式并不适合中小学课堂集体演奏。那么,在《新课标》中是这样描述描述器乐艺术表现形式的呢?第一学段(1—2年级)“使用打击乐器或选择其他声音材料进行简单的演奏或伴奏”;第二学段(3—5年级)“了解不同类型和体裁的……小型乐器曲的表现形式、表现特征”;第三学段(6—7年级)“认识不同类型的……中外乐器,感受其音色特点”;第四学段(8—9年级)“……了解乐队中常见乐器的名称、形制、分类和奏法”。(1)

  在音乐课上出现的器乐作品,要做到让学生了解乐曲的名称、作曲家、使用的乐件、表演的形式,了解音乐的主题表达情绪、乐曲的调式、调性、节拍等等。音乐课堂上让学生使用可以方便携带的、便于集体演奏的乐器,鼓励学生自治小乐器。培养学生的器乐艺术表现形式还可以因地制宜,课上指导学生做几件小乐器,并加以演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表现。

  3. 培养音乐创意实践能力

  音乐课中的创意实践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艺术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团队精神。(2)

  (1)提高音乐艺术实践能力

  音乐课中的艺术实践教学内容大致分为:欣赏、表现、创造和联系4个类型。“欣赏”是学生聆听音乐并从中体会音乐的情绪、情感,了解音乐的呈现形式、音乐要素的构成,掌握音乐风格,了解音乐体裁等等。上欣赏课时,教师要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可以提前一周把欣赏材料告知学生,并提出一系列课程中需要掌握的相关音乐知识,让学生自觉查找资料,找出相应的答案。在上课时,边欣赏音乐边引导学生说出答案,不准确的地方由老师来纠正即可;“表现”是音乐学习结果的呈现过程,尤其是声乐演唱表现。在学会一首歌之后,让学生有情感地单独演唱是音乐表现的重要形式之一,也可以几个人或一组人来演唱,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欲望,要给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创造”是学生探索音乐的过程,学生根据所掌握的音乐知识、学习经验对音乐进行创编。这种创编可以是对歌曲演唱形式的创编,也可以是伴奏形式创编,或者是表演形式的创编,抑或是自行创编音乐等等;“联系”也可以说是“联想”,在音乐活动中引导学生开阔视野,联想、了解其他姊妹艺术或关联学科,了解作品相关文化内涵及社会功能,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

  (2)提高音乐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音乐课重要的培育任务之一。音乐课的创新培育可以是在演唱方面的,也可以是在伴奏方面的,抑或是创造方面的。音乐课学完一首歌之后,可以改变演唱方式,一个人独唱、两个人的对唱、小组间的轮唱等等。有时在课堂上或许会出现捣乱的现象,大家在演唱时有人在下面拍桌子,或跺脚,发出各种非音乐噪音,没关系,老师可以把这样的同学找出来引导他们按照节拍,在歌唱的特定位置加上他们喜欢发出的声音即可,这样大家唱出的效果会大大不同,这就是创新。演唱时加上拍手的伴奏、跺脚的伴奏,抑或是人声和弦伴奏这也是创新。如果自己学着做小乐件那就是创造,比如,把空易拉罐装半罐沙子做成沙锤儿,当伴奏乐件用。把硬质材料做成盒子,在开口处固定安装橡皮筋儿就变成了简单的弹拨乐器等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