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大学音乐论文

论昆曲《牡丹亭》的历史变迁——基于“社会音乐学”视角的分析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 许洁 曹金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9-05-13

  五、审美确定变化下音乐确定的延续——昆曲的传承

  昆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具有“口传心授”的特殊性。昆曲的传承,过去是以“戏班教演结合”的形式为主。自从社会确定和审美确定变化之后,昆曲的传承也受到了不少影响。至清道光咸丰年间,“昆曲大本营”——苏州只剩下鸿福、大雅、大章、全福四老班,慈禧去世之后只有全福班惨淡经营,最终全福班也于1923年解散。

  为了让日渐式微的昆曲不至失传,1921年苏州曲艺家张紫东等创办苏州昆剧传习所,培养昆曲人才,这些学员就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昆剧“传”字辈艺人。到2010年最后一位“传”字辈艺人逝世,这些“传”字辈艺人为我国昆曲的发展培养了江苏“继”字辈、“承”字辈,浙江“世”字辈、“盛”字辈,上海昆大班、昆二班等一大批昆曲发展的中坚力量,在艰难的社会环境与审美环境中,维系着昆曲的命脉。但即便如此,社会确定的改变与审美需求的缩减,依然极大地阻碍了昆曲音乐确定的传承。经过历史变迁,很多明清以来积累的剧目,现今已经消失。一大批过去培养起来的优秀昆曲演员都在逐渐老去,而青年演员的培养明显跟不上时代步伐。

  为了改变这一情况而让古老的昆曲不至失传,2010年,苏州大学“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启动。传承计划主要有三方面内容:教、演、讲。首先是“教”,即请各地昆剧院团的老一辈艺术家对苏州昆剧院的青年演员以“折子戏”教学为主,进行传统剧目的传承;其次是“演”,即在年轻演员学习的过程中,为他们提供表演的舞台,在老艺术家的指导下,先从苏州校园开始展演,而后走出国门,向世界推广;最后是“讲”,即配合演出进行讲演,讲演针对的群体不仅仅是青年演员,更多的是在校的学生群体。建立昆剧表演艺术家、戏曲学者、青年演员和在校学生的联动关系,能让学生了解昆曲,爱上昆曲,扩大昆曲的观众群体。

  从“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中可以看出,这次昆曲传承计划的特点,除了以老带新,更重要的是从观众群体入手,逐渐培养其社会审美需求。在自身改良的同时,也尝试改变社会的审美,培养审美确定以巩固“昆曲”这一音乐确定的存在。

  结语

  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来说,现今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很多戏曲为了生存不断改进,如表演当代内容,运用现代舞台手段等。有些失败了,有些迷失了。对于这些所谓改革后的音乐文化,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传统文化的精髓,还是哗众取宠的噱头?昆曲青春版《牡丹亭》的改变无疑是成功的,它既保留了原有的内容和形式,又符合当前的一些审美需求,因而这种改变具有深远的借鉴作用。

  传统音乐文化的流传,核心在于传承。“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侧重“教、演、讲”三个方面,不仅能够传承技能,也能够培养年轻观众,让昆曲有继续生存发展的土壤和空间。笔者认为,这种形式对于传统戏曲文化的教育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朔方.《牡丹亭》和昆腔[J].文艺研究,2000,(3):91-98.

  [2] 卡登,金经言.关于音乐社会学的学科理论问题(上)[J].中国音乐学,2000,(2):134-143.

  [3] 吴双.明代戏曲的社会功能论[J].中国文化研究,1994,(4):40-46.

  [4] 徐振贵,焦福民.论明代前期理学对戏曲的影响[J].济宁学院学报,2010,(4):5-10.

  [5] 刘建明.明廷文化政策与明代后期戏曲传播[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6,(4):21-34.

  [6] 曾遂今.音乐社会学的基本观念与学科认识[J].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3):28-35.

  [7] 白先勇.昆曲新美学:从青春版《牡丹亭》到新版《玉簪记》[J].艺术评论,2010,(3):5-9.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