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演奏观念, 是决定学生钢琴演奏水平的重要因素, 只有具备正确的演奏观, 学生才能够自主参与钢琴练习, 并以平常心对待钢琴表演, 从而有效克服自身在钢琴演奏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首先, 教师应该为学生构建开放、自由、轻松的练习情境, 让学生以一种轻松的状态, 参与钢琴演奏练习。[3]其次,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钢琴产生自主学习兴趣, 通过构建课堂情境, 丰富教学和训练方式, 让学生对钢琴训练产生更加饱满的学习热情。最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思想, 不断强化钢琴演奏练习, 并积极学习其他人优秀的弹奏经验, 逐渐建立起钢琴演奏的自信心, 从而不断提升自身演奏水准。
2.3 加强演奏实践练习
为保证学生在钢琴演奏领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师应该多组织一些实践练习活动。让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 降低自身对钢琴演奏的陌生感, 并在实际表演过程中, 逐渐提高演奏自信心, 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 通过钢琴演奏实践练习, 学生能够清楚了解钢琴演奏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事故和问题, 并根据自身专业技能合理处理问题, 确保钢琴演奏顺利进行。学生在钢琴演奏领域具有良好的事故处理能力, 在以后的专业表演中, 也能够轻松应对各类演奏问题, 进而展现出专业的演奏素养。
3 结语
在钢琴演奏教学领域, 教学目标以提升学生演奏技能, 培养学生演奏心理素质为主。因此, 钢琴教师在进行教学时, 应该合理根据这一目标, 优化钢琴教学, 围绕学生钢琴演奏技能基础和心理素质, 展开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特定的练习过程中, 掌握专业的演奏技能, 并且全面提升自身钢琴演奏心理素质, 从而为自身在钢琴演奏领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奠定素质基础。
参考文献
[1]佟羽佳.浅析钢琴演奏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亚太教育, 2016 (18) :221.
[2]景赵霞.浅谈钢琴演奏教学中的弹奏技能训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 (03) :106-107.
[3]王晓蔚.钢琴演奏教学中的弹奏技能和心理素质培养研究[J].戏剧之家, 2015 (03) :15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