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大学音乐论文

富品经典,心生长歌——《法国视唱》系列教材的版本溯源及思考

作者:张涓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7-20

  雷蒙恩与古斯塔夫深入合作,搭建起数十册系列教材的编写框架,尤其是着重完成了系列教材关键环节的布局,在前辈的基础上,推出了《法国视唱》的新版——女高音声部的视唱版本。他们最先编写了着眼于掌握音高、节奏、调式等有关读谱基础知识的单声部教材1A、2A;分步了解中音谱号学习的3A;二声部、三声部教材7A、8A等分册。这项工作以雷蒙恩为主导,他为每一分册教材分出若干单元,分别为每个单元编写几首训练目的明确的练习,随后由古斯塔夫做丰富性补充;第三步再加入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以现在我国教学使用最多的1A、1B、2A、2B为例,1A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C大调内各种常用节拍、常用节奏型及调式变音和关系小调的掌握,过渡到两个升降号范围内调式作品的熟练完成,雷蒙恩与古斯塔夫编写了这一册中的大多数练习;1B则在相同调式范围内,做了更多的音乐性练习,作品也大量选自其他作曲家的作品,雷蒙恩和古斯塔夫直接编写的非常少;2A从两个升降号调式范围内渐进复习,逐渐增加读谱的技术要求和演唱复杂性要求,如装饰音到花腔唱法的学习,重点过渡到调号为三个、四个升降号的调式范围。调性扩展的同时,在作品篇幅、演唱音域、调性布局转换方面等也随之加大难度,最后还少量扩展到五个升降号以上的多调号训练;2B则完全对应2A的调式布局和技术训练要求,大量选用欧洲作曲家作品,着重完善学习者对于各类音乐风格的细腻感受。
  巴黎音乐学院的视唱练耳教授阿道夫·利奥波德·丹豪塞{6}是该院最早的视唱练耳专业教授,他在《法国视唱》女高音版本问世的40年后为其做了完善的补充。
  丹豪塞青年时期就学于巴黎音乐学院,曾于1863年赢得过罗马作曲奖{7}。1872年,在亨利·雷蒙恩的继任者阿奇勒·雷蒙恩{8}的支持下,丹豪塞在雷蒙恩出版公司出版了视唱练耳方面的专著《音乐的理论》(Théorie de la musique)一书,被认为是法国19世纪权威的音乐理论著作。丹豪塞教授自1881年起,根据在巴黎音乐学院多年教授视唱练习班的经验,陆续编写了《视唱练耳教程》(Solfèggio solfèggios)三卷,并对雷蒙恩和卡卢利合作的系列教材进行了首次整理扩充。丹豪塞教授根据视唱练耳授课的实践感受,将许多伟大的德奥音乐家的著名器乐作品旋律,经过反复修改后,配上钢琴伴奏加入本套教材。这个版本于1910—1911年出版,定为现在的名称Solfège des Solfèges。继承家族出版社管理的第三代列昂·雷蒙恩{9}与丹豪塞教授一起合作,完成了扩充教材的选编、改编作品的工作。
  巴黎音乐学院的和声教授亚历克山大·让·阿尔伯特·拉维尼亚克{10}是法国著名的音乐学者。拉维尼亚克年轻时也就学于巴黎音乐学院,毕业后留校任和声学教授,是德彪西等众多法国著名作曲家的和声老师。拉维尼亚克教授后来重点对《法国视唱》系列教材中,第一册第一分册(1A,以下各分册均用此简写标记)、1B、1C、2A、2B、3A、6A等7本分册进行了整理、编辑和扩充。
  巴黎音乐学院的声乐教师、作曲家奥古斯特·潘瑟容{11},自1824年开始在学院教授声乐课。现在我们使用的版本中,在有些分册的最后,由潘瑟容教授添加了部分与那一册教材相应程度的补充练习,这些练习紧扣相应分册难度和范围,起到了很好的复习巩固作用。其中的练习,除选自著名作曲家的经典片段之外,还有不少是潘瑟容自己编写的作品。
  《法国视唱》自出版以来不断再版,迄今已经发行超过千万册。上世纪80年代,雷蒙恩音乐出版公司为庆祝出版社成立两百周年,出版发行了纪念肖邦、柏辽兹、古诺、梅西安等多位作曲家的作品集,同时也出版了部分经典的音乐理论著作,Solfège des Solfèges赫然在列。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在欧美及日本等地,也陆续出现《法国视唱》的多种版本。
  二、传入我国后的发展脉络
  我国最早传入《法国视唱》教材,大约是在上世纪30年代。1937年8月,留学法国国立音乐院(Nancy分院)的陈洪接受上海国立音专校长萧友梅的邀请,担任音专的教师兼任教务长。陈洪在此教授视唱练耳课时,自法[来自WwW.lw5u.Com]国带回的《法国视唱》系列中的一部分作为教材,作为最早将这一教学体系中的固定唱名法引入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专家,陈洪教授和先后留法归国的马思聪、唐学咏等音乐教育家一同致力于专业视唱练耳的教学,是我国视唱练耳专业教育的重要奠基人。按照当时处于战乱的社会状况和可能的设备条件,授课所用的《法国视唱》教材主要通过学生手抄方式学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