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大学音乐论文

《第一新疆舞曲》的音乐学分析

作者:腾丽民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17

  丁善德先生是我国杰出的钢琴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作为20 世纪着名的专业作曲家,丁善德先生的创作无论就其音乐特色和内容而言,还是表现要求和作曲技法而言都是颇有建树的。他的创作涉及交响乐、协奏曲、大合唱、室内乐、艺术歌曲、民歌编曲等多种领域,其中钢琴独奏作品是他具有代表性的创作体裁。主要钢琴作品有《E大调钢琴奏鸣曲》、《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第一新疆舞曲》、《快乐的节日》、《第二新疆舞曲》、《托卡塔》、《小奏鸣曲》、《回旋曲》、《前奏曲六首》等。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中国民间音乐的艺术情趣和创作特征,而且积极地吸收了欧洲音乐文化的长处和创作技法,继承与发展了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多声部音乐思维的原则。本文将对他的《第一新疆舞曲》从独具风格的旋律曲调和多变的节奏、曲式结构、和声作系统的音乐学分析。


  《第一新疆舞曲》是丁善德先生的第六号作品,作于1950年。当时丁善德先生刚从法国学成回国,处于创作的“成熟阶段”。此时恰逢新中国刚刚诞生,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第一新疆舞曲》就是他取材于富有个性的新疆民歌――《马车夫之歌》,并将这首民歌的旋律作为这部作品的主要主题,通过描写欢乐的舞蹈场面来表达自己喜悦、激动的心情。通过对《第一新疆舞曲》系统、认真的分析,笔者认为该作品在音乐学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独具风格的旋律曲调和多变的节奏


  (一) 作品中的旋律特点


  在中国,各种风格的旋律曲调可以说是俯拾皆是,尤其各少数民族的民间音乐曲调更是多姿多彩。在新疆民族音乐中,旋律更是独具艺术魅力。许多作曲家在创作新疆风格的音乐作品时,往往重点选择以其旋律作为主要素材的方法。但是由于直接引用原旋律有时会导致音乐作品出现旋律单调的情况,因此,他们通常运用多种旋法来丰富音乐的表现。


  在《第一新疆舞曲》中,作者采用强烈活泼的民族舞蹈风格为主线,以此为中心旋律并贯穿始终。在乐曲的开始部分:


  从引子和第一部分a段开始,如同上面的这两个小节,出现的升A音是低音旋律进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音,以此出现了一个含有增四度、小二度和大七度的低音声部,通过在二十小节中不停反复、强调,使得这些不协和音程集中表现出了维吾尔族手鼓等打击乐器的音响,具有鲜明的色彩与情趣。


  乐曲的主体部分突出了两个主题,并且这两个主题都表现了一种鲜明的舞蹈步伐特点。例如主题Ⅰ:


  旋律从低音而起,并用快速的三连音循环出现,音区较窄,从而呈现出舞蹈步伐的律动特征。同时,在弹奏过程中运用了连音、小连线及跳音的强烈对比;采用了具有典型民族风格的节奏特点,使得音乐别有风味,散发着活力与动感。


  主题Ⅱ:


  高几乎两个八度的旋律与第一主题在音响上形成对比,属于第一主题的延续。这一主题还是以舞蹈形式作为旋律基点,表现了人们内心一种欢快、愉悦的心情,主题四小节收尾又回到第一主题,与之吻合。左手声部也与第一主题声部产生对比,从高一个八度开始下行、上行进行,使得音乐在右手声部柔和、委婉的状态下有了起伏性,显得主题更加活跃。


  (二) 作品中的节奏特点


  节奏在音乐创作中的处理和运用是非常重要的。节奏就是将作品中的音符有组织、有逻辑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旋律,并使其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不同的规律可以形成不同的音乐性格。新疆音乐作品中节奏常与舞蹈有密切的联系,律动感相当强。音乐的节奏自由而丰富,速度多变,节拍中重音突出,形成力度上的鲜明对比,具有浓郁的节奏特点。


  《第一新疆舞曲》在节奏的运用上比较统一,但又别具风格。出于对新疆民族歌舞的热爱,丁善德先生在创作过程中始终将“舞蹈性”放在第一位,而不是过多地考虑乐曲的歌唱性。因此,节奏在全曲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如下:


  第一,用前八后十六及前十六后八的等分结构来取代维吾尔族歌舞音乐伴奏中最常用的节奏――附点节奏。这样的用法增强了音乐的律动性,又不失全曲表现的统一性。


  第二,乐曲中三连音的运用增加了维吾尔族舞蹈的特殊韵味,与以往平稳节奏的运用形成对比,从而更加表现了舞蹈细腻的风格。


  第三,模仿维吾尔族舞蹈中鼓的节奏,从全曲的引子部分开始,不协和音程的运用增强了新疆民族音乐的独特风格。


  第四,从乐曲中段开始,短短的四小节包括了4/4、5/4、3/4三种拍子的节奏,充分体现了新疆民族音乐的多变性与复杂性。


  二、 合理的曲式结构


  《第一新疆舞曲》借鉴了西方音乐中对比性强烈的三部曲式的结构,由三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由两个舞蹈性的主题乐段(a、b)构成。第一主题――a段热烈、粗犷,表现方式采用4/4拍,两个小节为一个乐句,第一句停留在时值较长的二分音符a1上,好像舞蹈步伐的停顿;第二句与第一句相呼应结束在乐曲的主音e2上,明亮而完满的收拢,仿佛是舞蹈动作的收束。左手声部使用大量的不协和音程中,反复出现的E音和B音在暗示着乐曲的主要调性。主题经过三次变化重复,音乐由弱渐强、越来越热烈,最终达到高潮,生动地刻画了欢腾的舞蹈场面。第二主题――b段抒情、细腻,结构与第一主题基本相同,都是由两乐句组成,节奏感不如第一主题强烈。但在高音区用p――mp――p进行,结束在主音上,音乐显得比较灵秀,表现了舞蹈柔美的一面。


  第二部分采用混合拍子(4/4、5/4、3/4)突出音乐的不稳定感,是对过去苦难生活的回忆,内容上与前面不同,与第一部分欢快热烈的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曲调被拉宽了,表现回忆过去的抒情性。这一部分的伴奏织体也没有第一部分活跃,显得沉重起来。表情记号的增加、旋律中平行八度的使用增强了音乐的舒缓性。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又回到欢乐、活跃的歌舞场面中。与第一部分一样,再现部分也由a、b两段组成,分别是主题Ⅰ和主题Ⅱ的四次重复。其中a段是完全再现,与第一部分的a段完全一样; b段在曲调声部以连续不断的三连音奏出,音乐旋律流畅而含蓄。后两句的伴奏织体变为急剧下行的十六分音符,主题再现第一部分的b段,并用八度奏出,情绪热烈而激昂,将全曲引向高潮。


  尾声热烈而奔放,左手伴奏继续运用快速的十六分音符,出现了小二度音程及节拍的重音记号,又一次再现了音乐中鼓点的节奏性,并回归到主题;全曲在欢乐、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三、 丰富的和声语言


  和声语言是音乐表现中的重要工具,作曲家往往采用多样化的和弦结构来表达、塑造民族风格的内容和形象。丁善德先生十分重视和声在钢琴作品中的表现力,在和声运用上作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尝试;和声语言极其丰富,在这首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第一,在《第一新疆舞曲》的创作中运用了较多的不协和音程及和弦来配置五声音调旋律的手法,来表现维吾尔族音乐中手鼓及其他打击乐的音响效果,这在创作手法上是一种创新。


  第二,乐曲中,第一主题运用了小调的“主―下属―属”的发展路线,而第二主题进一步了“主―属―主”的功能,形成稳定的结构。


  第三,平行八度的小二度音程的连接在第二部分使用较多,这种和声的运用体现了压抑悲伤的情绪;尾声频繁地使用小二度、大七度,并把这种不协和音响发展到极致,造成浓重、热烈的效果。


  第四,乐曲中和弦外音的大量使用突出了维吾尔族舞蹈的独特韵味,带有强烈的民族特征。


  可以看出,《第一新疆舞曲》的创作融合了西方传统作曲体系和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优点,充分反映了丁善德先生在创作“成熟阶段”的音乐特点和创作手法,是他钢琴独奏作品中极富影响力的代表作。这首作品灵活运用了西方音乐中对比性强烈的三部曲式结构、极其丰富的多样性和声,成功地表现了民族音乐的鲜明特色,开拓了用钢琴作品演奏来表现我国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的新领域。这在当时的音乐创作中体现了一种中西结合、立足于民族传统的全新创作理念,弘扬了我国民族艺术中丰富的表现特点,对中国钢琴演奏与教学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中国钢琴作品选[M].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5


  [2]钱仁康,钱亦平.音乐作品分析教程[M]. 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


  [3]王伟.丁善德钢琴作品的和声语言[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0(3)


  【作者简介】 滕丽民(1977-),女,山东莱州人,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钢琴理论与表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