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大学音乐论文

德彪西钢琴音乐的美学特征

作者:焦枫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17

  德彪西的音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尤其是他那独特的“印象主义”风格,对20世纪现代音乐起到了直接影响作用。因此德彪西又往往被认为是20世纪现代音乐的开创人物。在他的钢琴作品中,有很多独特的美学特征,来源于他的大胆革新,来源于他的印象主义,来源于他对音乐境界的独特追求。


  第一,德彪西钢琴音乐的创新美和独特美。德彪西用他独特的选材和表现手法,将钢琴音乐从虚妄暧昧的浪漫主义的泥沼中挣脱出来,将音乐重新引向清新、悠远的大自然。笔者将德彪西在题材、旋律、调式上带给我们的新鲜感受,称之为独特美和创新美。


  在题材上,德彪西不像浪漫派一样,乐于选择一些大型活动或者大型事物,他把眼光投向自然景物,一望无际的大海,层层笼罩的迷雾,扬起风帆的轮船,寂静流淌的月光,都是成为德彪西创作的对象,并利用它们营造出一个虚幻和朦胧的气氛,引导着听众们随着他的情感变化和景物的自然变化而变化,给我们以全新的听觉体验。


  在标题上,他的钢琴作品几乎都有标题,创新之处在于,以往的浪漫派钢琴家或作曲家,往往都是对对象直接进行炽热的描写,以为这样才能表达出自己全部的情感。而德彪西也描写客观景物,他的情感宣泄,却是带有隐喻和暗示的,他的最终目的是要展现作品本身所蕴含的诗情画意。而且他总是在创作完作品后才重新考虑与标题是否匹配,以免自己受到标题的束缚,即使是完全不懂音乐的人,也能感受到其中的自然和美妙。


  在旋律上,古典主义对于格式的严格要求和浪漫主义惯用的扩展、反复、模进等创作手法,都在德彪西的创作中有了全新体现。他把大段的旋律线变成了短小而不连贯的组合,而且旋律从不重复,像是通过一系列的犹豫和秘密的复苏,逐渐恢复了生机。而且由于受到东方文化的影响,他的旋律除了按照传统的自然音阶大小调排序的模式外,还使用了当时并不被熟知的五声调式。可谓是钢琴音乐中,中西结合的第一人。


  此外,在和声、调性、力度、节奏等诸多音乐要素中,德彪西都有着全新的理解和诠释。他的印象主义从法国影响到欧洲继而到全世界,本身就证明了这个艺术风格的创新性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也应当认识到,正是这种大胆的创新和变革,才有了作品中的意境美、印象美等诸多美感特征,这种独特美和创新美,在某种意义上说,更是其钢琴作品所有美学特征的基础。


  第二,德彪西钢琴音乐的印象美。印象派音乐,在美学上的特征表现为在题材上专注于光和影的游戏以及一切美丽、愉悦和能给人以享受的东西,追求大自然中景物瞬间的交替和变幻,特别强调色彩轻淡与浓重之间的对比,强调音乐的敏感层次与浓淡色彩,制造出一种朦胧与变化莫测的气氛。


  拿德彪西的钢琴《前奏曲》来说,《前奏曲》共有两集,每集有12首作品,德彪西用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第一集的创作,这是他的第一部独创性钢琴作品,充分吸取了印象主义绘画的精华,把视觉因素用一些短小有力的笔触勾勒出来,既有作者对自然现象的印象,也有对景观的印象,还有对人物的印象,作为印象派音乐的创始人,在这部作品中,他将自己从绘画中所汲取的灵感,和对描绘对象的细致刻画,把印象派音乐的美学特征,诠释得淋漓尽致。


  德彪西似乎特别钟情于对“风”的印象,在第一集中,就有3首作品是和诠释对“风”的感受和印象的,第三首《原野上的风》,先是用十六分音符作为统一全曲的基础,像是一阵暖风,让人感到了一种轻松和活泼;但是这种温暖中却明显地感觉到有一股寒气,先是连续下行的七和弦不解决的声响,加上节奏棱角突出的大三和弦,让我们不禁又打了一个寒噤,像是初春的三月,乍暖还寒,给我们以冷暖间飘忽不定、转瞬即逝的印象。


  对于自然景观的描写也是印象派音乐关注的重点之一,在第一集中,就有4首是描述自然景观的。《音和香味在黄昏的空中回旋》,描写的是黄昏中落日余晖的景象,在作品中,富于变化的旋律动机不断出现,让我们的视野还没有看够这个景色,就又有新的画面映入了你的眼帘;丰富多彩的和声像是黄昏下的田野景物,所散发出的各种诱人的、淡淡的香味,减弱的演奏让我们闻到的香味渐渐消失了,提醒我们还是要特别注意落日的余晖,直到余晖也在暮色中渐渐地消失。这种充满变化的通感印象,大大丰富了我们的审美情趣。


  第三,德彪西钢琴音乐的意境美。所谓意境,是指在各类艺术中,创作者以各种形式和方法熔铸而成的情境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悠远,能昭示宇宙和人生意识,并使创作与接受主体进入充盈而飞动、物我贯通、进入超越性时空的艺术境界。德彪西长期受到印象派诗人和画家的影响,追求一种朦胧、飘逸、清澈、雅致、梦幻的音乐境界,呈现出独特的意境美。


  德彪西的钢琴音乐,大多描绘的都是风花雪月这些大自然的景物,并把个人的情感融入其中,给听众以情景交融的感觉。1905年他创作了《意象集》,就充满了意境的美感。在第一首《水中倒影》中,他运用色彩斑斓的和声,描绘了水面在阳光的照射下,在每一个角度中,所呈现出的绚丽多姿、波光粼粼的景象。整个作品的旋律发展也是和人的视线转移和情感发展一致的。乐曲开始时,先是左手的持续低音,像是平静安逸的水面,给人以轻松和惬意的感觉。然后是和弦在持续音上的浮动,告诉我们水中有了倒影,然后运用反向进行的和弦和八度描绘出波纹荡开的情形,用全音阶的琶音描绘阳光照在水面上闪闪发光的景色。这其中,作者始终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自己的创作像是更好的抒发自己的情感,在描绘的景色中飘远绚丽,自己的情感也像是流淌的旋律一样舒缓惬意,可谓是一部情境交融的典范之作。


  意境的另一个表现特征为虚实相生。强调对梦幻和缥缈音乐境界的追求,一直都是德彪西钢琴音乐的重要特色。因为作品本身多为一些自然景物的描写,这就构成了虚实相生的基础,另一方面,他喜欢用朦胧不定,充满含蓄和幻想的情绪作为音乐的主题,意在造就一个虚幻的世界,所以我们在欣赏他的钢琴作品时,常常有一种真实而又虚幻的感觉。真实是我们能够感觉到他们对对象的刻画和描绘,在音乐中听出他们的丰富变化;虚幻则是这些音乐素材所组成的整体的音乐效果,让我们觉得缥缈和朦胧,其中《雨中花园》表现的最为明显。


  德彪西是世界音乐史上最富于创造力的作曲家之一,创造出一个全新的音乐世界,他冲破传统音乐的种种束缚,呈现出独特的美感特征,他的音乐自由,不拘泥于形式,清新悠远,注重于对境界的追求,给人以虚幻和缥缈的印象感受。我们在为德彪西音乐的美学特征所陶醉时,更要学习他富于创新和探索的精神,只有新的事物,不断发展的事物,才能呈现出独特的、长久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宁尔.德彪西的塔[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7,(1).


  [2]杨小玲.德彪西的钢琴前奏曲焰火[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8,(1).


  [3]姜文子.浅谈德彪西与他的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J].人民音乐,1999,(4).


  [4]汪琴.德彪西前奏曲赏析[J].钢琴艺术,1999,(2).


  (作者简介:焦枫,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讲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