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大学音乐论文

[乐坛纪实]刘质平与弘一墨宝的情缘

作者:齐从容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17

 


 一 初得墨宝
刘质平,是上世纪初我国首批东渡扶桑留学日本,并随同恩师李叔同[弘一大师]归来,创建我国近现代西方音乐教育及学堂乐歌的创始人和著名音乐学专家.建国前后被授予国家一级教授.他在新音乐艺术教育中先后创办了上海新华艺专,两江女子师范等十多所新兴艺术学校,并参与襄助刘海粟创办上海美专音乐科任主任教授.他先后与刘海粟,欧阳予倩培养出象吴梦非,徐朗西,汪亚尘,钱匀瑞,廖辅叔,俞宜喧,钱仁康等大批文化艺术界专家学者和文化官员.
他与师兄丰子恺都是与恩师李叔同有着情如父子般的生死之谊.叔同大师出家后一切费用以及后来的养老送终都是由刘质平负担,从无怨言.因之大师临终前将自己大部书法墨宝逾千件,都遗留给质平弟子.以作为他在必要时渡过难关或给子女们将来留学之用.
刘质平将十数箱墨宝始终带在身边,无论是在抗战流亡时期或是在建国前后的饥荒年代,他都没有动过一份墨宝.而是拼着一切去舍命护宝.抗战胜利后刘质平带着这些墨宝返回家乡.谁知四大家族中的陈立夫,孔祥熙都听说他有弘一法师用十六天写成价值连城的<<佛说阿弥陀佛>>金钢经等,后来孔祥熙为讨好美国人愿意出五百俩黄金让来人买去这份墨宝.而刘质平却以誓言回答道:”生命可以死亡,墨宝不可遗失一件!我国有四亿五千万人口,死去一人,不过黄河一粒沙子.而遗墨若有损失,则无颜对九泉下的恩师….”.从而他拒绝了一切功名利录,终身保护着恩师遗留墨宝!
建国初期,刘质平教授原在福建国立音专任教,原拟与上海音乐院合并,但未获华东局批准而遭到解散,刘质平虽多次向时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的欧阳予倩和国家轻工部长的黄炎培等老友同事写信求助都未能获得援助,后来华东局宣传部将刘质平等一批教授收进华东革命大学政研院学习,后分配到山东济南师范学院任音乐系主任.他随之也把恩师墨宝带到了山东.开始一段时期内那里的党政领导还能够尊重他的教育教学方面的许多很好的设想与建议,并把他选为山东省音乐家协会第一副主席等职务.那时正好笔者也从上海音院转到山东师大艺术学院就读,在刘教授门下学习音乐学,作为导师他经常言传身教地要我们千万要重视我国自己的民族音乐,不可以舍本求末的一味崇拜西方洋人的一切.
当时,他在共产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号召下,直言向党组织提出很中肯的批评和建议,结果在五七年下半年,无可避免的被打成右派教授,从一级降为五级教授,并在年近六旬之时被充军到广北劳改农场进行强迫劳动改造.一连就是两年之久…
          

 二 全力护宝
在60年初,从上海文管局部门突然派人来到济南直接找到此间合并的山东艺术学院,点名要找刘质平谈话.来人拿着上海市委的公函直接对山艺的上级领导说:刘质平是近现代艺术大师的得意门生,李叔同的很多书法精品都遗送给了刘质平,我们就是受首长指示为了李书同的书法精品来的!
人们早就知道刘质平是李叔同的学生,五十年代初期他家墙上挂满了字画,谁都看得到.57年反右时还多次批判他:”整天把一个和尚挂在嘴上,从来不突出毛泽东思想!”后来他干脆把字画全取下来,压在箱底,一幅也不挂了!
如今,竟然有上海人专门找来,看来李叔同的字确实不简单!于是学院领导一个命令把刘从农场调回,见了上海的来人.那位组长以平和商量的口吻对他说:”刘老!你在上海工作多年,文化界很多熟人都知道你保存着李叔同一些书法作品,我们从上海赶来和你商量一件事---”刘质平第一次听到这样亲切的话语.上海人接着说:”李叔同是我国近现代有名气的大艺术家,也是爱国高僧,上海准备筹办纪念弘一大师八十周年活动,希望你能把大师的书法作品拿出来在上海办个展览,并出版<<李叔同遗墨集>>,你觉得如何?”
搞”李叔同书法展”;出版<<李叔同遗墨集>>都是刘老有心无力办到的事,刘老思考一下,非常乐意地接受了.
刘质平带着一百多件书法作品来到上海.经过一段展览之后,上海方面为每件作品拍了照片准备出版专集.同时上海一位负责人找刘老谈话:要求刘质平把带来的书法作品留下来放在上海博物馆,并说道:我们可以给你在博物馆安排一个文史馆员的工作!
  刘质平一阵反感,自己苦心保存几十年的恩师遗墨,就这样被人拿走,实在于心不忍.按照当时的形势,硬顶是不行的.于是就说道:”大师的遗墨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珍贵文物.我保存了几十年历尽千辛万苦,如果国家一定要我交出来,希望最高当局发一个话.否则,上海可以要,祖籍天津也可以要,如今山东方面更可以要,那我可怎么办!?”
 对方顿时语塞了,他们果然向国家文物局请示,国家文物局明确指示:属于私人保存的文物,国家机关不能强行征收!有了这个政策,上海方面只好罢手!刘质平平安地携带着墨宝回到了济南.
经过这番折腾,山东方面才突然发现:刘质平的墨宝,实在是稀世珍宝!
于是,有一天艺术艺术学院的领导突然通知刘质平,说是主管文化的副省长余*要找他谈话.他原来是刘老的老上级,见面时相当客气,没把他当右派看.还以关切的口吻对他说道:刘先生!你在57年犯了点错误,也不是什么严重的事情.听说你现在还在农场,就没有这个必要了吗!你年纪大了,让你回学校来,帽子问题很快就会解决.党了解你:你历史清白,一直是教育界的精英,党还是要你继续发挥作用的!
这一番话,说得刘老心里顿时热乎乎的!寒喧一阵之后,副省长才把话题转到李叔同的墨宝上,和上海方面一样,表示同样意思:希望把家藏墨宝交给山东博物馆保存!副省长知道上海方面在刘质平这里碰了壁,并不表示很迫切.又婉转地说道:你考虑,考虑.放在博物馆保存条件要好得多.你有什么要求可以提出来.建议你在学院内先办个墨宝展览,你可以在学院资料室作筹备工作!
         

  三 委曲求全
原来副省长的这番指示,是在当时的省委书记舒同发话下而作出的.舒同是被毛XX公认的党内红色”书法大家”,建国初期武昌黄鹤楼三个字就是舒同题字,被称之为著名的”舒体”而闻名天下!刘质平开墨宝展览时,舒同也亲临现场,目的是想从先师真迹中吸取一些营养.舒同当时就对墨宝赞不绝口,兴致勃勃,顿时誉辞如潮!
副省长倒也并不食言,很快刘老被摘掉了头上的`帽子`,又多次找他谈话.刘老向他提出:自己如今被降为五级教授,是最低的教授级别[等于新评的副教授级].觉得十分地委屈!并坚持自己应该恢复一级教授待遇!那位副省长抱歉地说:啊!我一点也不知道,真是太官僚了!这件事是可以补救的,恢复到三,四级我看没什么问题!
此时,刘质平坚持说:我应该是一级教授!副省长犯难了,便婉转地对他说道:刘先生!一级,二级教授不是我们权限可以解决的.我们是否另外想个办法,给你另作住房安排,工资以外再给你一笔固定补贴…..这些真让刘老难以接受,这与商家谈生意的贸易交换有什么区别!?其目的就是要刘老交出墨宝!这使他心里倍加反感!这又与孔祥熙要花五百两黄金来买我的墨宝有什么根本区别呢?刘老心想:你们把我一家人整的这样惨,一儿,一女都打成右派,现在用这些小恩小惠来换取我视为生命的恩师墨宝!真是太把我看轻了!
刘老只好以暂借的名义,拿出几件大师书法作品供学院展览.最后请示领导他,才得以在学院图书资料室工作.这样一来刘质平,才得以与年老体弱多病的老伴相处以沫,惨淡地在济南生活下去….
谁知,到了文革期间,他和墨宝再次遭到更大的摧残和打击,那就是后话了!....
      {刘质平五十年代弟子[56届]齐从容摘编自<<生命的二重奏―弘一大师与弟子刘质平苦难人生>>}   
07年5月16日于淮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