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大学音乐论文

高中音乐欣赏课《摹仿与象征》课堂实录及点评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17
高中音乐欣赏课《摹仿与象征》课堂实录及点评  
摘自:《估杰音乐工作室》 在了解了音乐欣赏的特殊性以后,我们得出一个结论:“音乐表现长于抒情,拙于论理,难于状物”。但是,在许多音乐作品中,我们却可以经常见到如《二泉映月》《百鸟朝凤》《在中亚细亚的草原上》等一类形象性很强的标题。这与音乐的表现功能是不是有矛盾呢?音乐能不能描述具体事物,它又是怎样表现具体事物的呢? 任何一门艺术都是建立在与它相适应的感觉器官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只能为这一相应的感觉器官所接受。如绘画是视觉艺术,你把一个人的眼睛蒙起来,那他就不能感受到绘画带给人的美感。但是,人们发现不同感官的感受并不是完全绝缘的。某一感官的感受有时会引起另一感官的联想与反应,这就是通感。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通感引起人们的日益重视,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运用。如“冷暖色”---“冷暖”原来是触觉,“色”则为视觉,但不同的色彩却能使人引起不同的感受。夏天的夜里,屋里点上一盏绿灯,可使人感到凉快;而点上一盏红灯,却让人感到烦躁,闷热。其实外界的气温并没有变化。人们的不同温感只不过是色彩引起的心理反应。绿色使人想到树,森林,大海,使人感到凉快;红色使人想到火,太阳,让人感到酷热。这种联想是建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上的。 音乐虽然不象语言那样有明确的语义性,但音乐作为一种动态的听觉艺术,却在音符的变化运动之中提供了较之文学,绘画,戏剧等艺术形式更为广泛的联想天地。音乐不仅擅长于抒情,而且有时也能借助于某些特殊音响作媒介给予人们的形象联想,从而达到“状物”“论理”的目的。如我现在把一个杯子从高处摔下,发出了破碎的声音。那么,杯子摔下与破碎声成了因果关系,作为一种信息储存在大脑里。当事后人们听到破碎声时,便能准确无误地判断出这是杯子摔下来了。 音乐其实就是利用视听觉的通感这一基础,通过“摹仿”与“象征类比”的手段来“描绘”具体事物的。这一点我们在听电影录音剪辑时就会有明显的感受.以音乐故事《柴可夫斯基》为例: 虽然我们的眼睛并没有象在电影院看电影那样有视觉感受,但录音里的音响却能使我们在脑海里勾画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彼得堡寒冷的冬天,白雪覆盖着的大街上渺无人烟,只有偶尔走过的几个哥萨克兵押着被流放的政治犯,周围的一切似乎都冻结了…….。 自然界及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丰富多彩的音响事物运动,为作曲家提供了最原始的素材。作曲者可以对它们进行模拟,加工并以它为媒介给予人们形象联想,达到利用音乐造型的目的。 对鸟鸣的摹仿是古今中外许多绘画性音乐作品中最常听到的声音了。如圣桑的《动物狂欢节》选段--《林中杜鹃》:钢琴轻柔优美的和弦,描绘出环境优美的山林,单簧管模拟杜鹃鸟的阵阵啼鸣,令人心旷神怡……。 与该曲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作品还有许多。如中国作品《苗岭的早晨》:这是一首由口笛独奏曲改编的小提琴曲,乐曲一开始,悠扬美妙的苗族“飞歌”旋律,一下子把人们带到春光明媚的苗岭山寨。接着,小提琴借用二胡的滑指,颤音和笛子的花舌等演奏方法,模拟布谷,鹧鸪,燕子等鸟儿的鸣叫,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祖国西南边疆山清水秀,春意盎然的绚丽多彩的图景:晨曦渐露,大地苏醒,百鸟争鸣,飞歌荡漾,人们背着背篓上山,开始了一天的劳动生活。 朋友,你体验过暴风雨吗?狂风呼啸,电闪雷鸣……那是一种多么令人惊心动魄的场面。因此,暴风雨成了作曲家们最喜爱的表现题材。罗西尼的《威廉.退尔》序曲中的暴风雨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天空乌云密布,大地显露出暴风雨前可怕的寂静,群鸟竞相逃避,它们的叫声在山谷中激起一阵阵回响。急速的半音上下行乐句,描绘倾盆而下的暴雨和湖面上汹涌的波涛。大镲模仿电闪,大鼓模仿雷鸣。这一段音乐通过人们与大自然的博斗,象征着人民和侵略者之间的生死斗争。最后,风暴逐渐过去,雷声远去,雨过天晴,鸟鸣再度出现,阿尔卑斯山又恢复了原来的恬静……。

某些机器声,车轮转动声也可以成为作曲家的模拟对象。法国作曲家奥涅格的交响诗《太平洋231》在这里作了成功的尝试:作品以大型交响乐队演奏的方式,通过和声,节奏,配器等方面的精致安排,模拟生活音响,逼真地表现了大型蒸气机车从起动,加速,匀速,减速直到刹车的运动过程,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开始,大钹轻轻地滚奏,发出低沉而深远的声响,好象远处的铁轨上横驾着一具庞然大物。接着,低音提琴伴随着圆号发出坚实有力的音响,与弦乐器高把位上的滑音此起彼伏,交相辉映,好象是这头怪物的呼吸声。经过弦乐和圆号乐器的一阵延长音后,大号半音阶上行,发出一阵强劲而沉重的声响,表示机车头已经接上负载三百吨货物的列车,以其巨大的威力徐徐向前挺进。这节奏越来越快,表现了重载列车正在加速运转。圆号吹出了欢快如歌的旋律,表现出机车(其实是人们)在原野上奔驰时的喜悦心情……。 以上我们所举的几个例子都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与自然界中某些音响的摹仿来状物的。音乐还可以用象征性的手法来表现事物的势态,静态的有如月光,夜,黎明,沉睡,沉思等;动态的急驰,流水,海涛,行军等。 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中那种似动非动的,淡淡的没有温感的光色正是月所特有的面目。除了清风,万籁俱寂的苍穹,偶尔掠过的一丝云气,至多是月光下婆娑的树影和影绰的山形。乐曲表现的情感极其丰富,有冥思苦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也有克制的冲动和阴暗的预感。连绵不断的三连音分解和弦的背景上出现深沉的叹息和悲哀倾诉似的旋律,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心弦的波动。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交响组曲《天方夜谭》中的大海的描绘,则给人一种动的,摇弋的感觉:由弦乐器在低音区奏出上下流动的波浪形音型,仿佛展现出层层波浪;国王的主题变得那样的空旷舒展,象大海一望无际,显得多么辽阔而平静,似有大船在海面上徐徐航行之感。…..乐声逐渐高涨起来,一场暴风雨在海上掀起了惊涛骇浪,大海咆哮了,巨浪打在船舷上使人感到惊恐,如同灭顶之灾在顷刻之间就会降临。随着音乐高潮展现的大海情景,那就任凭我们自由想象了。音乐高潮逐渐过去,似乎风浪不再那样猛烈了,“辛巴达的航船”又在海上现出,它渐渐扬帆远去……。 某个国家,某个民族,某个地区,某些时代都会有某些具有民族风格,时代特征的代表性旋律。这些特定的音调也可以用来象征某些具体形象,具体时代和具体事件。如《义勇军进行曲》常常被用来象征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常常被用来象征人民军队。在钢琴协奏曲《黄河》中就有许多这类例子: 在第三乐章《黄河愤》的一开始,引子由竹笛吹出了具有陕北风格的信天游音调,推出了钢琴演奏的模仿民族器乐的一段明亮的旋律,表现了革命根据地的天空阳光普照,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第四乐章《保卫黄河》的引子用铜管乐器奏出了富有战斗性的庄严的旋律,用《东方红》这一特定音调象征着党中央毛主席发出了战斗的号召;当乐曲达到全曲的最高潮时,音乐中出现了《东方红》的旋律,仿佛中国人民热情歌颂伟大领袖毛泽东,歌颂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光辉胜利。尾声是坚定有力的进行曲风格的音调,它以《东方红》与《国际歌》《保卫黄河》结合在一起的高昂的旋律,表现了亿万人民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奋勇前进,誓将革命进行到底! 利用摹拟与象征的手段来状物,论理,甚至用来再现重大的历史事件,战争场景;在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中不胜枚举。如中国古曲《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等。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交响序曲《1812年》可以说是一个典范。 1880年10月,莫斯科音乐学院的创建人鲁宾斯坦,请柴可夫斯基为莫斯科艺术工业博览会写首大型乐曲。他提出三个题目供柴可夫斯基选择:1.博览会开幕;2.亚历山大二世加冕25周年;3.救世基督大教堂落成。柴可夫斯基选择第三个题目,写成了这首序曲,称为“为莫斯科救世主基督大教堂的落成典礼,为大乐队而作的一八一二年庄严序曲”。

莫斯科救世主基督大教堂是在1812年拿破仑侵俄战争中被毁掉的。柴可夫斯基为它的重新落成而写的这首序曲,是一首专供音乐会演出而写的序曲。作品以当年俄罗斯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保卫祖国,最后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事件为题材,体现了英雄的爱国主义思想。 1812年,拿破仑调集六十万大军侵入俄境,俄军司令库图佐夫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下令撤退居民,烧掉粮食,放弃莫斯科。拿破仑军队不适应俄国冰天雪地的冬天,又饿着肚子作战,加上俄军和游击队的有力反击,终于彻底溃败,只有二万人逃回法国,其余全部被歼灭。拿破仑带着随从狼狈地逃回法国。俄国人民为这次伟大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而感到无限骄傲和自豪。 为了这部作品在广场上演出,将一个完整的管弦乐队和一个军乐队组织在一起,并直接用大教堂的群钟和庆典的礼炮等,结合乐队齐奏,使在场的群众大为激动,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连柴可夫斯基本人都说:“我还不曾感到如此的兴奋,获得如此辉煌的成功”。 乐曲采用奏鸣曲式结构。一开始的序奏,由两个主题构成。第一主题缓慢,庄严。这一旋律来自一首宗教歌曲《上帝,拯救你的众民》,仿佛是俄国人民在苦难当头祈求上帝保佑。 接着,音乐逐渐加快,音量随之激增,音乐中仿佛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号角声和呐喊声,表现了俄国人民抗敌卫国的热潮在不断高涨。 序奏的第二个主题,是由木管和法国号吹出骑兵主题,节拍转为4/4拍子,象征着俄国军民勇敢地踏上征途,同仇敌忾,愤起抗敌,勇往直前的形象。 序奏结束后,音乐进入这部作品的呈示部,速度变快成适度的板快,调式变为e小调。它像旋风一般急促,是对战斗场面的描绘,战争愈发迫在眉睫,法国军队出场。作者采用了法国国歌《马赛曲》的旋律片断来象征着法国侵略军步步逼近。敌军完全优势,俄军艰苦鏖战。接着,音乐同过上行和下行音阶的互相对抗,来描写俄,法两军的生死搏斗。 副部有两个主题,描写俄罗斯战士对家乡的思恋和生活的热爱。其第一主题(全曲第四主题),在#F调上甜美的俄罗斯民歌风格的曲调,由第一,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演奏抒情优美的旋律,描绘俄罗斯军民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另一个主题则由木管演奏,表现了俄罗斯人民乐观,幽默的性格,仿佛是俄罗斯士兵在战斗的`间隙中欢快地跳舞休息的场景描绘。 乐曲的展开部,以主部主题与《马赛曲》的音调交替出现,描绘了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 再现部,当主部、副部的两个主题出现后,乐队声势浩大的音响完全压倒了《马赛曲》的音调,法国军队望风披靡,一溃千里;俄罗斯军队最终取得胜利。 全曲的结尾,再现了第一主题,这一主题在序奏时表现的是一种无望的祈求;但是当它再现时却是一种凯旋归来的辉煌。最后,乐队奏出了俄罗斯国歌,表现了俄罗斯人民举国欢腾,庆祝胜利。教堂的钟声,震耳欲聋的礼炮声,欢呼声交相辉映。乐曲在壮丽,热烈,沸腾的气氛中结束。 在《1812》这部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的不朽之作中,摹仿与象征的手段,真可谓发挥得淋漓尽致,挥洒自如。 通过以上许多音乐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音乐的“造型”功能不同于其它艺术形式的的造型。而是利用视听觉的“通感”这一基础,利用摹仿与象征这一手段给予人们形象化的联想。音乐的造型性是为表现性服务的,拟人落脚于人,借景依附于情,尽可能通过生动活泼的形象把人们带入艺术境界,去感受它的美,它的真情实感。这就是音乐造型的意义之所在。 评:高中音乐欣赏课《摹仿与象征》----厦门一中连天筹 长于抒情的音乐如何“论理”,如何“状物”,既是音乐欣赏教材的重点,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王佑杰老师的《摹仿方与象征》一课,对此进行有益的深入的探索,突破了“纯理论教学”的旧模式,给了人们有益的启示。《摹仿与象征》一课,不仅准确地揭示了音乐“论理”与“状物”的手段和特征,而且以大量的,生动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从大量不同题材的古今中外名曲中,获得深刻的体验,并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得到美的熏陶。

王佑杰老师擅长于将音乐理论形象化,将音乐史,名家名曲,乐器的演奏手法和表现力.音乐语言的各要素及音乐情感等熔于一炉,根据课堂教学需要,从平时所收集的大量资料中选取图片,音响,影片及各种音乐素材,运用工具软件,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成功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一改过去音乐课单纯从听觉接受音乐知识的传统,形成让学生多层次,多角度接受知识信息的教学特点,取得课堂教学容量大,图文并茂,声像逼真的极佳效果。 高中音乐欣赏课《摹仿与象征》评议小结----厦门市教育学院普教室/杨建 素质教育通过音乐美育方式其具有较特殊的途径。主要通过乐音,声响时间的流逝,在人们的大脑中形成综合思维,作用于美好的综合意识。学会而具有较高的音乐欣赏的人。在音乐欣赏的综合思维过程中,可加强拓展发挥其丰富的想象空间,逐渐形成其综合创造的能力与思路。 音乐美育是素质教育重要途径之一,是感性与理性完美的统一。多年以来,中学音乐教学以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或坚实的音乐理论基础,潜移默化的发挥着美育的重要作用,音乐美育的欣赏思维体系在中学音乐教学中仍存在巨大的空白:王佑杰老师在高中以系列讲座形式,阐明了音乐的表现方式及在人们思维过程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使学生们掌握了音乐欣赏常的方法,同时,使学生们确定了主导音乐欣赏的思维方向。这无疑在中学教师音乐美育的为概念更向素质教育方面靠近了一大步。 王佑杰老师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进行备课与讲座,在教学内容及总体系理论做了精心的安排。可看出他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及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在他的努力下,学生们很快的提高音乐欣赏水平并逐步明确了在提高自身素质方面所需加强的薄弱部分。这也正是王佑杰老师讲座的用心所在及本教案的独到之处。在提高本地音乐美育教学水平,全面普及素质教育的今天,这一讲座不失为一个很好而实际的思路借鉴,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研究方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