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许音蕾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乐教师不仅需要良好的文化基础、过硬的音乐专业技能及素养,也需要良好的沟通、表达及课堂组织能力。但从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到中小学实习的表现可以看到,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中存在一些问题。
从教育实习看高师音乐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首先是文化素质方面。由于高等音乐师范类院校属于艺术类提前招生,录取时文化课分数要求比较低。
另外,高等音乐师范也没有把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放在重要位置,人文类课程开设得少,文化基础类课程的学时也很短。其次是音乐专业素质方面,根深蒂固的“专业”概念,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一些到中小学任教的高师毕业生,在教学中会弹不会唱,会唱不会弹,甚至还有又会唱又会弹就是不会边弹边唱的……除此之外,舞蹈作为音乐教师必备的一种技能,则是诸多音乐师范学生共同的盲区。第三是教学能力不强。一些音乐专业能力很强的实习生却不能维持起码的课堂秩序,就更不用说完成教学目标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很欠缺。
从教育实习看高师音乐教育的人才培养
高师培养学生的针对性不强。在音乐师范专业的学生中,学生大学二年级以后就会选择自己擅长或是感兴趣的专业作为自己今后两年的主修方向,学生中选择音乐教育专业作为自己主修方向的比例不会超过十分之一,多数人会选择钢琴、声乐等。很多学生的目标并没有把自己当作一名未来的音乐教师,而更多地把自己当作一名从事专业音乐工作的人才。尽管学校也会开设很多教育类课程,但他们始终认为“这并不是自己的专业,所以不需要特别重视。”教师也是以培养专业音乐人才为目的进行教学。以钢琴、声乐为例,教师通常会花上一学期的时间将一首乐曲或歌曲指导得尽善尽美,但却很少去教学生怎样将所学的知识与未来的教学联系起来。
课程内容不能满足学生实践需求。许多高等师范学校在课程设置上,音乐专业课程的比例几乎占到了所有课程的1/2。排在第二位的社科类课程中,政治理论课程占到了1/4,教育类课程只占课程总数的10.7%,而教育实践课程仅为4.3%。
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不足。虽然高师四学年中,每个学年都会安排一定的教育见习活动,但是这些活动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四年中,实习时间也仅为一个月,通常被放在最后一个学年,即使学生在实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也没有时间进行弥补和更正。
对高师音乐教师教育的一些思考
招生时应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考核。一般而言,音乐师范类招生在专业考试时通常是以一门键盘乐器为主的器乐考试,加上“声乐”及“基本乐理”、“视唱练耳”两门音乐理论课的总成绩按比例配确定最后的专业成绩,有时会加试一门器乐。这种方式适应了对音乐教师一专多能的要求,但是仍然不够全面,比如舞蹈、朗诵等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却没有考核。除此之外,应该适当调整文化课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让学生更加重视文化知识。
引导学生了解所学专业,正确定位。应当明确,高师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专业人才的,而是培养未来的中小学教师的;应通过尽可能多的实践体验、观摩实习、举办相关的教育讲座让学生多接触有关教育、教学的课程内容。
调整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首先应合理调配音乐专业课程与人文课程的比例,同时,也应具备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计算机的操作、教学软件的制作、网络资源的共享等基本技能,还应增加教育学与心理学方面的课程。其次要合理调整专业课程中专业知识与实用技能的比例。在课时和课程难度上应进行一些调整,如可将音乐美学、歌曲写作等一些实用性强的课程改为必修课,钢琴伴奏、合唱指挥、形体训练等技能性较强的课程也应改为必修课,并适当调整学时。再如复调这种专业性极强的课程可以安排一学期为必修,将复调高级改为选修,让学生凭兴趣及个人能力选择学习。另外,将一些重复性的课程进行适当合并。同时,不应过早确定主修方向,在前两学年依然各个学科都要学习,到第三学年可由教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必修较弱的一门专业课程,这样学生在专业上才能全面发展。
合理调整社科类课程中理论知识与实用知识的比例。除专业课程外,每个学生在大学期间都必须修满一定分数的基础和社科类课程,政治理论课程应该学习精髓部分并适时增加国际和国内的政治时事分析;大学语文、大学英语类课程也应该增加一定的课时量。
应加强实践环节,调整实践时间。有条件的高师院校可将教育实习增加为两次,分别安排在第三、第四学年,每次时间为1-2个月,并且能够分别在中、小学中进行教育实践。也可让同学之间互为教师和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能力和经验。如有可能,应实行“双导师”培养方案,即每个学生从入学起分别配一名高师和一名中小学教师为导师,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乐教师不仅需要良好的文化基础、过硬的音乐专业技能及素养,也需要良好的沟通、表达及课堂组织能力。但从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到中小学实习的表现可以看到,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中存在一些问题。
从教育实习看高师音乐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首先是文化素质方面。由于高等音乐师范类院校属于艺术类提前招生,录取时文化课分数要求比较低。
另外,高等音乐师范也没有把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放在重要位置,人文类课程开设得少,文化基础类课程的学时也很短。其次是音乐专业素质方面,根深蒂固的“专业”概念,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一些到中小学任教的高师毕业生,在教学中会弹不会唱,会唱不会弹,甚至还有又会唱又会弹就是不会边弹边唱的……除此之外,舞蹈作为音乐教师必备的一种技能,则是诸多音乐师范学生共同的盲区。第三是教学能力不强。一些音乐专业能力很强的实习生却不能维持起码的课堂秩序,就更不用说完成教学目标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很欠缺。
从教育实习看高师音乐教育的人才培养
高师培养学生的针对性不强。在音乐师范专业的学生中,学生大学二年级以后就会选择自己擅长或是感兴趣的专业作为自己今后两年的主修方向,学生中选择音乐教育专业作为自己主修方向的比例不会超过十分之一,多数人会选择钢琴、声乐等。很多学生的目标并没有把自己当作一名未来的音乐教师,而更多地把自己当作一名从事专业音乐工作的人才。尽管学校也会开设很多教育类课程,但他们始终认为“这并不是自己的专业,所以不需要特别重视。”教师也是以培养专业音乐人才为目的进行教学。以钢琴、声乐为例,教师通常会花上一学期的时间将一首乐曲或歌曲指导得尽善尽美,但却很少去教学生怎样将所学的知识与未来的教学联系起来。
课程内容不能满足学生实践需求。许多高等师范学校在课程设置上,音乐专业课程的比例几乎占到了所有课程的1/2。排在第二位的社科类课程中,政治理论课程占到了1/4,教育类课程只占课程总数的10.7%,而教育实践课程仅为4.3%。
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不足。虽然高师四学年中,每个学年都会安排一定的教育见习活动,但是这些活动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四年中,实习时间也仅为一个月,通常被放在最后一个学年,即使学生在实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也没有时间进行弥补和更正。
对高师音乐教师教育的一些思考
招生时应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考核。一般而言,音乐师范类招生在专业考试时通常是以一门键盘乐器为主的器乐考试,加上“声乐”及“基本乐理”、“视唱练耳”两门音乐理论课的总成绩按比例配确定最后的专业成绩,有时会加试一门器乐。这种方式适应了对音乐教师一专多能的要求,但是仍然不够全面,比如舞蹈、朗诵等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却没有考核。除此之外,应该适当调整文化课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让学生更加重视文化知识。
引导学生了解所学专业,正确定位。应当明确,高师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专业人才的,而是培养未来的中小学教师的;应通过尽可能多的实践体验、观摩实习、举办相关的教育讲座让学生多接触有关教育、教学的课程内容。
调整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首先应合理调配音乐专业课程与人文课程的比例,同时,也应具备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计算机的操作、教学软件的制作、网络资源的共享等基本技能,还应增加教育学与心理学方面的课程。其次要合理调整专业课程中专业知识与实用技能的比例。在课时和课程难度上应进行一些调整,如可将音乐美学、歌曲写作等一些实用性强的课程改为必修课,钢琴伴奏、合唱指挥、形体训练等技能性较强的课程也应改为必修课,并适当调整学时。再如复调这种专业性极强的课程可以安排一学期为必修,将复调高级改为选修,让学生凭兴趣及个人能力选择学习。另外,将一些重复性的课程进行适当合并。同时,不应过早确定主修方向,在前两学年依然各个学科都要学习,到第三学年可由教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必修较弱的一门专业课程,这样学生在专业上才能全面发展。
合理调整社科类课程中理论知识与实用知识的比例。除专业课程外,每个学生在大学期间都必须修满一定分数的基础和社科类课程,政治理论课程应该学习精髓部分并适时增加国际和国内的政治时事分析;大学语文、大学英语类课程也应该增加一定的课时量。
应加强实践环节,调整实践时间。有条件的高师院校可将教育实习增加为两次,分别安排在第三、第四学年,每次时间为1-2个月,并且能够分别在中、小学中进行教育实践。也可让同学之间互为教师和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能力和经验。如有可能,应实行“双导师”培养方案,即每个学生从入学起分别配一名高师和一名中小学教师为导师,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