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博士研究生 李小莹
歌声汇五洲朋友,音乐架友谊桥梁。 经过10多天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活动,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第28届世界大会于
中国音乐学院院长金铁霖为团长的160多名代表和演员参加本次大会。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谢嘉幸率领学术交流团队参加了分别在在罗马和博洛尼亚等城市举办的七个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和多场学术交流活动。闭幕式上,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孙玉玺、参赞杨长春参加了闭幕式暨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第29届世界大会的会旗交接仪式。
音乐教育界的“奥林匹克盛会”
国际音乐教育学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附属机构,于1953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音乐理事会的倡导下成立,是世界上拥有广泛影响的国际性音乐教育机构,目前拥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会员。国际音乐教育学会每两年举办一次,被誉为音乐教育界的“奥林匹克盛会”。
通过音乐交流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是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的主要宗旨。此次大会,来自加拿大、美国、中国、德国、西班牙、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国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研究者、青年学者满怀对音乐教育事业的热情相聚在意大利北部的重要音乐文化中心博洛尼亚,以座谈会、工作坊、教学展示、论文报告、展板等形式,积极参与到不同音乐教育领域的讨论活动中。
其中,先于大会召开的7个专业委员会的主要议题包括学校音乐与教师教育,职业音乐家教育,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特殊音乐教育,音乐治疗与音乐医学,社区音乐活动,文化、教育与大众传媒中的音乐等,体现了各国学者从教育视角出发,从音乐活动的不同视角探索和研究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发展趋向。谢嘉幸在文化、教育与大众传媒中的音乐专业委员会中,宣讲了《妈妈你在哪里?――从中国大陆母亲音乐教育的兴起看音乐教育基本政策存在的局限》;首都
备受关注的中国学术团队
来自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音乐艺术院校的教师与学生50余人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活动。在学术交流方面,本次大会上中国学者入选的论文多达20多篇,宣讲和报告共10场。提起飞速发展的中国音乐教育学术团队,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谢嘉幸说,“2004年在西班牙举办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中,参会的中国代表只有三个人,然而这届会议中,我们的学术团体发展得很快,这次中方有160多名代表和演员参会。我们可喜地看到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会议中的阵容越来越强大。”
尤其可喜的是,中国音乐教育界的学术成果获得了诸多外国同行的赞许。谢嘉幸的《儿童音乐学习动机:八国的情况与透析》、赵洪啸的《系列自制中国乐器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许卓娅的《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如何运用视频分析为早期音乐教育者做准备》、赖达富的《柯达伊教法的创造性反思与实践音乐教育透视》等专题发言引起不少外国学者的关注。中国音乐教育学会理事长杨瑞敏参加了此次大会交流,并认真聆听了谢嘉幸等中国学者的专题报告。
此外,来自中国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新疆师范大学等音乐艺术院校的青年学者李小莹、谭莉、张烁、刘姝、段海疆、崔玉扬、杨阳等也在会上作了《为何德彪西的音乐在中国备受欢迎》、《寻找家乡的音乐》等专题论文宣讲。这也是中国青年学者论文入选国际音乐教育学会最多的一次。很多青年都是第一次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学术会议,通过参与论文宣讲,他们得到了宝贵的锻炼机会,开阔了学术视野。参加此次会议的上海音乐学院学术团队颇有感慨地说,“通过观摩参与此次大会,使我们对音乐教育事业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音乐会精彩纷呈
大会举办期间,主办方还特别安排了“博洛尼亚城市艺术节”, 40多台风格各异的音乐会精彩亮相,其中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演出活动备受与会代表的欢迎。
加拿大、泰国、新西兰、中国、西班牙等国的乐团、乐队纷纷献上了饕餮的视听盛宴。曾多次在比赛取得佳绩的加拿大的费斯室内乐队是一支由10至16岁的青少年组成的乐队,青年乐手们以娴熟的技艺演奏了探戈、赫贝克组曲等作品。曾多次参加音乐会演出和比赛的美国德克萨斯州的技术大学的学生乐队,热情洋溢地演奏了《我可以看得更清楚》、《海的故事》等曲目,献给参会的各国代表。
中国演员在音乐会中全力投入,以精彩演出赢得现场观众的高度赞誉。厦门青少年宫“凤凰花艺术团”的18位儿童表演了《中国民歌联唱》、《我不想长大》等传统与当代的歌舞专场音乐会;来自中国台湾的合唱团演唱了具有浓郁台湾风土民情的《安东赶集市》、《快乐相聚》等民谣作品;香港合唱团也以其精彩演出赢得了满堂喝彩。
期待2010相约北京
第29届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即将于
学校音乐与教师教育,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等7个专业委员会的主席还分别在大会上宣讲了各委员会在本届会议中研讨的相关情况,并宣布了即将在中国举办的下一届专业委员会的承办单位、会议地点和时间。据悉,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河南大学将分别承办下一届专业委员会的会议。
结新友、获新知,这是与会代表们最深刻的感受。同时,参会代表们也更加深刻感受到了立足本土发展音乐教育的意义所在。不同的音乐教育应置于特定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背景中,在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多元文化的世界音乐教育必将取代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较为单一的西方音乐艺术的教育体系,这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与会代表的共识。专家学者们共同期待着2010年再次聚首中国北京,畅谈音乐教育的宏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