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德国,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很遥远的地方,但德国的著名音乐家我们并不陌生,那里曾经哺育了巴赫、亨德尔、贝多芬、门德尔松、舒曼和勃拉姆斯等音乐大师,现代的德国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又在世界范围内有广泛影响,这表明德国的音乐文化是有渊远的历史和良好的传统的,并且达到了较高的成就,那么,其音乐教育也一定有其独特之处,是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的。2005年11月7日至11日,笔者曾参加了中德教育交流项目――德国音乐教育专家班的培训学习,从一位来自德国巴伐利亚州一所音乐学校的校长沃尔夫冈・普莱希特先生那里,感受了德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一个侧面。虽然至今已过去近两年时间了,但每当翻看当时的教学录像片断时,那份兴奋与激动的心情仍然能被唤起。为了了解德国音乐教育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我又查阅了其他有关资料,并以学习体会的形式,对中、德音乐教育作了一些比较分析。 资料一:德国是学校音乐教育发展得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当代学校音乐教育发展得较快的国家之一。早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德国首次提出义务教育主张的教育家、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1483-1546)就说过:“音乐一半是纪律,一半是教育大师”,“必须把音乐保留在学校中,一个学校的教师必须会唱歌,否则我并不看重他”。从那时起,音乐教育在德国普通学校中就占有重要的位置。尽管在历史上德国学校的音乐教育也经历过不同的发展阶段,甚至有过地位下降的时期,但经过19世纪末至本世纪初与本世纪60年代以来三次重大的音乐教育改革,重视音乐教育的传统在德国学校中被继承下来,并有了当代学校教育的新特征。(摘自《德国音乐教育概况》,谢嘉幸文)体会一:德国的义务教育比我们早了400多年,这是令我们汗颜的数字,同时也为我们目前终于实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而感到欣慰,比较之余,我们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努力搞好现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积累新的经验,不断创造新的成绩,才不至于落后国际先进的教育步伐太远。 体会二:马丁・路德的那句“音乐一半是纪律,一半是教育大师”,对音乐的属性和作用进行了很好的概括。如果将音乐的纪律属性用于我们的课堂教育中,不论是音乐课还是其他课,都会发现音乐具有调节情绪,统一思想,甚至约束纪律的作用。另外,音乐也同样体现着“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音乐中隐含的对生活的态度,对困难的勇气,对亲人朋友的关怀,对国家民族的情感等,是进行道德、伦理、信仰、追求教育的重要因素,并通过音乐渗透和感染着学生。而对于音乐教师而言,更应该重视音乐的这些特征,利用好它并使它在课堂教育中发挥作用。 体会三:马丁・路德的“必须把音乐保留在学校中,一个学校的教师必须会唱歌,否则我并不看重他”这一观点,道出了更深层的含义。这里提到的教师,并非必须是音乐教师,而是每一位教师。作为教师,必须会唱歌,必须懂得音乐,因为正如他在前一句提到的,音乐是纪律与教育的综合体,一个教师,又如何能不在音乐上找到开展教育教学所必需的更适当的方法呢。再进一步,作为音乐教师,则不仅仅只会唱歌就可以了,而是应该有更高的专业素养。应该从唱得好向教得好过渡,从会唱歌向会更多的音乐技能过渡,这样,才能胜任音乐教学,才会受到学生的喜爱。 资料二:德国学校音乐教育同时包含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两个方面。在课堂教学中,音乐作为普通学校的必修课,除了课时的保证(小学每周三节、初中两节、高中选修三节)以外,主要通过以下两点来得以加强:一是音乐教师任教资格的严格规定,无论小学或中学音乐教师都必须获得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学历并通过国家级的统一考试,以保证音乐教师的质量,二是音乐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在1971年德国联邦与州教育计划委员会制定的教育目的中,美育被定义为:“培养具有享受,批评和改造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培养感觉和塑造个人周围世界的生活能力,培养理解社会现象和审美现象的能力以及通过敏感化了的感觉来加强个性意识。”在这一美育思想指导下,多年来以唱歌为中心的音乐教学被否定,取而代之的是多方面的音乐欣赏及创造音乐能力的培养。(摘自《德国音乐教育概况》,谢嘉幸文)体会四:德国学校的音乐教育包含的内容、性质,其实与我国的差不多,内容都是包括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性质也都属于必修课,但内涵却不同。在课时上,德国小学每周三节、初中两节、高中选修三节音乐课,比我国的普通学校音乐课开课多,我国通常是小学每周二节,初中高中每周各一节。这意味着,德国的学生受音乐教育的时间差不多是中国学生的两倍,可见德国比我们更重视音乐教育。 体会五:德国的音乐教师资格有严格认定程序。虽然我国也开始要求音乐教师应具有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毕业学历,但我们没有国家级统一考试,也就是说学生从大学毕业后的音乐教育能力,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认定程序。另外,我们也招非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做音乐教师,只要通过教育学和心理学考试及面试合格就可成为音乐教师,但在选拔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这导致了音乐师资的质量有不少是不符合规格的。通过中德之间的比较,我们的音乐师资与德国有差距。 体会六:德国的音乐教学研究,也从内容和方法上进行着探索,走过了一个从机械性练习内容为主向突出美学意识过渡的过程,重视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从以唱歌为中心的音乐教学走向多元化的音乐教学,并注重创造音乐能力的培养。这些,同样是我国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所在。但是,我国的审美培养目标与德国的审美培养目标有一些差异。我国的音乐教育目标是使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德国的美育以培养学生享受,批评和改造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为目标,尤其是更重视培养批评和改造艺术作品的能力,比我国的要求更明确,也更可测量。 体会七:德国与我国都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但培养的方式和目标有差异。我国的音乐新课程理念中对于培养个性是这样表述的:“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德国的个性培养是这样表述的:“通过敏感化了的感觉来加强个性意识”。相比之下,我国重视培养方式的独特性,强调了学生以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德国重视培养方式的敏感化,明确提出了要以敏感化的感觉来培养学生个性。独特与敏感,难分伯仲,我国的涵盖面广,德国的指向性强。但结果却是,德国培养出来的学生个性是对音乐艺术具有更加敏感的感觉,我国的学生则是各有所长,有的善于聆听,有的善于表演,但不见得有很敏感的感觉。 资料三:德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课外活动――即学校音乐生活,相当数量的学校中全校有一半学生参加了学校的乐团、合唱团、课外活动小组的音乐活动。学校经常在节日、新生入学、毕业典礼、体育运动会及各种传统性活动时举办全校师生参与其中的音乐会,更大规模的活动是区、市、州及国家定期举办的学校艺术节,这类活动通常持续两周时间,是丰富、热烈的音乐盛会。德国音乐教育界高度重视并广泛开展,深入普及的学校音乐生活,他们认为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让学生能积极、广泛地参与到音乐文化活动之中,他们认为通过这些活动将同时更进一步引起全社会对音乐教育的关注和重视,加深对音乐教育意义的认识和理解,他们的目的是使更多的青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受到学校艺术节的影响而溶入音乐生活之中。学校音乐生活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也不仅仅是培养少数的音乐人才,学校音乐生活所创造的全体师生及全体社会参与其中的文化氛围,事实上展现了德国音乐教育更广泛的目标。(摘自《德国音乐教育概况》,谢嘉幸文)体会八:我国与德国都重视课外音乐活动,但细看德国课外活动的做法,觉得在活动参与面、活动数量、活动周期、社会音乐力量对音乐教育的介入程度方面,都比我国广泛和深入。比如,德国学校经常在节日、新生入学、毕业典礼、体育运动会及各种传统性活动时举办全校师生参与其中的音乐会,在我国的学校中,通常只会在五一、六一、十一、元旦时组织音乐活动,很少会在新生入学和体育运动会中组织艺术活动,我们的开学典礼通常是领导讲话,学生听报告,我们的运动会通常是入场式奏乐绕场一周,然后就进行体育比赛了,能持续两周的音乐节,更是少之又少。与德国的学校音乐生活所创造的全体师生及全社会参与其中的文化氛围相比,我们在参与学生的全体性、广泛性,各界层各年龄人士的融入性方面,存在距离。 资料四: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州立音乐学校联合会首席执行官玛蒂亚斯・辛登伯格先生谈到,在德国学音乐,个人只掏60%的钱 。另外有30%的经费来自所在的城市政府部门,还有10%来自所在的州。(摘自《德国音乐教育家辛登伯格在大连谈音乐教育》,如影随行文)体会九:这一点令我们很羡慕,虽然我们的教育经费也是国家和地方共同出资的,但在本身较少的教育经费中,只能拿出少量来进行普及音乐教育,而不可能由政府来为个人的音乐学习买单。但我国的家长仍舍得花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孩子的音乐学习中,培养音乐特长生,以为孩子的将来作铺垫。资料五:德国音乐教育着力培养优秀听众。音乐教育普及率在德国已经非常高,中小学生每周要上3个小时的音乐课,音乐课不及格,不允许报考大学。那么,在曾经诞生了巴赫、贝多芬、瓦格纳等音乐家的德国,如今的音乐顶级人才很多吗?比如像我们的郎朗这样的国际一流钢琴家。辛登伯格先生说:“郎朗当然是国际一流的演奏家,但他身上有光环,是动用很多力量塑造出来的――当然,并不是说郎朗没有音乐。而在德国,我们不会刻意培养这样的人才,我们的理念是,不是要把每个人都培养成音乐家,但他必须是一个优秀的听众,享受音乐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摘自《德国音乐教育家辛登伯格在大连谈音乐教育》,如影随行文)体会十:在德国,学生的音乐课不及格,不允许报考大学。这是德国的传统,而我国正在努力进行这样的尝试,即让高中生接受音乐模块教学,以得到3个学分为及格,但这项工作刚刚起步,且进展缓慢,在今后的几年里,我国还将没有能力满足广大学生对模块课的自由选修要求,学生也不太会真对音乐模块课引起兴趣,因为多数学生及家长明白,这些只是走过场而已,只要盯住高考就可以了。体会十一:我们引以为豪的郎朗,德国专家却不以为然,这倒不是因为他们有更多的世界级音乐家组成的辉煌音乐史,而是他们着力培养优秀的音乐听众,并认为享受音乐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而我国对于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开始转向培养热爱音乐的人和会听音乐的人,但离培养优秀的听众还相差甚远,更少有人认为享受音乐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我国普通公民的一辈子,大多是可以没有音乐这些精神食粮,但不能没有物质享受,或者是需要有音乐享受,但不管音乐是什么品味,只要能达到感官刺激就可以了。这对学校的教学产生了负面影响,我们的教育者很难领会“享受音乐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这句话的含义,甚至连自己不知音乐是何味者也大有人在。资料六:“要让德国孩子看到别的民族的长处,交流意味着互利。”辛登伯格先生主张与中国的社会办学机构交流,其利益着眼点在哪里?辛登伯格先生说:“首先是为德国的孩子着想,要通过交流,让他们更多地了解自己以外的民族,了解中国学生的学习方法。通过这种‘非竞技性交流’,看到别的民族的长处,而不是老师说人家怎样就是怎样。(摘自《德国音乐教育家辛登伯格在大连谈音乐教育》,如影随行文)体会十二:承认音乐文化的多元性,是二十一世纪的主流观点。曾经的欧洲音乐中心论,古典音乐中心论,受到不断兴起的各地区、各民族的音乐文化的冲击,进而形成了世界范围内对音乐文化多元性的共识。最近在北京召开的国际音乐交流大会,也将音乐文化的多元性提到了重要的位置。我国的音乐事业的发展,需要广泛的交流,更需要我们认清交流的本质,不是简单的肯定与否定,不是只要是发达国家的就是先进的,只要是不发达国家的就是落后的。或者认为中国的音乐教育比不过德国,然后就否定中国的音乐教育。我们应该了解各种外来文化,取其优点,为我们所用。同样,我们也要注意挖掘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这正应了***同志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那句话,在对待中国古代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成果上,我们应该始终坚持这样的原则,资料七:在2005年11月7至11日的德国音乐教育专家班学习期间,我亲身体验了德国音乐教师的教学。有这样的一幕:德国教师请大家一起参与一个音乐活动,来表现一片七年没有下过雨的森林,树木枯萎,花草凋零,后来在圣母玛丽娅的雨露滋润下重新焕发了生机的景象。音乐是由学员现场演奏的,用铝板琴、印度风琴伴奏,并由教师与学员一起演唱。第一段音乐表现森林的枯萎景象,学员们围成一个圈,各自自由表现森林中的一种植物,第二遍音乐表现受到圣母的雨水滋润后森林逐渐焕发生机的景象,当握着丝巾的学员绶绶松开手掌时,用来代表花朵的被揉成一个小球的丝巾,随着音乐声,“花朵”徐徐绽放,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那一刻的美妙,大家的肢体和脸部表情,都显示出我很陶醉、我很享受的信号。这一教学设计的内容、目标、手段,其实很简单,但参与的每个人却获得了美妙的体验。体会十三:美妙但简单的音乐,我们的身边不是没有,为学生创造表现体验音乐的环境,我们不是做不到,但我们的课堂上,更多见到的是教师卖力的表演和学生吃力的配合,联系德国音乐教学目标中重视培养学生敏感化的感觉这一点,我找到了答案,音乐是需要去用心去感受的,选择好听的音乐,选择适当的方式,运用简单易操作的器材,只是为了一个目标――以敏感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而我们在课堂上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常常是太多,反而导致了不能有效实现更重要的音乐教育目标的现象。如果我们上唱歌课,把最主要的目标定位在让学生会唱、爱唱,并从唱中享受到音乐的美上,而把其他目标作为外围目标,这样一定会更突出主体,更使学生受益,因为他们通过音乐课学会了歌唱,受上了歌唱,享受了歌唱。 资料八:在德国专家班上,还有这样的学习镜头:教师请大家听一段音乐,然后示范用简单的动作配合音乐表演,大家很容易马上跟着教师进行表演,比如先是跟着音乐以一拍一下进行跺脚,再加入手,再加入乐器,再加入演唱,再加入队形变换,总之,从简单开始,不沁加入新元素,直到形成一个丰富的音乐表演情景而结束,大家在听、唱、奏、跳中,不时交换着同伴,不时引发兴奋的叫声和笑声,甚至纷纷要求再来一次。在表演活动中,音乐始终是主体,它主导着整个表演,音乐的节奏、速度、音色、段落等变化,都会在表演中体现出来。当我们进行完一次表演后,常常是一脸的兴奋表情,并大呼过瘾。体会十四:在德国教师的教学中,听不到通过音乐学习,我们应该懂得什么道理之类的说教,音乐的功能,更多的是体现在让人愉悦上,只要参与者开心就好,教师为了营造丰富的表演氛围,做了巧妙但并不难模仿的设计,而各个环节的衔接,相对比较随意,更多的是抓住音乐的进程,在音乐中即兴完成。再反思我们的课堂,很多教学语言设计得非常精巧,但教师对正在发生的音乐却关注不够。学生在课上,有时还担负着为教师“配合”上课的任务,而不是全身心投入到音乐学习中。教师对音乐要素的教学,使用了过多的机械性问答方式,似乎说出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才是音乐欣赏教学的根本所在,而忽视了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去感受到,忽视了在每一次音乐要素起变化时增加新的提示手段。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作为面向“人“的精神世界的音乐教育,应该更多地关心人在音乐中的感受,选用最能引起人的感觉的方式来传递音乐、表现音乐,进而享受音乐。 资料九:近代史上,德国学校音乐教育对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极其深刻的影响,1898年,康有为上书光绪皇帝,请办学校即是以德国学制为模式,其内容包含了“歌乐”一科。他提出“远法德国,近采日本,以定学制”而日本的音乐教育亦是在明治维新实行西化效仿德国模式;改良派代表人物梁启超,受日本音乐教育的启发极力强调音乐对思想启蒙的重要作用,积极提倡在学校中补充音乐课,发展学校音乐教育,他指出:“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教育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对中国音乐教育影响甚大的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积多年留学德国,考察德国教育体制之经验,结合本国国情提出他的美育主张,并亲自担任国立音乐院院长;以沈心工、李叔同为代表所推动兴起的学堂乐歌,亦采用了旧曲填词的方式(曲调多为日、欧、美等国的)介绍了欧洲和日本的各种歌曲体栽,把群众歌咏方式引进中国社会生活;另一留德学人王光祈著书立说,系统介绍了德国音乐教育与音乐生活,(著有《德国国民学校与唱歌》、《德国人之音乐生活》等;以萧友梅为代表的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家则系统地引进了德、奥等欧洲音乐理论和教材(著有《普通乐学》、《和声学纲要》、《钢琴教科书》等。这样,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直接地或者间接地(例如最初是通过日本)在体制、思想、内容、方式、理论诸方面主要接受了德国以及以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学校音乐教育模式的重要影响。(摘自《德国音乐教育概况》谢嘉幸文)体会十五:从上文中可看出,我国的近代音乐发展,是与德国有一定联系的,从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人士的倡议,到蔡元培对美育的推崇,再到沈心工、李叔同等对学堂乐歌的推动,再到王光祈、萧友梅等对德、奥音乐理论的引进和宣传,都对我国现代音乐教育有着重大影响。联系当今的新课程改革,我国所提出的新主张,新理念,也是借鉴了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后,结合国内实际而提出来的。因此,德国等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都是世界音乐教育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学习、借鉴的。而我们究竟将以怎样的眼光看待国内和国外的音乐教育,又究竟将怎样审视当前的新课程改革,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尤其是,我们的传统民族音乐教育理论中的精髓部分,如何进行挖掘和放大,也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结语:上述资料和体会,只是从很小的视角对德国音乐教育和中国音乐教育作了比较性思考,无论德国、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有浩瀚的音乐教育理论,只有不断地去了解、分析,以国际化,多元化的视野去审视它们,并在实践中去验证,我们才会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更清晰的认识,才会成为真正的音乐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