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音乐管理论文

电脑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17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 杜晓十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电脑技术已越来越多地渗透到音乐的各个领域。在音乐的创作、演奏、传播、研究和教育等方面,电脑音乐已经或正在给专业和社会音乐生活带来质的飞跃。近年来,当多媒体技术又成了计算机领域新的“宠儿”的时候,它实际上是向音乐家打开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无限广阔的施展才华的天地。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当一个作曲家坐在他的个人电脑前创作音乐时,他俨然是在指挥和调动一个交响乐队!

  电脑音乐在音乐创作和音乐制作方面所显示出来的强大优势已为人所共知。那么,它在音乐教育方面的应用前景如何呢?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电脑应用于音乐教育比起蓬勃发展的电脑音乐制作和音响工程来,真是相差大远了。甚至到目前为止,几乎还没有一家电脑公司愿意批量引进音乐教育软件。原因很简单,就是买主甚微。这是不是说明它的前景不好呢?其实不然。在电脑最为发达的美国,从中小学到大学,电脑应用于音乐教育已相当普遍。在大学音乐系中,与电脑关系最密切的足音乐教育课程。具了解,美国已有不少家软件公司专门研究和开发音乐教育软件。我国电脑音乐应用于音乐教育相对滞后,一是由于物质条件,二是还没有更多的人认识到它的潜力。其实,相对落后的我国从国民音乐教育到高等音乐教育,正为电脑这种高科技手段提供了最为广阔的“市场”。一旦电脑与音乐教育联姻,它带来的发展速度必将是惊人的。

  将电脑应用于音乐教育,关键是要有三个方面的基础,即:应用硬件基础,应用软件基础和应用人才基础。本丈拟从这三个方面作一简要论述。

  一.应用硬件基础

  硬件是指所有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这是电脑音乐的物质基础。一套(或多套)适合在音乐教育中应用的电脑音乐系统,应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电脑系统,包括电脑主机和配套设备以及midi接口。

  配置电脑主机,首先是选型的问题。目前国外应用于音乐的电脑主要有两大类,即IBM PC及各种兼容机,和Apple(苹果)Macintosh(简称Mac)机。从国际范围看,音乐电脑的主流机种是Mac机而非PC机。Mac机对音乐软件的开发较早,目前拥有较多的应用软件,特别是它友好的图形界面,因此获得了音乐家的喜爱。在美国大学的电脑音乐实验室中,大多数配备的都是Mac机。但苹果公司长期坚持的封闭政策造成了Mac机的致命弱点,即它的不兼容性导致的不普及性。近年来苹果公司的政策有了较大调整,相信会有新的发展。IBM明智的开放性政策使PC系列兼容机大面积普及。在我国,毫无疑问PC机拥有最大的市场,是我国的主流机种。从设备配置、软件交流、互联网络诸方面考虑,PC机无疑拥有更便利,更易普及,价格也更便宜的优势。迄今为止,PC机音乐应用软件的开发几乎已与Mac机不相上下,而它的Windows操作系统,其图形界面的方便程度已完全可以和Mac机相媲美。

  第二件事是选择电脑的配置。几乎所有电脑专家的忠告都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用途和经济实力来决定。一味追求高档次未必是最好的选择,重要的是,电脑的各个部分要互相匹配,以免造成“瓶颈现象”。为保证高版本应用软件的运行,Windows 95以上是较好的操作系统(指PC机),所以最好选择486以上的机型。又由于音乐教育常需要多人用一机,所以较大的硬盘(HD)和内存(RAM)是应该考虑的。值得一提的是,只读光盘(CD-ROM)驱动器是非常重要的硬件设施,因为大量教育光盘将会在教学中大显身手。

  电脑的其它部件,除键盘、鼠标器和显示屏外,打印机是必备的设施。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成果,很大一部分将通过打印机展示出来。如条件许可,有一台扫描器将解决快速输入文字、乐谱和图像的问题。而有一个调制解调器(Modem),则可以利用电话线实现电脑之间的数据通讯。

  电脑系统的另一重要设备是midi接口。midi是Music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的缩写,中文译意为“音乐设备数字接口”。midi实际上是一个国际技术标准,目的是“使合成器、音序器、家用电脑、鼓机等能通过一个标准的接口连接”。发表于1983年的midi正式文本,规定了midi的硬件标准和数据格式,也就是说,有了这样一个小小的接口,所有电脑音乐的硬件设备都可以连通起来,协同工作;操作者输入的各种音乐信息,都可以被转化为一种通用的数据存储合成,需要时再转化为实际音乐播放出来。缺少这个音乐信息的“中转枢纽”,电脑音乐系统将无法工作。midi接口的种类很多,有些甚至是内置在合成器内,应根据电脑系统的实际规模来配置。

  2.音乐输入输出系统。

  一般电脑处理的信息主要是数据、文字、图表等,而电脑音乐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信息,即声音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包括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等,还包括声象、声部平衡、音响控制、演奏方法等诸多方面。这些信息就需要依靠音乐的输入、输出硬件设备来支持。

  音乐输入、输出设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midi控制器,使用最普遍的是midi键盘;二是发声装置,即声音模块和音响监听系统。常规电子合成器一般都有带力度和触感的midi键盘,又能制造出丰富的合成音色,因此作为一般设置,一台电子合成器即可解决大部分问题。目前市场上各种型号的合成器很多,性能各异,应根据实际需要来配置。

  符合“通用midi(GM)”标准的合成器是配置时应注意的。GM是―个制造商标准,它把128种音色划分成16组,依次编号,世界统一,这样交流起来就方便多了。有些电子琴也可以发送midi信息,但大多不能发送力度信息。电脑的内置声卡有些也能发出较高质量的音色,但不能编辑修改,比起专门的音响合成器来,还是差了不少档次。

  如果条件允许,再拥有若干可以多机共用的音源(即不带键盘的合成器),包括采样音源,当然更理想,由此可以获得更丰富的音色资源。此外,对音乐教学来说,微型话筒、监听音箱、耳机等输入输出设备是必须要配备的。

  3.教学辅助系统。

  从长远的角度看,将电脑应用于音乐教育,最理想的是建立一个配备有若干套电脑音乐系统的电脑音乐教室。这是与以“单兵作战”方式为主的电脑音乐制作最大的不同之处。

  电脑音乐教室的单元数可多可少,重要的是保证上课时学生有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特别是应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上机自习时间,这样,电脑音乐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的巨大优势就可以充分显示出来了。

  电脑音乐教室的教学辅助设备配置,可根据情况,因地制宜,并随着条件的许可逐步丰富。一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音频部分。主要包括调音台、效果器、均衡器、功率放大器、录音卡座、CD播放机、监听音箱和数字录音机等。这是高音质还原的保证。

  二是视频部分。主要包括投影仪、大屏幕、录像机及VCD、DVD、LD设备等。它们将使教学更直观,更富魅力。

  三是网络系统。将电脑音乐教室各单元联结在一起,建成一个局域网络,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电脑的直接对话变得简单易行,还可以使有限的硬件设备得以共享,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应用软件基础

  电脑硬件只有在“程序”的支持下才能工作。程序是告诉电脑做什么和怎样做的一组指令。这些“幕后”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程序,称为软件。没有软件支持的电脑,就如同一架没有唱片的电唱机,将一无所能。

  电脑软件大致上可分为两大类,即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操作系统为各种应用程序提供大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空间,如PC机的MS-DOS,Windows操作系统,Mac机的Macintosh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则是处理各种不同事务的软件,种类繁多。打个不十分贴切的比喻,操作系统好比一所综合大学,应用程序则是大学中形形色色的学科。操作系统是管理职权部门,应用程序则只研究本学科的具体课题。让一个即使功能十分强大的应用程序干另一件它并不擅长的工作,也必然是蹩脚的。

  音乐应用软件可分五种,它们是:音序软件(sequencing),记谱软件(notation),声音修改编辑软件(patch-editing),音乐教育软件(music education)和综合类软件

  音序软件即通常所谓的作曲软件。其实叫作曲软件并不准确,因为它只是向作曲者提供了安排音序的程序,本身并不能创造音乐。音序软件是目前电脑音乐制作使用最多,也是功能最强的一类软件,种类很多,如我国最流行的Cakewalk。音序软件可以部分地应用于音乐教学,如作曲,音乐编配等,但只能充当电脑音乐教育中的一小部分。

  记谱软件的主要功能是显示和打印乐谱(包括五线谱和简谱),通常它还具有相当出色的音序功能,如我国较流行的Encore,Finale等。在音乐教育中记谱软件可以训练学生规范的记谱、乐谱编辑等基本技能,也可以通过打印机显示学习成果。但这毕竟也只是音乐教育的一部分。

  声音修改编辑软件主要是对声音的处理。综合类软件虽具有多种功能,但独立功能却较弱。这两类软件目前在国内尚不多见。

  音乐教育软件顾名思义就是专门为进行音乐教学而设计的程序。遗憾的是这类软件目前在我国还相当匮乏,这是电脑音乐在我国教育领域尚无大的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音乐教育软件的研究与开发在国外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已有了一批较好的成果。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这一领域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1.练耳和读谱软件(ear training & sight reading)。这是品种最多,最定型化的一类音乐教育软件。它利用电脑存储量大,随机性强,判断公正等特点,通过乐谱与音响的结合,将训练按程度分成不同的档次,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对音高、节奏、旋律、音程、和弦的感受能力和乐谱阅读能力。这类软件既包括课堂教学的内容,又包括课外自习的练习,其效果大大优于传统教学。此外,视唱训练也应包括在此范畴,但视唱训练对电脑智能化的要求要大得多,虽已有一些软件研制出来,但功能还有待提高。

  2.乐理与音乐理论教学软件(music fundamentals & theory)。音乐理论教学软件是以西方传统音乐理论为基础研制的,内容包括从最简单的音乐知识、基本乐理,到和声学,对位法和作品分析。针对传统教学较难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弊端,软件充分发挥电脑声、光、像的优势,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边教学,边练习,边分析,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深入地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让理论与音响,即音乐本身紧密结合是电脑音乐理论教学的最大优势,而这正解决了多年来困扰音乐理论教师的难题。

  3.音乐史与音乐分析软件(music history & appreciation)。这类软件可以使电脑的优势更充分地发挥出来。图片、音响、乐谱乃至多媒体动态画面,使原本较为枯燥的音乐史变得生动起来;图形化的分析方式,也使单一的乐谱分析变得更有情趣。电脑最拿手的多种检索方式,可以有效地使学生从各方面了解他们感兴趣的知识。这类软件的内容大都包括从中世纪到20世纪当代音乐的作家、作品和历史背景等材料,介绍了不同风格作品的分析方法。

  4.钢琴和器乐教学软件(piano & music instrument pedagogy)。用电脑进行器乐教学,这似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却是事实。目前此类软件,特别是钢琴教学软件数量已相当可观。教学的内容大多以基本功练习为主,内容包括指法练习,音阶、琶音、和弦练习,视奏和伴奏练习,以及乐曲分析等。这些软件特别是在集体课教学中无疑将发挥重要作用。

  5.早期音乐教育软件(early music skills)。对儿童的音乐教育,最重要的是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让教学生动有趣,并以启发和拓展孩子们的音乐创造力和想象力为目的。这恰好是电脑的所长。此类软件以各种图像、游戏和有趣的练习为教学手段,音乐直接付诸于听觉,使孩子们可以在潜移默化中真正“感受”音乐。这对改变我国目前对儿童的音乐教育过多地偏重于技术练习而忽略音乐本身无疑将起到极大促进作用。

  除以上五类音乐教育软件外,只读光盘(CD―ROM)中有许多音乐教育方面的内容。这些软件大多编排得极为精致,极富情趣,内容更是丰富多彩。例如一张介绍某位作曲家的光盘,我们不但可以通过各种检索方法看到他的生平、历史背景、主要代表作的文字和图片,还可以听到作品的演奏并可分别听各个主题;可以看到作品的分析图表以及对乐队和乐器的介绍;甚至可以看到乐队的现场演奏,俨然就是一个小型有声图书馆。

  我国的电脑音乐起步还不长,电脑音乐教育更是刚刚开始。人们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硬件设备的配置上是可以理解的。但随着硬件建设的初步完成,软件的建设必将成为更重要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讲,衡量一套电脑音乐系统或一个电脑音乐教室在音乐教育上发挥作用的大小,即效益如何,并不完全取决于硬件设备档次的高低,而取决于拥有软件的质量和数量。这一点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三.应用人才基础

  电脑的本事再大,也是必须由人来操纵的机器。隔一段时间便上一个新台阶的电脑硬件和电子乐器是电子工程师的劳动成果,功能越来越强大的音乐软件是科研人员智慧的结晶,让这些成果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则有赖于它们的广大使用者。所以,真正最重要的是人才基础。

  目前在我国,电脑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才只是刚刚起步,甚至还没有多少人知道它。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靠三个方面的力量共同采推动这一事业的发展。

  第一个方面是致力于音乐教育软件引进、研究和推广的有识之士。他们可能是高等院校已拥有相应设备的教师和研究人员,普通学校音乐教研人员,也应包括电脑音乐公司的主管和科研人员。尽管目前这一领域的市场甚小,但有眼光的人应该看到,它的潜在市场至少也要比音乐制作方面大得多,而社会效益则更大。

  引进、研究的工作能否顺利开展,首先在于能否拥有充分、快捷的信息。是否掌握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可能会成为工作成败的关键。现在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当多,而国际互联网(Internet)是最便利的一种。它不但信息量大,还可以下载软件试用版供研究对比之用。拥有了信息,也就拥有了分析、研究和比较的材料,有了引进适合我国音乐教育状况软件的可靠依据。在这个基础上,就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对引进的软件做充分的研究比照和加工补充,如汉化处理等,逐步形成一套适于在我国不同层次应用的音乐教育配套软件。再一步当然就是推广和应用。通过有效的工作,能够首先推出若干套专为音乐教育使用的应用软件,并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所认同,无疑是在我国电脑音乐教育事业上迈出了一大步。

  第二个方面是音乐教育软件研制和开发人才,这要靠两方面人员的通力合作。音乐家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思路和内容,电脑科技人员设计软件,编制程序,再在实践中反复检验、修改、完善,才能最终拿出成果。

  可以肯定地说,引进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必须的,但却不能代替我们自己的开发。首先,我国有数千年悠久的音乐文化历史,有灿烂的民族民间音乐遗产,有相当丰富的传统和创作的音乐作品,还有在此基础之上的理论总结和研究成果,这些重要的内容,引进软件是不可能包括的。其次,我国的音乐教育状况和西方发达国家有许多不同,教育体制、教育方针和教学方法有很大区别,国民音乐教育和高等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应用软件的需求也不同于西方国家,这些不同点,引进软件也不可能有直接的针对性。因此,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软件必将随着电脑音乐教育的普及而显得愈加紧迫。软件的开发可以从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在原有引进软件的基础上加工和充实;一是自行设计我们自己的音乐教育应用程序。无论哪个方面,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都不可低估,而且要有一定的技术实力和经济实力作后盾。正因为如此,也就更显出致力于此的音乐人才和科技人才的重要性。

  人数最多的是第三个方面的人才,即电脑音乐教育的实际应用人才,也就是各级音乐教师,他们才是电脑音乐教育在我国推广和普及的主力军。电脑应用于音乐教育的层次其实非常丰富,高等专业院校和师范院校、中小学、幼儿园、社会音乐教育。群众音乐文化活动以及自学者都是它的潜在应用者。发行软件,出版教材,举办有关讲座和学习班,在音乐刊物上展开研究和讨论,开展横向交流,等等,是使他们尽快成为行家里手的重要保证。但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要他们摆脱认识上几个误区。

  第一是对电脑的神秘感,其实电脑一点也不神秘,甚至可以说是简单易学。可以预言,在不远的将来,操作电脑将如人人会读书写字一样普及。虽然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应用软件的掌握稍微复杂一点,但也用不着担心。所有新软件设计的出发点,一是要功能强大,二是要操作简单。况且,使用者需要掌握的,只是他自己的应用领域,并不需要面面俱到。学会了一两类软件,通过单一反三,很快就能成为行家。使用者的创造性使用,超出了设计者当初的想象,这种例子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第二是对电脑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心存疑虑,甚至担心它会带来不良的后果。对此目前虽然还拿不出更多有说服力的事例,但从电脑的能力和国外的实践看,至少有几点是明确的。电脑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课堂上音响的问题,使教师、学生的谱例和作业即时变成音乐;电脑是一个永不知疲倦的教师,可以反复、随机地训练学生的音乐能力;电脑的生动画面和优质音响可以使音乐教学变得极富吸引力;电脑的大存储量和高速运转能力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电脑科技的飞速发展必将带来音乐教育新的思维和新的方法;等等。

  第三是以为电脑音乐的应用将取代所有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和手段,这当然也是误解。电脑音乐进入课堂后,只是增加了一种能力非凡的辅助教学手段,是传统教学工具的延伸。它不能取代什么,却可以提高传统教学的质量。有一点是非常重要,工具是由人操纵的,教学质量的高低最终还是要取决于使用者音乐素质和教学能力的高低。

  还有一种认识是担心电脑音乐教育的投入太大。适当的投资当然是必须的,但应再算一笔帐。电脑的普及率肯定将在近几年内得迅速发展,甚至会很快成为工作的必备工具。对于音乐教师来说,只是让电脑充当打字机的角色那才是真正的浪费。正如前文所说,电脑音乐的硬件设备是可以逐步添置的,而当这些设备在教学中大显身手的时候,一些必要的投入难道不是很值得吗?

  电脑音乐在我国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前景可以肯定地说是充满希望的。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使这高科技的种子尽快结出丰硕的果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