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马克思美育思想初探 关于马克思的美育思想,《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一书中写有这样一段话:“马克思没有直接谈论美育,更没有明确把它列为个人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我们没有必要牵强附会。因为马克思当时不仅没有也不可能论述到共产主义下个人全面发展教育内容的问题,而且作为向资产阶级学校争取的东西,美育也无从谈起。”“但是,从马克思整个思想包括其教育思想的基本精神和分散于各处的言论来看,马克思不仅有美育的思想,而且丰富和精辟,这毫不奇怪,在他的全新的一般世界观指导下,他既提出了全新的教育观,也提出了全新的艺术观。……而在好多地方,(虽然分散而不那么直接和明确),还是谈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要真正实现全面发展,艺术审美方面的教育,也‘毫无疑问’‘占据应有的位置’。”[1] 上述这段话清楚地表明,尽管马克思没有直接地、明确地论述美育问题,但马克思教育思想和美学思想中依然包含着丰富和精辟的美育思想,只不过这些美育思想有着很特别的形式的,是以片断的形式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片断就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的思想体系。实际上,他们的美育思想的各个观点之间有着内在统一性,并对美育的诸多问题作了根本性的解释。可以说,马克思美育思想为人类的美育事业奠定了坚实而科学的理论基础,其价值是巨大的。因此,探讨马克思的美育思想,了解其精神实质和价值,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对马克思的美育思想进行初步探讨。 一 第一个方面,马克思并不是孤立地为谈美育而谈美育,他把美育事业和整个人类社会的改造事业紧紧地结合在了一起;马克思的美育思想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许多美学家和思想家也深刻地提出过一系列涉及审美创造和审美认识的问题,也都直接或间接地论述过美育的问题,特别像席勒更是最先明确提出了美育这一概念。但是,由于阶级的局限性,这些美学家和思想家企图离开人类社会活动的其他形式来观察人类的审美活动和审美认识,一般都只是抽象地、纯心理学角度地看待美育问题,因而他们的美育思想明显表现出一种空想的性质。而马克思的美育思想却有本质上的不同,马克思从来不是就美育谈美育,从来不把美育事业孤立起来,而是把美育置于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中来谈美育的,认为美育事业的进退与成败,前途与命运,应该放在社会改革的大背景下去把握和观察,美育事业应为社会改革和进步事业服务。 首先,马克思指出,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就同某些精神生产部门如艺术和诗歌相敌对。”[2]因而,私有制条件下的资本主义社会是有碍于美育事业的实施的。 马克思认为,在私有制的桎梏下,在人类异化未能彻底扬弃的环境中,人类的美育事业必将受到极大的妨碍和破坏,人的审美意识和精神世界的自由是受到人为的限制和束缚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使得人的美感异化为占有的感觉,使得人的按照美的尺度的生产成为生产者的一种异化的生产,总之,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和艺术与审美相敌视的。 席勒、歌德、黑格尔以及一些浪漫主义作家也知道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敌视艺术和美,但是他们都不能对此予以科学地解释,歌德和席勒曾有过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艺术空前繁荣的某种可能性的幻想,浪漫主义作家设想以艺术本身为手段就可以克服资本主义现实中审美的软弱无力,而黑格尔得出了艺术注定要走下坡路的宿命论见解。只有马克思才在全面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政治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社会敌视艺术和美的问题作出了科学的解释。马克思认为,敌视人类的一切倾向都植根于资本主义的毁灭人、歪曲人和践踏人的尊严、剥夺人的首创精神、主动性与独立性的剥削形式,资本主义对精神生产如艺术审美的敌视实际上就是意味着对劳动人民的敌视。马克思说过,在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中也指出:“……这种强制劳动剥夺了工人除吃饭和睡觉所最必须的时间以外的一切时间,使它没有一点空闲去呼吸些新鲜空气和欣赏一下大自然的美,更不用说什么精神活动了,这种工作怎么能不使人沦为牲口呢?”[3]因而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组织的经济基础对艺术的毁灭性影响大部分是不以艺术家的主观情绪为转移的,资本主义世界本身的整个制度就是不利于艺术和美的。这样,“作为向资产阶级学校争取的东西”,美育也确实“无从谈起”。 马克思由此得出结论:只有通过对社会关系进行革命改造,才能拯救艺术和美,只有社会革命才能为人类艺术文化事业以及美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实施创造无限可能性,人类美育事业的发展必须以改造私有制为前提,必须与建设新制度同步。这样,马克思就把美育问题和无产阶级革命问题联结在一起了。正是这一伟大创见,马克思把各种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美育思想,真正变成了科学,变成了现实。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废除,实际上是对人的美感的异化(即占有的感觉)的扬弃,使人摆脱占有的感觉,而向具有人类特征的诸感觉美感的回复。这种摆脱,就是解放,使人从占有的感觉中解放出来,使包括美感在内的具有人类特征的诸感觉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压抑下解放出来,使人的族类本质得到解放,从而使人能够按照美的尺度来生产,并且能享受这种美的产品。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美育事业才可能真正得以彻底实施。 在另一方面,马克思又认为,美育事业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废除。马克思指出:“私有制只有在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条件下才能消灭,因为现存的交往形式和生产力是全面的。”[4]显然,在马克思看来,私有制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不利于美育的实施,但反过来,我们培养个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又是铲除私有制的强有力的社会手段。个人充分发展,包括审美方面的发展,作为最大的生产力能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这就将个人审美方面的发展,作为了一种社会生产力看待,因而空前地丰富了美育的价值和意义。 其次,马克思认为,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人都将是艺术家,这为美育事业的实施与发展创造了最为广阔的前景。 马克思认为,劳动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它促进了社会物质生产力的伟大进步,它也大大丰富了人类的文化成果,但却以牺牲广大劳动群众的精神生活为代价的,特别在艺术审美生活方面,“由于分工,艺术天才完全集中在个别人身上,因而广大群众的艺术天才受到压抑”。而“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分工的限制将消失,那时作为专门的艺术家将被全能的人所取代。……在共产主义的社会组织中,完全由分工造成的艺术家屈从于地方局限性和民族局限性的现象无论如何会消失掉,个人局限于某一艺术领域,仅仅当一个画家、雕刻家等等,因而只用他的活动的一种称呼就足以表明他的职业发展的局限性和他对分工的依赖这一现象,也会消失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没有单纯的画家、只有把绘画作为自己多种活动中的一项活动的人们。”[5]这样,在共产主义社会,艺术审美活动就将不是特殊阶级的特殊活动,而成为全体人类所共有的了,这也就是说,在共产主义社会,实际上人人都是艺术家。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状态下,人们对美育的需求以及实施美育的社会环境所具有的优越性,才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如果说分工的消除,为共产主义时代的美育事业创造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的话,那么,人的个性的自由和谐发展则将为共产主义时代丰富多彩的艺术审美活动和美育事业提供了主观条件。分工对人所施加的限制的消除,个性、才能的全面发展,使共产主义时代的人成为本质上是审美的人,而由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科学技术的无限进步所带来的劳动时间的减少,又为共产主义时代人们的审美和艺术生活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将减少到最低限度,那时,与个性的自由发展相适应,“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6] 再次,马克思不仅看到了美育事业同社会进步的关系,也看到了美育同人的本性的联系。 马克思认为,审美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性享受活动。人的其他一般感觉也有愉快感,如闻到香尝到甜等,但这些都仅仅是一种生理上的快感,而美感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是超越生理快感的一种享受的感觉。社会的人的感觉不同于非社会的人的感觉,动物虽有感受器官,但没有美感,只有人才能超越肉体需要,自由地对待对象、观赏对象、享受对象,因而,在马克思看来,能够并需要获得审美的享受是人与动物的一个区别。 可以说,全部人类发展史证明:人类审美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是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在人化自然界的同时,也人化着人的感觉,使人的感官构造不同于动物的感官,而这些感官的对象又不同于动物的感官对象,从而使人的感官和动物的感官相区别。从一种仅仅满足肉体需要的生产器官,变成了一种社会人的生产器官,成为一种具有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等诸种功能的生产工具。只有在这些感官成为文化工具的情况下,人才能“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才能“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也就是说,才能产生美感,按照美的规律,从事美的创造和艺术审美活动。 马克思还进一步认为,艺术审美的发展是与人类精神方面一些高级属性的产生相联系的。人类的高级属性就包括精神的需要和享受的欲求,这时,人们渐渐摆脱、超出了纯粹物质或经济上的需要,渴望创造一种精神上的第二自然,以从中观照自己的本质、体验到劳动生活给自己带来的情绪上的激动,而艺术审美活动正满足了这种需要。所以,精神上的需要和欲求,是艺术得以产生的重要心理基础之一,是人类进行艺术审美活动的主要内部动因或动力。因而,在马克思看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则是人与动物的最本质区别之一。 根据马克思的看法,从审美角度掌握世界是在人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随着这一活动的发展形成了人的情感,使它脱离了动物式的本能的形式。人的独到的需要,也就是审美的需要就这样产生了。当劳动分工发生时,也就是当艺术从人的其他社会活动形式中独立出来的时候,审美意识的最终形成就实现了。这样,马克思就摘下了覆盖在人的审美活动上的神秘面纱,从而也就科学地得出了美育是人类的一种本能需求的结论。 马克思正是从人与动物的区别出发,从人的生活和生命本质出发,从人所特有的生产特征出发,指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7]的。这一思想为美育事业奠定了更加稳固的基石。而把“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本领和社会条件完全地交给人类,使人成为审美的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这是马克思主义美育的根本任务和精华所在。 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时代的人是全面发展的人,也是具有高度审美意义的人。这不仅是由于在共产主义时代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人们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大大增加,再加上分工的限制消除了,使人们有可能按其天性自由地选择他们所喜爱的审美创造活动,自由地发展他们的审美创造潜力,而且也是由于共产主义时代的劳动本身已不再是谋生手段,而成为人的本性需要,人的劳动本身将越来越多地恢复它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已经失去了的艺术与审美意味,从而物质创造与精神创造的高度统一,显示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自由和谐关系。 但这决不意味着人的全面发展和审美理想的实现只有在共产主义理想实现后才谈得上。它们既是人类应该为之奋斗的远大目标,也是一种动态的趋进过程。全面发展的人及其高度自由的审美创造只有在共产主义自由王国中才能真正实现,但是它们的产生并非突如其来。正如共产主义理想孕育于现实之中,理想的全面发展的人的因素也是在世世代代连续不断的革命斗争和创造活动中逐渐积累和扩大的,审美创造的高度自由和发展也必须以人类审美经验的积累和丰富为前提。 马克思认为,是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因此,在分工尚不可能被消除的现阶段,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小分工对个人片面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则成为我们探索人的全面发展途径的一条重要思路。艺术审美活动是从事任何职业的人都热衷参与的活动,它能让各种职业的人平等地坐到一起,彼此了解与沟通,这对于由分工所造成的人的封闭状态无疑是打开了一个缺口,从这一角度说,通过美育使人们参与艺术审美活动,这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确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虽然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得以实现,但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同样也可以有一少部分人相对地得到全面发展。马克思就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许多人就达到了空前的全面发展。他评价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 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那时,差不多没有一个著名人物不曾作过长途的旅行,不会说四五种语言,不在几个专业上放射出光芒。列奥纳多・达・芬奇不仅是一个大画家,而且也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他在物理学的各种不同部门中都有重要的发现。阿尔勃莱希特・丢勒是画家、铜牌雕刻家、雕刻家、建筑师,此外还发明了一种筑城学体系,……马基雅弗利是政治家、历史家、诗人,同时又是第一个值得一提的近代军事著作家。路德不仅扫清了教会这个奥吉亚斯的牛圈,创造了现代德国散文,并且撰作了成为十六世纪《马赛曲》的充分胜利信心的赞美诗的词和曲。那时的英雄们还没有成为分工的奴隶,分工所具有的限制人的、使人片面化的影响,在他们的后继者那里我们是常常看到的。”[8]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出,在马克思眼中,全面发展的人在艺术审美方面也应该并且必然会得到发展。 诚然,马克思在论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时候,并没有专门甚至直接提到美育问题,但是,联系到马克思对文艺复兴时期那些“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的巨人的高度评价,联系到马克思对未来共产主义人人都可以成为画家、雕刻家的畅想,联系到恩格斯有关“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地发挥他们各方面的才能”[9]的论述,特别是联系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谈到人类的“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10]的观点,我们完全有理由讲,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有机地包含着美育思想的,马克思的美育思想是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与美育思想关系最密切的,对美育最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就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在马克思看来,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以及发展自身是人的本质之一,而按照美的规律来发展人类自身就是强调人的整体、全面的发展观点,即“人是用全面的方式,因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来掌握他的全面的本质”的。按照美的规律来发展人类自身,包括一是要符合人自身内部发展规律,二是要使人的发展规律符合外部世界发展的规律。一句话,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教育以发展自身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全面彻底的解放,而人的全面彻底的解放,就是人的完美发展,这就是美育的核心。 二 第二个方面,马克思的美育思想虽然没有为学校美育的实施提供现成的模式,但却为学校美育的实施提供了科学的指南。 首先,在美育内容上,马克思十分重视艺术,但又并不局限于艺术。 马克思认为,艺术是美育的最重要内容,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主要途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马克思把艺术看作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并且是审美地掌握美的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的主要价值和使命就是发挥其审美的价值和功能。 马克思把人对世界的掌握作了物质掌握和精神掌握的划分,物质掌握是指人的现实的感性的物质实践活动本身,精神掌握是指人把世界“当作一个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出来”,即人用头脑对世界加以掌握,而精神掌握又包括理论思维、艺术、宗教、实践-精神等四种方式。马克思之所以对精神掌握如此划分,是因为他认为,上述任何一种精神掌握方式都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某种特殊需要,都是人的精神力量的某种特殊表现,都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功能,因而都具有不可替代性。于是,马克思说:“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11] 人对世界精神掌握的这几种方式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从不同的侧面对于现实世界不同领域的把握。其中,艺术的掌握方式不只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更是对主观感受的表现,它通过创造美的形象来再现审美对象和表现审美意识,艺术掌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美的创造的过程,即是人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人类自身的过程。 对于艺术的掌握方式,马克思的直接论述并不是很多,但我们从散见于他的著作里的有关艺术的论述中,完全可以领悟到其所具有的深刻内涵。虽然马克思也谈到了艺术具有上层建筑的性质,也重视艺术的认识功能,但他特别强调其审美的性质和功能,认为艺术掌握方式的最基本特征概括起来是,人们通过创造美的艺术形象来反映审美对象、表现审美意识。马克思还特别注意到人对世界的艺术掌握是必须通过具有美的属性的物质形式来体现的,因而,在马克思眼中的艺术,是一种专门表达人对客观现实审美体验的物品,换句话说,艺术就是用物质的形式来表现人对世界审美感受的东西,是人对现实的审美体验的物化和外化。因此,马克思十分重视艺术的审美功能,认为艺术必须具有美的魅力,应当给人以“艺术享受”,只有艺术品才能“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显然,马克思把发挥审美价值和功能视为是艺术的必备素质和重要使命。 艺术作为一种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它既反映着客观世界,又丰富和确证着人的本质力量,可以说,艺术就是人在掌握世界的过程中其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物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马克思认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本质特性,而艺术活动就其本性而言,恰恰是人的这种本质特性最充分的体现。在艺术活动中,人们并没有在主观上带着掌握世界的功利目的,但却足以在享受到精神自由状态所带来的愉悦和惬意中掌握了世界,可见,艺术是最具自由品格的。正是艺术的这种自由品格,使得人们在艺术审美活动中,能够细腻而充分地体验自身的情感和想象,从而达到各种心理机能和谐一致的自由境界。可以说,艺术之所以能够丰富和确证人的本质力量,主要应归功于艺术的审美特征。艺术具有审美的性质,而审美又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马克思提出的理论思维、实践-精神、艺术等对世界的精神掌握方式在一定意义上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真、善、美三大领域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理论思维的掌握方式主要是通过逻辑思维揭示客观世界的本质规律,因此,它主要是对世界的“真”的掌握;实践-精神的掌握方式是直接从现实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精神活动,它直接为现实服务,它追求直接的功利目的与实用价值,因而,它主要是对世界的“善”的掌握;艺术的掌握方式是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审美因素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掌握方式,它更多地是对世界的“美”的掌握。当然,上述这种对应关系不是绝对的,三种方式除了能把握主要对应的领域之外,也同样可以对其他领域予以一定程度的把握。理论思维、实践-精神、艺术与真、善、美之间所具有的这种一定意义上的对应关系进一步表明,三种掌握方式都具有各自独特的价值和功能,这种独特的价值和功能是不可以互相取代的。 正是基于艺术在人类掌握美的世界的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马克思并不把艺术看成是科学的一种补充,而贬低艺术在整个人类精神文化中的地位。马克思认为,科学和艺术都是人类意识的一部分,但它们是人类意识的不同方面,有其各自的特征,它们各以自己的特殊方式掌握世界。他说:“如同植物、动物、石块、空气、阳光等等理论地形成人类意识的一部分,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 这是人类为了享受和消化必须首先准备的,他的精神的非有机的自然,精神的生活资料 这样,这些东西也实践地形成人类生活和人类活动的一部分。”[12]科学用概念的形式把握现实,是人的本质力量在思维中的肯定,艺术用感性的典型形象把握现实,是人的本质力量在感觉中的肯定。不同的感觉肯定着人的本质力量的特有性,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特有形式。马克思甚至把人的诸感觉的丰富性,诸如音乐的耳朵、形式美的眼睛等,看着是人类的发达和文明程度的指标。可见,马克思并不把艺术看着是低于科学,并不因为科学是思维而抬高它,艺术是非思辨而贬低它。 由此可见,艺术作为一种在整个人类精神文化中与科学具有同等地位的人类意识,特别作为一种专门的审美领域,马克思把它视为是美育的最重要内容,这是必然的。 值得补充说明的是,尽管马克思十分强调艺术的审美价值和功能,但他也同样重视艺术的其他方面的价值和功能,他认为,艺术是反映现实的方式之一,从而他把艺术的认识和教育作用也提高到很高的地位。例如,在谈到19世纪英国小说家的创作特点时,马克思指出,他们“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13]恩格斯也说,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14]为此,马克思坚定地相信,真正的艺术也能够像科学那样准确地发掘社会生活深处的内在过程,并通过刻划人物性格、激情与冲突而说明社会生活的规律。 虽然马克思十分重视艺术在美育中的中心地位和作用,但他并不是把美育仅仅局限于艺术的范围内,而是把它波及到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尤其是生产劳动和社会革命实践方面。可以说,正是马克思才极大地拓展了美育的领域。出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认识,出于改造旧世界、创立新世界的历史要求,马克思把美育的眼光投向了现实斗争和社会生活,致使那种书斋式的、课堂式的、剧院、音乐厅式的美育格局被打破了。马克思把美育和整个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都联系了起来,认为美育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音乐、绘画、文艺欣赏、娱乐活动、参观各种展览会自不必说,而投身到社会生活的斗争实践中去,亲身感受生机勃勃的群众运动的脉搏,领略人类的首创精神,同样会得到美感享受,同样会接受到美的教育。 马克思本人也十分喜爱艺术,他每年要阅读希腊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和莎士比亚的剧作,他把他们视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而加以热爱。马克思的艺术兴趣极为广泛,他既爱听女儿背诵英国诗人的情诗,也喜欢现实主义大师甚至保尔・科克的探险故事。这些现象也说明,马克思不仅仅是想通过艺术作品认识各个时期的生活,获取知识,也是为了艺术审美欣赏的满足。他正是在艺术感受、欣赏的基础上去理解和评价作品的。 马克思的上述思想启示我们,学校美育应该主要立足于艺术教育,离开艺术谈美育很难有真正的美育;与此同时,学校美育也应该面向现实,不要仅仅局限于上音乐课、美术课,而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美,感受现实生活中的美。 其次,在美育的途径和方法上,马克思既强调审美对象的客观存在是审美主体艺术审美能力提高的前提条件,又强调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能动作用,就是说,主体艺术审美能力的提高一方面必须有审美对象的存在,另一方面主体必须参与到欣赏和创造审美对象的活动之中,这两方面缺一不可。 马克思在1844年《手稿》中写有这样一段话:“另一方面,即从主体方面来看,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也就是说,它只能像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自为地存在着那样对我存在,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15]此外,马克思还说过:“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16] 这段话清楚说明: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没有音乐这一审美对象的客观存在,人的音乐感就不可能平白无故地产生,这就是马克思说的:“钢琴演奏者生产了音乐,满足了我们的音乐感,不是也在某种意义上生产了音乐感吗?”[17]“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 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18]这说明,人的审美感受是以客观审美对象为基础的,先有被感受的对象,然后才有对象给人的感受,眼睛所感受的对象与耳朵所感受的对象就有所不同。所以人的审美感受必须以一定的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为基础。可见,美育要想得以顺利实施,第一步就是要有审美对象的存在,要为受教育者选择好审美对象,这种审美对象一方面其本身应该是十分优秀的,另一方面它应该适应受教育者的审美心理发展水平。 这段话还清楚地表明,音乐要想成为一个人的对象,这个人必须能够欣赏它,必须具有欣赏它的能力,没有欣赏能力,再好的音乐对他也不是对象,也没有魅力。就像费尔巴哈曾说过的,如果一个人对于音乐没有欣赏力,没有感情,那么他听到最美的音乐,也只是像听到耳边吹过的风,或者脚下流过的水一样。只有具有了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也就是对美感受的主体条件存在,并且有感受声音或形式美的审美能力的条件存在,审美对象的存在才具有意义。可见,美育的主要职责就是使受教育者具有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 那么,主体的审美能力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马克思说:“只是由于人的本质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总之,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因为,不仅五官感觉,而且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19]这就是说,主体的审美能力只能在人的掌握世界的活动中,特别是在艺术的创造和欣赏活动中逐渐产生和形成的,如果不让耳朵亲自去听,不让眼睛亲自去看,那么,音乐的耳朵和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就无法生成。因此,美育的第二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必须使受教育者直接参与到审美活动之中,在审美活动中提高其审美能力。而审美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又为受教育者进行更高层次的审美活动创造了条件。 当有了客观审美对象的存在,主体通过参加审美活动也具有了一定的审美能力的时候,美育的实施就成为现实了。与此同时,马克思又认为,美育是否能获得理想的结果,这还有赖于其他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主体的经济地位、生活环境、具体的心情等。一个整天因穷困而发愁的人,他是没有心情去玩味山水风光的。所以对同样的审美对象,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感情,不同的美的感受。于是便有了鲁迅先生所描述的这样一种现象,同是对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20]这就启示我们,在进行美育的时候,应该尽量地排除对受教育者参加审美活动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一切因素,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审美心境,只有这样,美育才能够获得好的效果。总之,马克思的美育思想是丰富而精辟的,是现实、科学而非空想的,它对于我们今天正确理解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我们今天具体开展学校美育工作,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部分发表于《中国音乐教育》1997年第6期)
[1] 王焕勋主编《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第181-182页,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第296页[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404页[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6页[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60页[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219页[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7页[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45-446页[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23页[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26页[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5页[12] 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第57页[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第686页[1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62页[1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5-126页[16]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108页[1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264页[1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95页[1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6页[20] 《鲁迅全集》第7卷,第4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