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约记得,自己从2009年的某一天开始多了一重身份,也就是孩子们的老师。琴行的李老师收了几个葫芦丝的学生,找不到老师,想请我帮忙,想想自己上班时间还算宽裕,也想拓展一下自己生活的圈子,于是欣然接受。
这是个葫芦丝三人班,着实另我头痛的是,这三个学生里有两个是念小学二年级的小男孩(骞骞和牛旭),另一个是念大学四年级的女生(小阮),实在是佩服李老师的创意,居然也能接下这个“二世同堂”的葫芦丝班。
“二世同堂”式的教学紧锣密鼓地开始了,一开始令我头痛的是,两个小男孩的性格实在相差太远,骞骞性格内向,胆子比较小,几乎不敢说话,每次演示的内容让他试吹,都不敢,扭扭捏捏的,相反牛旭胆子特别大,也爱表现,还经常爱发表自己的观点。为了改变这种一边倒的局面,我想了一办法,我找了些自己平时不用的小玩意,当成是奖品,赠送给当节课表现更好的小朋友(小阮不参加比赛,估计她对奖品也没兴趣),尽管牛旭的表现总是要更好些的,但我总是鸡蛋里挑骨头,指出他不足的地方,对骞骞更多的则是表扬和鼓励,奖品自然也是更多给骞骞的。在我“偏心”式的教育下,骞骞开始变得大胆起来,上课的时候也爱说话了,也能主动发言了,牛旭自然也不甘示弱,两个小朋友在这样互相的竞争中,进步很快。小阮也像个大姐姐一样,做起了我的助教,在我有时候实在无言以对时,也能帮我圆圆场。由于年龄的差异,有些理论性的东西小阮一听就能懂,两个小朋友却怎么也不明白,为了照顾到这样的差异,我索性让小阮推迟20分钟来上课,一节课60分钟,前45分钟重点在两个小朋友,后15分钟重点在小阮。这种令我捉襟见肘的教学持续了两个月的时间,在每周一次课60分钟的时间里,大家还是很快乐的。后来小阮参加工作实习去了,离别的最后一节课,我感觉大家还是有一些些小伤感的。
“二世同堂”的教学终于结束了,我开始专门面对两个小家伙了。逐渐地,我发现课堂上的气氛好像越来越低沉,两个小家伙的劲头越来越不足了,一些难点节奏的突破越来越困难了,对此,我也苦恼了一阵,觉得自己应该做些改变,调动一下课堂的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在朋友徐老师的建议下,我和孩子们玩起了“小猫钓鱼”的游戏。我在纸上画出一条条的小鱼,把曲子里的难点节奏写在上面,我指到哪条“鱼”,让他们吹出来,吹对了就算“钓”到了一条“鱼”,我先让他们一起练习,熟悉后,让他们比赛,看在一分钟里谁“钓”到的“鱼”比较多。这一招的确很灵,很多难点节奏很快突破了,看着两个小家伙在你追我赶中成长,心里充满了喜悦。
在近一个学期的葫芦丝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寓教于乐是抓住孩子们兴趣的关键,都说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有极强的可塑性,只要他们有兴趣去学,有什么东西会学不成呢?要让孩子们有兴趣,就不能一板一眼地照本宣科,孩子是天性爱玩的,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不正是最科学的教学方法吗?
我教的另外一个笛子班学生陈颖则是完全不同的情况了,我想用“古灵精怪”这个词来形容她是再合适不过了,小姑娘极度聪明,思维极其活跃,常常有另人预想不到想法。和骞骞和牛旭比起来,她是聪明有余,可惜勤奋不足,技巧上的东西,方法很快就能掌握,熟不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方法掌握了,但要能真正运用自如,却需要大量的练习,陈颖就是烦这种“重复”的练习。每次上课过基本功,长音,吐音什么的,总是懒洋洋的,不按要求好好吹,这也另我常常对她大发雷霆,却收效甚微。我常常也搞不清楚她到底是会了还是不会。后来有一次,琴行有安排一个小女孩来旁听,结果陈颖的表现非常好,所有的练习都很到位,这件事让我恍然大悟,原来课堂上少了位“观众”。从那以后,我就经常找人来听课,要不是邻班的小朋友,要不干脆把陈颖她妈妈叫来,有了表演的舞台,陈颖自然变得认真了。
回首看看,自己当这个“老师”也将近一年的时间了,虽然自己付出的心血换来的只是微薄的报酬,但是孩子们的成长却给了我极大的成就感,我也深深体会到了“为人师表”的重大责任,我想,在自己以后的人生中,这必定是一份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