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模块教学,整个课程体系包括一个必修模块(鉴赏)和五个选修模块(演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为高中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和空间。其中,“音乐与舞蹈”模块的设立是一个令人欣喜的进步,将舞蹈纳入到普通高中艺术教育课程,在音乐课中通过舞蹈基础知识来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综合艺术素养的提高,在塑造学生健美的体态、良好的思想意识等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如何搞好“舞蹈模块”的教学值得音乐教师们思考。
[关键词]普通高中;音乐课程;“舞蹈模块”教学
音乐课程是普通高中的必修课程, 该课程不仅陶冶学生的情操,还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被认为是实施美育的最佳途径。
我国高中音乐普及教育起步较晚,直到1997 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的颁布,艺术欣赏课(其中包括音乐学科) 正式进入普通高中课程体系,才结束了我国高中没有音乐教育的局面。此后,不少学校为适应艺术教育发展状况开设了音乐课, 使得高中音乐课的开课率逐步提高, 普通高中音乐教育在我国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一、音乐课程“舞蹈模块”开设的原因
1、中学艺术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
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推进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 新形势要求加快发展学校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最重要的途径和内容,教育部在2001 年公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尺度》明确指出,艺术教育是一种综合性艺术,中学艺术教育应将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纳入其中。
新的艺术课程倡导综合艺术教育,然而,从我国高中传统音乐教学的情况看, 具有美育功能的艺术教育长期以来只设置有音乐、美术等科目。音乐与舞蹈是一对姊妹艺术,在高中开设“舞蹈模块”教学是我国学校艺术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和客观需求,有利于促进高中生身心发展。教育部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14〕1号) 中也明确指出,“要探讨艺术教育与其它学科相结合的途径和方式,统筹推进学校艺术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2〕将舞蹈引入高中音乐课,是艺术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从而形成较完整的基础教育音乐课程体系。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素质教育是本世纪我国教育改革的主题, 它既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又是注重学生个人潜力发展的个性化教育, 当前我国高中的教学改革要紧紧围绕素质教育的要求来进行。舞蹈有自成体系的教育作用,舞蹈教育自古就有,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大工程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2〕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 要求所培养的学生不但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还要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舞蹈是人类起源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是高中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音乐、体育、艺术及美术等其他艺术美育互相关联,亲密配合。它不但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和性格品质,而且能健美学生的形体,增强体质,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形象与气质,还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创新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不可否认, 素质教育需要引入舞蹈教育用来培养高中学生的素质修养及情感个性。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舞蹈模块”实施情况
1、新课程标准为中学舞蹈普及教育创造了条件
然而,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及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影响,无论是学校领导、教师还是家长都没有给予艺术教育等非应试教育课程以足够的重视,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重点仍是语文、数学等应试教育课程,广大中学只是围绕“统考”、“高考”的指挥棒转,大部分中学根本就不开展艺术教育,艺术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被忽视甚至被忽略。〔3〕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提出了新时期中学艺术教育的发展目标与方向,将舞蹈教育以“音乐与舞蹈”模块教学的形式纳入到中学音乐课程, 成为高中舞蹈普及教育的重要标志,使中学舞蹈教育的普及迈进了一大步,高中舞蹈教育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