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州市瓯海区任岩松中学 陈君侠
【摘要】:具有“民族元素”的流行风不是充斥着单纯的时尚成分,它是将我国传统的音乐文化融入现代流行音乐,运用民族五声调式,采用古诗词创作歌词,以传统的民族乐器和现代电子乐声进行演绎,这种清新悦耳的音乐深受学生的喜欢。而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宏扬民族音乐,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由于许多教师过分重视民族音乐教学,忽略身边相呼应的流行音乐,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那么采取怎样有效的方法展开民族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笔者通过调查和实践,与学生做深层次的探讨,让学生从身边的流行音乐寻找民族的根,一扫时下部分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从而增强民族意识。
【关键词】:高中生;流行音乐;民族元素
一、研究的问题
1.基于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
流行音乐是当今的一种世界性文化现象,更重要的是全世界正面临着以信息为中心的电子革命时代,网络、视频、音频对学生的冲击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特别做为高中生,是一个接近成人的年龄而又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的社会群体,他们渴望自由,追求精神上的寄托,因而对流行音乐充满了热情。他们想听,更想唱,对他们而言,流行音乐几乎成了音乐的代名词。尽管他们知道除了流行音乐,还有其他各具特色的音乐,但是占据他们思想的大部分是流行音乐,就象井底之蛙,看不到外面的精彩,有一些同学甚至是无选择的聆听,在他们心中,流行就是时尚,流行就是前卫,只要是流行就不土,音乐的功能越来越向纯娱乐的方面靠拢,其方面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正面的影响。归结以上种种迹象,我们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是否该好好反思我们的教学,我们再也不能漠视流行音乐对学生的影响,必须让他们具有辨别美与丑的能力。丑的给予鞭鞑,美的积极吸收。
2.基于高中课改对音乐课堂教学的需要
《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认识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意义和责任”。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它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精神,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是有效地增强学生民族意识的绝加途径,也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的绝加方法。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民族音乐呢?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习民族音乐远不及学习流行音乐那么来的自然和畅快,一周只有一节音乐课,既要满足学生对流行音乐的渴望,又要加强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于是笔者努力寻找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的共性,发现一些流行音乐中的精品,他们基本是以民间音乐为创作素材,可以说是经典之作。基于课改的需求,笔者对高二段的学生做了一项调查,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准确掌握学生对流行音乐中具有民族元素作品的认识,从而为音乐教育者改进和完善流行音乐引进课堂的教育。
二、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研究的对象
ⅩⅩⅩ中学高二段509名学生,男295人,女214人。
2.研究的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方法,文献资料法,实践法。对高二的学生进行随机调查,发出调查问卷270份,收回261份,其中有效答卷261份,有效答卷占96.6%。
三、结果与分析
1.学生非常喜欢流行音乐
通过调查,有92.5%喜欢流行音乐,有7.5%对流行音乐持无所谓态度,没有学生表示不喜欢流行音乐。由此可见,流行音乐成为当代学生重要的一部分,它就存在于生活中。
李崇、秦德祥的文章《学校音乐教育与流行音乐》认为,“学校音乐教育对流行音乐不能采取‘掩耳盗铃’式态度,不能一律拒之门外,而应采取主动引导的办法给予学生以必要的兴趣指导和心理满足,把学生引导到较高层次的鉴赏上来。”因此,笔者认为对待流行音乐最重要的是“疏”,而不是“堵”。应该帮助学生提高对流行音乐的审美能力。
2.学生认识流行音乐中的“民族元素”
通过调查发现,有52.3%学生喜欢“民族风格”的流行音乐,有34.6%喜欢爵士乐风格,有13.1%喜欢其它形式的流行音乐。他们不约而同地写出当前红的发紫的周杰伦的《青花瓷》、《发如雪》、《千里之外》、《菊花台》等几支传唱度蛮高的流行音乐的歌词,认为这几首具有典型的“中国风”特点。此外,林俊杰的《江南》和新专辑《JJ陆》里的《醉赤壁》以及走摇滚路线的王力宏的《龙的传人》都是我们所熟悉的,除去这些歌手之外。台湾组合SHE的《中国话》里的几段绕口令也是兼RAP与中国民间绕口令为一体的独特搭配。
可见有大部分的同学对含有“民族风格”的流行音乐有一些了解,有部分人提出对“民族风格”这个概念不是特别了解,认为R&B,摇滚等属于比较时尚前卫的音乐,绝大多同学也不排斥民族风格的流行音乐,认为情景看好。他们特别对《发如雪》、《青花瓷》、《菊花台》中的“民族元素”做了这样的阐述:首先,配器上运用了中国的民族乐器;主要骨干音使用了典型的“1、2、3、5、6”结束在“1”上,感觉非常明亮,好听;在歌词的创作上运用了古诗词的创作特点。
众所周知,每个人对周杰伦的音乐有着不同的评价,但是,确实这三首音乐非常的经典,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见表
音乐 | 调式 | 骨干音 | 典型歌词 | 特点 | 配器 | 画面 | 风格 |
《发如雪》 | 民族宫调式 | 12356 | 狼牙月,饮尽风雪,缘字诀 | 古词 赋 | 琵琶 | 红 黑 黄 | 复古 中国 古代 音乐 |
古代韵味十足的歌词,流行与通俗音乐的主体,再加上戏曲唱腔的配合,这就是“民族风格”的流行音乐的特点,歌词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烘托音乐氛围,音乐以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在节奏的结合,产生含蓄、忧愁、幽雅、轻快等音乐风格.经典的流行音乐要有深厚的文化土壤,将现代的音乐元素和复古的音乐文化融合在一起,用独特的方式传播和延伸着民族古老的音乐文化,自然而然唤醒了我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如果纯粹听R&B等音乐,那是不完整的,因为那不是我们自己祖国的音乐。学生在回答对“具有‘民族元素’的流行风怎样的看法”是这样说的“我们的流行音乐应该具有中国特色,通过流行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更让人刻骨铭心。”不难看出,学生的回答是振奋人心的,将流行音乐留其精华,去其糟粕,引进音乐课堂,做更深的探讨是值得音乐教育工作者实践的。
调查中发现62%学生是通过音乐课堂了解“民族元素”,有18%学生通过网络了解,有13%学生通过电视了解,还有7%通过其他途径了解,这些数据表明,学生知识点的获得的渠道最终是课堂,作为音乐教师应该要因势利导,借助名人效应分析当前走红流行歌手音乐中的民族性,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能够更好的利用校园这块主阵地为弘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尽微薄之力。
3.“民族元素”根植于流行音乐中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音乐鉴赏纳入了《流行风》,对以往流行音乐不能进课堂进行了全新的变动,为培养学生健康的流行音乐审美观提供了一个合法的舞台。根据教材要求,笔者在调查表中特别增加了“你会唱《好汉歌》吗,你认为民间音乐与流行音乐有交集点吗”通过调查和访谈,90%的学生都会唱《好汉歌》,10%的学生听过,80%的学生认为流行音乐与民间音乐有交集点,20%的学生认为民间音乐与流行音乐是两条平行线,各走各的路。如此轻而易举占领他们的心灵的魔法是什么呢,首先他们认为本歌曲之所以流传红火的原因是歌曲好听,好唱,幽默;伴奏带用了典型的民族乐器“唢呐”,很亲切。
《好汉歌》是赵季平老师在摄取了《王大娘补缸》等民族音乐素材并加以艺术发挥和再创作。作品粗犷、豪放,易于传唱,深受男女老少的喜爱。作品中衬词前后呼应,一唱一合,生动刻画了英雄好汉的形象。
比较分析:
音乐教育网www.musicedu8.com src="/Article/UploadFiles/201312/20131231150558824.jpg" width=381 height=204>
《好汉歌》音乐特点:
A.民族徵调式,采用传统民歌上、下句创作方法和一唱众和的演唱形式。
B.连续出现四度、五度、六度、八度大跳音程的曲调。
《王大娘补缸》是一首边唱边表演的歌舞。是“补缸人”出场时挑担走圆场唱的。这是一首典型的对应性结构的民歌。唱一句走几步,每一句后面都加有衬腔,衬腔篇幅较大,一般都是独立成句。
中国的民族音乐以五千年的文明为文化底蕴,可谓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它既是各种音乐的创作源泉,又是各种音乐文化发展的基础,如果说流行音乐是“流”,那么民间音乐就是“源”,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着名作曲家贝多芬有句名言“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让学生经常接触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可以净化思想、陶冶情操,形成高尚的品德。当我们的学生知道什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流行音乐,什么是属于我们自己国家的流行音乐,自己一度喜欢的爵士,努力效仿的摇滚那都是属于别人的,会猛然顿悟具有民族元素的流行风是属于我们的:“那五声音阶所构成的和谐旋律;运用中国戏曲和民歌唱法的歌曲,中国渊远流长的深厚文化基础,这样的流行风更容易入耳,新颖,亲切!”
四、结论与建议
1.正确认识流行音乐中的“民族元素”,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当代出现了大量的具有民族元素的流行音乐,有些虽然使用了民族五声调式,但是歌词格调低下,意图追逐“民族元素”的流行风迎合大众,这种过分的滥用,使动听的音乐变的庸俗,让我们的学生变的迷惘,面对这样的音乐没有被撼动,没有沉浸其中,那正是由于少了一种本质上的沟通。作为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实践,发现民族元素的流行音乐遵循了以下几点原则:
⑴“民族元素”的流行音乐多采用“宫调式”的主旋律;
⑵在音乐的编曲上大量运用中国乐器:如二胡、古筝、箫、琵琶……
⑶唱腔上运用了中国民歌或戏曲方式;
⑷题材上运用了中国的古诗或者传说故事。
春风化细雨,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快乐掌握民族音乐文化,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如何舍取流行音乐的能力,使传统民族音乐文化根深蒂固,从而热爱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精神。
2.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要适切渗透“民族风格”的流行音乐。
高中新课改后,教师的任务比较重,不仅要完成鉴赏的内容,还要完成其他一项模块的内容,如何处理教材与课外音乐的关系呢,为了不让课外的音乐占课时,笔者认为,将有民族元素的流行风渗透到相关的教材,比如说,在上民歌这一章节可以渗透有民族元素的流行风,让学生更深一层的理解民族音乐对现代音乐的作用,在上《鼓乐铿锵》这课时,可以用女子十二乐坊流行音乐导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上《京剧大师梅兰芳》时可以融入王力宏的《大城小爱》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等等……总之,不能让流行音乐独占课时,作为音乐教师要动用自己的智慧,利用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欢,积极探索流行风中的民族元素,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民族音乐的优秀,从而产生对民族音乐的自豪感。
新课改的发展需要更新观念,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将优秀的流行音乐有机地渗透到音乐课堂中,学生受到音乐艺术的陶冶,触动他们的心灵,激发表演激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适应新课程发展的要求。通过经典的流行音乐寻找创作的“根”,不仅加强民族音乐教学,又可丰富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还可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循序渐进,培养了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具有辨别高雅和庸俗、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的能力。将民歌贯通流行、通俗音乐元素整合成新视听的音乐世界,让学生感受到流行音乐中的民族性的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中小学音乐教育》国内统一刊号:CN33--1044/J
2.《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大学出版社
3.《高中新课程标准教师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
5. http://baike.baidu.com/view/531017.ht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