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一门艺术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从音乐产生起就一直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音乐的发展总是和人类文明发展相随,为人类的发展增添光彩。我们要鉴赏音乐自然就离不开其他的人文学科,有文学的、美术的、舞蹈的、历史地理的等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就以个人的观点粗浅的淡一淡,这些与音乐相关的艺术和文化知识在音乐鉴赏中的作用。
一、 音乐与文学
音乐与文学是姊妹艺术,中国歌曲经历了从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元曲这一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无不体现着音乐与文学的姊妹艺术关系,有些作品一直流传至今,例如《阳关三叠》等。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利用文学所特有的表现能力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这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1.用文学的形式和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鉴赏《流水》这首古琴曲时,先讲一则与《流水》相关的典故:伯牙遇知音的故事。据说这就是《流水》这首古琴曲的来历。讲到这儿,同学们自然很想欣赏《流水》这首古琴曲了。再如欣赏京剧《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选段时,先概括的讲一下《史记・项羽本纪》中“四面楚歌”的故事,再讲一下项羽的绝命诗《垓下歌》。这样学生就想知道京剧版的虞姬是个怎样的形象,从而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2.用文学的形式和内容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由于音乐具有非语义性的特点,学生理解时就会产生一些不同的直觉,而文学恰好具有生动描绘、极富想象的特征,这样我们在欣赏音乐作品时,不时的穿插一些文学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形象、由此产生联想,丰富音乐内容。如欣赏《阳关三叠》这首古代歌曲时,先欣赏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送元二使安西》,他的作品被后人评价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极富诗情画意,而这首作品也具有这样的特点,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诵,在学生的脑海中产生出一个凄美的送别画面,然后再欣赏《阳关三叠》,这样可使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有更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上与古人产生共鸣。
二、音乐与美术
音乐与美术也是姊妹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两个主要途经。由于美术与音乐在节奏、韵律与意境等方面有相通之处,所以美术往往也可以从音乐中等到启发,音乐也可以以绘画作品为题材。这方面的例子也很多,比如俄国歌曲和绘画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而19世纪后期以作曲家德彪西为代表的法国印象派音乐就是在印象派绘画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教学中,我们在欣赏音乐作品时,就可以借助美术作品的可视性、直接性,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从另一个角度去阐释音乐作品所要表现的内容。
三、音乐与舞蹈
音乐与舞蹈是亲密无间的姊妹艺术。舞蹈对音乐的表现可谓淋漓尽致。《毛诗序》里就说:歌之不足,舞之,蹈之。音乐与舞蹈有天然的共同性,舞蹈中的动作节奏常以音乐的节奏为基础,而音乐中的节奏又需要通过优美的舞蹈动作来形象的表现。
在课堂中让学生跟随着音乐的节奏、节拍进行律动,用体态来表现音乐,是学生最乐意的事,课堂气氛会随之而变得活跃。在新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民歌和民族音乐欣赏曲目。在教学中,以民族舞蹈为载体,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的把握少数民族歌曲的风格,既增加了学生学习兴趣,又丰富了知识。如欣赏藏族民歌时,先介绍其舞蹈的典型动作:二三步、滴答步、抬踏步等,然后再找一些藏舞的视频,使学生对藏族的音乐舞蹈有了准确的理解,再欣赏藏族民歌,学生就能把握歌曲风格和正确理解音乐形象。
四、音乐与历史地理
音乐从产生起就和人类历史、人类居住的环境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不了解历史背景和具体的人文环境,会增加学生对音乐作品理解的难度,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了解一个民族的音乐作品,自然离不开这个民族的历史和环境。例如欧洲古典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就有很大的差别,欣赏欧洲古典音乐就要从欧洲中世纪的教堂音乐入手,如不了解中世纪和教堂音乐,那么学生对欧洲音乐如此宏大的场面就无所适存。再如,要欣赏中国民歌,就必须对中国南北方的地域特征有所了解,要不就无法理解为什么中国民歌的南北区别如此之大。所以了解了这些知识,就会对学生理解音乐铺平道路。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把音乐与相关的人文学科综合起来,不仅丰富了音乐艺术的内涵,而且能使学生更深刻的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质和欣赏给能力。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佳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