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由于高中阶段的特殊性,教师应针对高中学生特点,在音乐鉴赏课堂中根据《课标》提出的教学建议,精心巧妙的设计教学环节,以此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积极参与音乐体验,主动探究并能陈述对所听音乐的独立感受与见解,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最终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帮助学生建立其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进而为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中生特点 旧课新上 巧妙设疑 拓展视野 培养兴趣
引言
高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也是世界观、审美观和道德观初步形成的基础时期,且高中学生又已具备了较为广博的知识基础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巧妙的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积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判断、推理,探索新的知识等,培养学生形成高尚、健康的审美情感,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满足他们知识及情感上的需求。
现行高中音乐鉴赏课中,教学内容以欣赏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为主,通过欣赏名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感受、鉴赏、表现和创造音乐美的能力。目前我们的音乐教材中,有很多曲目是小学、初中已经学习过的内容,例如:《贝多芬》、《京剧》、《亚洲传统音乐中的蒙古、印尼民歌》、《冼星海》……还有一部分是现在的高中生不感兴趣的民族音乐,例如:《多彩的民歌》、《丰富的民间乐器》……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采取各种生动有效的方法,使学生真正 “进入”音乐的情境,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久而久之,学生就很容易对音乐课失去兴趣。如果教师能精心备课,巧妙设计教学环节,旧课新上,新课正确引导,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学中教师起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则可以改变这种状况,使学生不仅对音乐课产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学会自主学习,积极参与音乐体验,主动探究并能阐述对所听音乐的独立感受与见解,逐步提高学生们的审美情趣。
巧妙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旧课新上,推陈出新,丰富教学内容。
在高中音乐课程中,把培养音乐兴趣置于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标准》不仅充分阐述了“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感受音乐、用音乐美化和丰富人生的前提”的课程理念,而且把“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列为音乐课程的目标之一,足见对其重要性的高度重视。但目前我们的音乐教材中,有很多曲目是小学、初中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如果旧课没有推陈出新,一味老套路教学方法,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怎么才能引起学生学习旧课的兴趣是高中音乐教师比较困惑和棘手的一个问题。
针对这种状况有两种解决方案:
方案一:教师可利用互联网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音像资料、图片,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耳目一新。例如: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第5单元《亚非音乐神韵――大自然 和谐 和平》中《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这一课,学生对蒙古、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民族音乐在初中就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所以,在进行教材内容学习时,将重点关注印度音乐。印度是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很多人眼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国度。而教材中为学生提供的音像资料、文字资料很少,不能满足高中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可利用国际互联网,搜集与印度音乐相关的文字资料、音像资料、图片等等来丰富、填充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方案二: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以此作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推陈出新。例如:第八单元《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这一课,学生对贝多芬的生平、音乐作品、音乐风格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与学生互换角色,由教师划分兴趣小组――贝多芬的生平;贝多芬音乐风格;为什么说贝多芬是划时代的音乐大师;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与复调音乐的区别。学生自由选择题目结成兴趣小组,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或结合教科书的提示,课前到网络中搜集资料、整合信息,课堂上将自己总结的资料讲授给其他的同学听,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与补充。这样的教学既创设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学到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锻炼,又将旧课进行了翻新改造,真正使学生“乐在学中”。
(二)巧妙设疑,营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师生之间进行教学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教师帮助学生发现音乐情绪变化,及时而充分的感受作曲家用音乐语言所创设的意境的一种极好的教学方法。
A、巧妙设疑,使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不知不觉总结出音乐知识。
《春节序曲》这一课中,音乐体裁――序曲是一个知识点,按惯例或让学生自学或由教师“填鸭式”教学讲授给学生,形成一种课上学下课忘的现象。为了杜绝这种学而不实的现象,在导入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不公布曲目,仅播放《春节序曲》的音乐片段。
设疑:听到这段音乐你联想道什么场面?
学生:过年;春节;放鞭炮……
设疑:这段音乐是哪首乐曲的片段?
学生:春节序曲。
(教师出示曲目)
设疑:曲目中出现了一个新的音乐名词,是什么?
学生:序曲。
设疑:什么是序曲?
学生:思考,几乎没有能回答上来的学生。
提示、设疑:每篇小说前都有一段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文字,叫什么?
学生:序。
设疑:那么序曲呢?
学生恍然大悟。
一个枯燥、抽象的音乐名词在师生的一问一答中变得环环相扣,生动有趣,估计这一音乐知识在这样的设疑之下,恐怕很难再从学生的记忆中清除。
B、巧妙设疑,营造气氛,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审美能力、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问题是创造之源,疑问是创造之母。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精心设计问题并进一步激疑、导疑、释疑,诱导学生分析、思考、探求问题的解答,在问题中展开联想与想象,这便构成了问题情境。
例如欣赏舒伯特艺术歌曲《魔王》。《魔王》的叙事情节:深夜里,父亲骑马在树林里飞奔,他把孩子紧紧地抱在胸前,使他温暖。孩子惊恐不安,因为隐形的魔王潜伏在密林深处,他在诱惑孩子的灵魂。父亲一边安慰孩子,一边策马飞奔,他要赶在魔王的威力发作之前赶回家去,拯救孩子的性命。气氛越来越紧张,魔王的威胁在迫近,他施展法术勾摄孩子的魂魄,父亲战战兢兢,抱紧孩子,最后终于赶回家中,而怀抱里的孩子已经死去。
在这首歌里出现了三个人物:父亲、孩子、魔鬼,另外还有故事的叙述者,三个人物轮番登场,形成戏剧化情节。故事发生在深夜的森林里,黑雾弥漫,风吹枯叶簌簌作响,树影憧憧,形成紧张的不祥之兆。歌曲的恐惧气氛由钢琴伴奏在低音区上的隆隆声烘托而出,三个人物用旋律、节奏和伴奏音型分别描写,可以清晰地区分开,孩子的恐惧、父亲的激动不安和魔鬼那致命的温柔诱惑交织成戏剧性的场面,音乐随着情节发展而逐渐增加紧张气氛,孩子的声音每出现一次升高一个音,最后推向高潮,在高潮中突然停顿,然后在沉寂下来的悲哀里唱出最后一句,死亡的悲剧性结局在激动亢奋之后的沉寂中更显得悲哀。
如果仅凭歌词的提示或教师提示音乐情绪的变化来感受音乐,则不能充分感受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所创设的音乐意境。在这节课的教学环节设计中,欣赏音乐前不给学生任何提示,让学生根据已有的音乐经验在初步感受音乐后围绕三个问题谈感受,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
整段音乐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
作曲家用哪些创作手法来表现?
歌唱家在演唱过程中语气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讨论结束后,教师将《魔王》的故事情节及三个角色给学生作简要的介绍,并及时捕捉到学生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在学习上不断得以提高。
分析乐段时的设疑:
设疑:舒伯特运用哪种音乐要素来营造紧张、危急的气氛?
设疑:三连音的使用在音乐中暗喻什么?
激疑:换成其他的节奏性行不行?
导疑:老师将三连音节奏改成符点节奏进行尝试。
释疑:舒伯特用沉重而蓬蓬作响的三连音音符和狂热的小调性低音旋律,暗示在狂风扫过的树林里奔跑着的马。
设疑:儿子的呼救声在音乐中出现过几次?语气有没有变化?
激疑:为什么父亲看不见魔王?
导疑:唯心主义、民间故事。
释疑:暗示舒伯特生活上的窘迫、内心的苦闷、悲戚孤独的情境,虽几经挣扎也无力改变现状,与歌德诗中人物产生共鸣。
设疑:魔王这一角色是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表现?
激疑:魔王为什么不是居高临下,用命令的语气和孩子说话?
导疑:如果你想游说别人合你一起走,你会用什么样的语气?
释疑:为表现魔王诱惑的甜言蜜语的口气和形象,舒伯特既运用了富有歌唱性明朗的大调旋律,又要求弱唱,而且将伴奏中模仿马蹄声的三连音,改用左右手分奏,减弱它的律动性而突出歌唱的旋律,将魔王的伪装形象描绘得惟妙惟肖。
设置巧妙的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它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进一步有机化。
(三)拓展文化视野、激发学生探究音乐的兴趣。
“拓展”是学生音乐学习的一种辅助材料,是一种对音乐教材补充的教育资源,是音乐课本上没有充分说明,但又和课本内容息息相关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围绕教材上提供的教学内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拓展,这对于激发学生的探究音乐的兴趣无意是个重要环节。
例如: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第5单元《亚非音乐神韵――大自然 和谐 和平》中《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这一课,教材中为学生提供的印度音乐的音像资料、文字资料都不能满足高中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经过调查后,学生普遍反映出对具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印度持有浓厚兴趣,迫不及待想揭开印度音乐那层神秘的面纱。经讨论后决定将《印度音乐》作为《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一节的拓展课,师生共同探究世界民族音乐――印度音乐。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原动力”,有着这样浓厚兴趣为前提,学生们都兴致勃勃地去搜集与印度音乐相关的文字资料。在搜集信息、整理信息过程中,学生们发现了世界民族音乐形成的相关原因:一个民族音乐的风格与特点形成原因与本民族的文化历史、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有着直接的关系。当课堂进行到这一环节时,学生将搜集到的信息与大家分享,并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见解。
在总结印度音乐特点时,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积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的思想,我节选了一首印度歌曲片段,出示歌曲旋律,不加任何装饰音让学生视唱。视唱结合原唱寻找印度音乐的特点,第一遍视唱完学生发现他们所唱的印度歌曲一点儿特点也没有。学生说:我们唱的只是旋律没有歌词,所以没有印度歌曲的味道。(我在学生的要求下加入音译印度语)第二遍视唱完依然没有印度音乐的独特魅力。学生说:没有伴奏当然没有感觉了!(我在学生的要求下为他们的歌声加入伴奏)。第三遍视唱完不用我说学生就开始摇头――还是没有印度音乐的韵味。这时,我再次播放原唱,学生再次感受、再次体验,对比发现与原唱的区别。在老师的点评,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中发现:印度音乐旋律最突出的特点――装饰音。加入装饰音的歌曲片段,经过学生的演绎,已经成为一首韵味十足的印度歌曲。
在“拓展文化视野,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强烈兴趣,更重要的是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苏赫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探索者。”的确,发现、研究、探索与人的生命是息息相关的,它对于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充分实现生命的价值,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因此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旧课新上、巧妙设疑、拓展文化视野,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对于培养高中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起着重要的的作用。有了兴趣才能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使课堂教学更具活力,朝着活、精、深、实的方向发展。也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拓展学习的空间与视野,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自我的存在,从而激发潜在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小学音乐教育》(期刊),《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社,2007年1――10期。
2、《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靳玉乐主编,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年4月。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通识培训书系:《愉快教育》,周宏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