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教育局 唐伟林
随着音乐课程改革的深入,运用多媒体教学逐渐成为教师的首选。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指出:“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的确,多媒体使课堂教学增色不少;精美的画面,专业的音质,煽情的解说,让学生的视听得到充分的享受,但是纵观部分公开课、观摩课,热闹风光的背后却涌动着令人担忧的暗流,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将影响教学效果及方向。
问题一:本末倒置,喧宾夺主
片断:公开课上,老师正教唱汉城奥运会会歌《手拉手》(湘版八年级下册),在介绍歌曲时,随着《手拉手》的歌声,银幕出现奥运会开幕式盛况,接着又出现我国历届奥运健儿勇夺桂冠的场面,然后,老师动情的大讲特讲健儿们的优秀事迹……,当学***曲时,离下课只有十分钟,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严格说来,这堂课上成了体育室内讲解课。在课堂上,看不到音乐的审美特点。音乐课与其他学科整合是无可厚非的。文学、戏剧、美术、娱乐都需要音乐。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也指出:“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但最后又指出:“实现教学目标,应通过具体的音乐作品和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来完成。”笔者认为,“音乐”才是音乐课的内核,它的本质特点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美国音乐教育家雷默指出:“音乐教育的本质和价值取决于音乐艺术的本质和价值,对于教育者和学者,对于因受到教与学的一切因素制约的人来说,音乐教育的特征,乃是音乐本质的特征在起作用。”例如歌曲教学或欣赏,让学生从节奏、旋律、音色、民族风格等音乐要素着手分析,才能悟出其味。否则,革命歌曲可上成政治课,古诗词改编的歌曲可上成语文课,音乐课不姓“音”,是目前多媒体教学中一个时髦的误区。
问题二:多媒体成了遮羞布
片断:一堂全省音乐比赛课,一位女老师正眉飞色舞的讲解中国歌剧《江姐》,其中的歌曲作品在多媒体中反复播放,(湘版高中第二册),学生听得如痴如醉,最后,老师穿着“江姐”的服装要求学生随钢琴伴奏演唱《绣红旗》。只可惜这位老师居然连过门都弹不下去,只好宣布作罢……,台下学生及老师议论纷纷,莫不唏嘘。
诚然,运用多媒体教学,解放了教师的手脚,但它并不能替代老师亲自范唱范奏的作用,言传身教,授业解惑,自古以来,莫不如是。高质量的现场示范,是提高音乐老师敬佩率的有力法宝。多媒体所展示的音乐可能是名家演唱演奏,世界一流,但如果无法与现场互动,冰冷的电声可能会抑制听者的情绪。湖南电视台的《超级女声》之所以火爆,恰恰不是因为歌手唱得有多好,而是因为其“想唱就唱”的低门坎,加上真情实感打动和吸引了无数的粉丝。反观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对口型、搞假唱,再完善也救不了收视率。如果音乐老师不苦练内功,提高自身素质,那么,音乐课就有可能由电脑代替,老师成了放映员,电脑则成了部分老师专业技能的遮羞布。
问题三:画面生硬,粗制滥造
片断:一堂音乐公开课,老师正引导学生欣赏《二泉映月》(湘版高中第一册),在其制作的课件中,随着乐曲反复出现泉水、月亮的画面,听完后,老师问学生:此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多数学生回答:“花前月下、良辰美景、无比喜悦……”令人愕然,究其原因,乃画面干扰了听觉。
音乐是非物质的,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当年音乐家杨荫浏先生在无锡采风时问作者华彦钧该曲曲名时,华说没名字,杨先生说:“既然没名,你经常在二泉这里拉琴,就叫二泉印月吧。”华说:“好”。后为有别于《三潭印月》,逐改为《二泉映月》。可见,原曲本身与月亮是无关联的。当然,音乐课件做得好,情景交融,声像俱佳,固然可行,但是,主次颠倒,声像脱节的课件,还不如不做,很多学者专家针对多媒体教学提出一个问题:“没有多媒体,能不能上一节优质的音乐课?”湖南师大教授吴跃跃先生在加拿大访问时,看到大学生用沙子弄出海水的声音,用清唱排练音乐剧效果照样很好……
多媒体教学始终是教学手段,犹如武器于正义罪恶均有所用,根本还在于操作者的素质,音乐老师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起舞弄潮,关键一点是既要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又要苦练内功,提高自身素质,更要有高瞻远瞩的目光,让学生热爱音乐、崇拜音乐、享受音乐、参与音乐,这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