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的教学中发挥课堂的有效性――高中音乐鉴赏华夏音乐之光的教学有感
内容提要:本文从古代音乐欣赏的目标出发,到教学内容的选择,围绕在《华夏音乐之光》这一课中实施的几点课堂有效性,谈论了如何引导学生站在一个较高的层次欣赏中国古代音乐并喜爱中国古代音乐。
关键词:有效性、古乐神韵、教学材料选择、有效问题设置
今年是我市的课堂效益建设年,围绕这个效益的建设,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竞赛活动。通过学习和参与竞赛,颇有一点心得与大家交流,就以我参赛的一课为例,谈谈个人浅薄的见解。
这次参赛我选择的是湘版教材音乐鉴赏的第四单元音乐与时代中的第一课――华夏音乐之光,涉及的内容,是中国古代音乐史的一堂鉴赏课。
给高中生讲中国古代音乐史,比较难,尤其是只有一个课时40分钟的时间,要让他们了解并感受中国古乐的古韵,并能喜欢上这种韵味,充分的发挥课堂效益,着实让我花了许多的心思。以下就是我的几点思考。
一、高中课堂中的华夏音乐之光到底欣赏什么才能符合高中生这一年龄阶段的审美观及课标对这一学段的要求?
这是一堂针对于高中生的中国古代音乐的鉴赏课,中国古代的音乐博大而精深,如何让学生通过这节课能懂得欣赏中国古代音乐,热爱古代音乐呢?到底是欣赏古代音乐的什么呢?
高中生的认知水平,逻辑思维明显已接近于成人。不能停留在给学生介绍八音,了解八音,听辩八音,了解作品背景等浅薄的层面上,应该比这更有内涵,更有意义,更加的深刻。在南京师范大学刘承华教授的《中国音乐的人文阐释》中有段这样的话,让我茅塞顿开:中国艺术的最高审美范畴――“韵”
中国古代许多艺术家和理论家早已表述过这样的思想,只是没有直接用“最高审美范畴”这个概念而已。北宋范温在其《潜溪诗眼》中即有过这样的论述。他说:“凡事既尽其美,必有其韵,韵苟不胜,亦亡其美。夫立一言于千载之下,考诸载籍而不缪,出于百善而不愧,发明古人郁塞之长,度越世间闻见之陋,其为有能?包括众妙、经纬万善者矣。且以文章言之, 有巧丽,有雄伟,有奇,有巧,有典,有富,有深,有稳,有清,有古。有此一者,则可以立于世而成名矣;然而一不备焉,不足以为韵,众善皆备而露才见长,亦不足以为韵。必也备众善而自韬晦,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测之而益深,究之而益来,其是之谓矣。”这里的“凡事既尽其美,必有其韵,韵苟不胜,亦亡其美”,认为“韵”能够“包括众妙、经纬万善”,就是把“韵”作为艺术美的最高标准对待的。明代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亦指出过这一点。他说:“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远,无韵则局”,则更是把“韵”看成艺术的生命所在。他在同一书中所说的另一番话,亦值得注意。他说:“凡情无奇而自佳,景不丽而自妙者,韵使之也。”这就很明确地把韵(妙)与美(丽)区别了开来,并且直接把韵当作艺术的魅力所在了。
所以,在这段文字里扑捉到信息后,我马上把这堂课的定位为让学生感受并学会鉴赏、懂得欣赏中国古代音乐的“韵”。从中国古代音乐的神韵出发,能使高中生懂得欣赏中国古乐的神韵这一精髓,了解古乐的神韵并能探究出形成这一神韵的历史、文化背景。有了这样的教学目标的定位,对于课堂有效性的把握就成功了一半。接下来就是确定教学内容的基本框架。
二、选择什么样的材料能让高中生及感受到中国古乐的神韵又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记得在一次学习中,我们省教研员薛晖老师曾说过――教材于我们是一种教学资源,我们只是“用教材教学”,不是“教授教材”。所以,教材上的一些内容,可以为我所用,我们可以用一些专题的形式进行教材内容的教学。
这段话给我启发很大,也给我的教学有了很大的帮助。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材料的选择上,我借鉴于教材,又大胆的跳出教材,为的就是在让学生能够全方位的感受古代音乐的神韵的同时,使他们对中国古乐产生兴趣,并不觉得乏味。我将教材中的材料和自己选用的材料给呈示一下。
1、教材呈现的教学内容
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教材所呈示的主要是两大块,器乐作品和声乐作品,其中器乐作品是古琴曲、琵琶曲、及钟磬合奏,声乐作品则以琴歌为主。
2、我上课准备的教学内容
音乐史的内容本来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要选用既能代表古代音乐特征又能让学生感兴趣的作品让学生聆听,课外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将教学内容分成三大块――从歌乐舞三个方面来阐释古代音乐的神韵。
⑴、器乐作品欣赏(选择最优特色、最能打动人又最有代表性的器乐曲:埙、笛子、古琴)
⑵、声乐作品欣赏(选用他们熟悉的诗歌:汉乐府民歌、唐代琴歌)
⑶、舞蹈欣赏(汉乐府――踏歌)
而且了解了器乐作品的神韵后有助于帮助学生欣赏和体验古代的歌曲、舞蹈。所以我将乐曲的欣赏作为这节课的重点,在时间的安排上更是花了半堂课来体验、欣赏乐曲。
三、如何运用这些材料,组织课堂,达到教学目标并发挥课堂的有效性呢?
虽然有了教学目标的定位和教学材料的选择运用,但是要发挥课堂的有效性,有了这些显然是不够的。在这里我用了一下几点:
1、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拉近了古代音乐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为他们终身欣赏音乐爱好音乐打下基础。
具体表现在:
⑴新课的情境导入我用的是北京奥运会时的开幕式中的欢迎仪式《击缶而歌》,同学们看了这段视频马上有了共鸣,回忆起了2008年张艺谋用缶欢迎国内外友人的一些褒贬不一的评价。有了这个体验,他们马上有了兴趣,尤其在我后来介绍古代乐器、缶、埙时,他们觉得很有意思。原来这么古老的乐器,我们其实是知道的,只是以前没有太留心。在乐器音色所表达乐曲意境的讨论时,他们也表现出了蛮高的积极性。
⑵结尾处的拓展问题对于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礼乐》的评论,我的问题设置是:北京奥运会上的《礼乐》这一章节中的中国古代元素用得比较多,你觉得这些元素能体现出中国古代音乐的神韵吗?导演的设计成功吗?虽然此时已是临近下课,同学却热情高涨,很热烈的谈论着,有的同学甚至还能设计出一套他认为能体现中国古代音乐神韵的演出方案,在课后积极的找我商量。看得出,他们真的喜欢上了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
⑶以学生熟悉的古诗词引出需要欣赏和学唱的歌曲。比如在欣赏《阳关三叠》前,我就“卖弄”了一串古诗词,如张祜的“不堪昨夜先垂泪,西去阳关第一声。” 李商隐的“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白居易的“最忆阳关唱,珍珠一串歌。”和“高调管色吹银字,慢拽歌词唱渭城”。让他们从这些熟悉的古诗词中猜猜下面的教学内容是什么,同学们结合以前的所学的文学知识和历史知识,很快的就说了《阳关三叠》这首曲名。再如,让他们欣赏了一段他们很熟悉的汉乐府――《上邪》,这首词他们从各种媒体中了解得十分多,但是,这首词的歌曲还是第一次听到,他们感到既熟悉又新鲜。尤其是在欣赏前他们已经掌握了古乐古韵的奇妙之处,知识得到了应证,所以欣赏起来更是满心欢喜了。
从他们身边熟悉的事物切入教学。学生的积极性就非常高,有位学生课后和我交流,原来古代音乐一直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没有关注他。
2、每个环节问题的设置具体、操作性强。
为了设置好这些问题,我反复拜读了刘承华教授的《中国音乐的人文阐释》、《中国音乐的神韵》。有了理论基础,再遵循于音乐学科的核心是音乐审美这一原则,设置让学生的思维有线索,挑一挑就能摘到桃子的有效性问题。
比如在古琴这个环节的问题的设置时,我刚开始用了很多提问,效果不甚好,后来在刘承华教授的书中,读到这样一段文字:
古琴的余音在其音乐表现中一般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呈以下几种状态:
⑴.保持“自然音”,即右手弹弦后,左手不再加以任何力量,只是让它自然持续并减弱,如空弦散音、泛音以及左手按弦不动时所弹出的音。这类余音的特点是频率始终不变,只是振幅逐渐地由大变小,音量渐微,以至消失。
⑵.制造“走手音”,即右手弹弦后,左手按指在其余音中通过上、下、进复、退复等技法在弦上移动一或数个音位,构成音乐的旋律。在这种状态下除了弦振动的幅度逐渐地由大变小即音量逐渐减弱之外,振动的弦长和频率也随着手指的移动而发生变化,形成一条连贯的旋律线。
⑶.制造“腔化音”,即右手弹弦后,左手按指在其余音中通过吟、猱、绰、注、撞、逗等技法在弦位上移动,通过弦长的变化使点状的音线化,使它或者呈抛物线型,或者呈波浪线型。这就是“腔化音”,亦即声腔化了的音。但这种音不构成旋律,而只是一个音本身的变化形态。
⑷.制造“震吟音”,即右手弹弦后,左手按指仍保持在原音位不变,只是利用手的颤动使弦长发生微弱的变化,造成音的细密的波状振动。这种音随着自身的弱化能够产生出飘逸的效果。
韵是余音中一种飘逸而又似乎凝固了的线状律动。
有了这些知识,我有所领悟,于是在欣赏古琴前我引导学生观察与模仿古琴的演奏姿势与演奏手法从而思考这样的演奏姿势与手法表现了怎样的音响效果?并且多请关注出音和余音思索古琴韵味。这样,学生有了线索,有了方向,要找到古琴的韵味之所在自然就不是很难了。
这样的有效性提问的设置,无论是在平常的试课还是竞赛现场,学生都能在问题的引导下,仔细的聆听音乐,知道从哪些方面体会每段音乐的古韵,稍作思考就能准确有效的回答出问题的核心。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3、这堂课的另一个亮点,就是让学生直接体验古乐的神韵――学唱《阳关三叠》。
这一环节也是重点难点的突破。现在高中生对非流行歌曲的演唱不是很到位,为了让学生能够很快的进入状态,我选择了让他们高水平的模仿他人的演唱,四处搜集材料,找到了乔珊老师的一段视屏,让学生观赏,学生看到了一个对于他们来说全新的演唱形式,而且歌词他们从小就熟悉,很自然的,他们就跟着乔珊老师哼唱起来。继而我从缓慢的速度、清晰的咬字、气息的支撑、余音的表现四个方面一句句的引导学生歌唱。在全班同学很有古韵的唱好这首歌曲时,这堂课也就达到了最高潮。
这个环节在每次的试课,虽然效果都有不同,有的班唱得很好,有的班效果差强人意,但是,在一句句的引导过程中,学生积极性很高,有些学生甚至没有等我把话说完,就小声在底下唱我讲的要点,当最后唱出韵味来后,他们自己都觉得很有成就感。通过这各环节,也颠覆我一致认为高中生不爱唱课本上的歌曲的错误想法。
4、小组合作的有效运用
小组合作我用的是合作探究,合作讨论、合作研究。这也是这节课的有效性体现之一。曾经为了活跃课堂,用过抢答、连线等形式,虽然课堂气氛起来了,可是对于知识的把握不是很有用,因为这些知识点是需要通过深层的思考得出来,而能用于抢答和连线的知识比较浅,为了让课堂更有效;为了让活动的开展不是单纯的为了活动而活动,我放弃了这些。选用了比较传统的小组讨论、探究。根据每个小组的发言的精彩程度来采取加分。即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给了他们足够的思考空间。
四、有效的课堂反思是实现课堂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这堂课最有的成功也离不开我每次课后的反思。“教”是为了“学”,检验“教”的有效是积极地“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是动态生成师生教与学的智慧的教学;是关注师生双方生命健康发展的教学。对有效课堂的反思就会“逼”着教师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尽快由教书匠型教师转变为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强化自己的有效意识,使其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一个教师绝不能凭感觉、凭经验、凭若干去教学,不能让学生只停留在机械性记忆、浅层次理解和简单运用上。而是要持续不断地追问自己:“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什么样的教学才算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等等。所以,这节课中,我有了以下的几点反思,正是因为这些反思,才让我的这堂华夏音乐之光一次比一次好。
1、关于这节的教学方式,有过很多思索,通过多次试教,最后定为在还是以老师的教授为主,因为古代音乐史有很多知识性的东西,不是单凭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就能感受到的,这些知识的表面也许离他们很近,但是知识的本质,不是一个高一的学生能够通过某些活动就能就到,所以,在总结一些知识点的时候,在小组讨论时,老师深入了每个小组进行了引导。
2、这节课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当老师的学识很让学生敬佩,那么教师自身就是一种情景,带领着学生不由自主的在深厚文化沉淀的情景,自主的探究,学习,并掌握知识。所以老师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多看书,多反思,所思考。
这篇文章是我对于这堂《华夏音乐之光》的一个总结与反思,作为一个音乐教育者,我想,如果每上一个课时的课都能这样认真的学习、总结、反思。那我们会进步得更快,我们的学生素质也会一届比一届高。那么我们不仅造福了自己,也造福了一代代祖国的花朵。
参考文献:
刘承华 《中国音乐的人文阐释》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
刘承华 《文化与人格―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次比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2年
刘承华 《古琴艺术论》 江苏文艺出版社2002年
刘承华 《艺术的生命精神与文化品格》
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
作者:易滢 单位:株洲市十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