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对人的审美教育。可以说,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建立学生正确的审美取向,是中学音乐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名中学音乐教师致力于研究的课题。
中学阶段的音乐教育其实质是应当属于美育教育的范畴。只不过是我们以往的教学方式过分的强调了音乐课中的技能含量,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教育问题没有被教师广泛地关注。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要从人文教育观出发,体现鲜明的人文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从而使音乐课程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更加活泼多样。同时,要联系学生个人的成长环境,联系学生的音乐经验,联系学生的生活、情感和文化,吸取人类历史的文化营养。
所以,我们十分重视音乐课中的美育渗透。主要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建立学生的正确审美取向入手,增强音乐教育课程中的美育教育的功能。
一、让音乐欣赏流淌出培养高尚情操的甘露
中学阶段的学生是他本人的整个人生阶段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初级阶段,教育应当积极围绕着人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上下功夫。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缺乏情感操行的挫折教育,他们习以为常的是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伞下,如何让中学生明辨是非曲直,正确判断人世间的真善美,已成为学校、家庭乃至社会的第一要务。
现在的中学生,爱时尚,爱追星,爱谈论心目中的偶像,喜欢青春派的流行音乐。那么如何让中学生在音乐的旋律中感受真善美,从而辅助性的校正中学生的人生目标,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以为上好欣赏音乐课是一个极好的载体。通过上好每一节音乐欣赏课,包括器乐的实际演奏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审美价值取向沿着正确的轨迹发展,使学生的德育操行得到不断的提高。
中学生“早恋”问题是目前学校、家长极为关注的问题,回避、粗暴的遏制将适得其反,我认为应当加以正面的教育。所以我就利用音乐欣赏课,创编了系列教育的欣赏课教材。如:从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入手,配以多媒体音画图像课件,给学生播放现代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资料片,从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讲起,切入到弹词开篇“蝶恋花.答李淑一”唱腔变化所表达的情感音乐中散发出革命英雄主义的浪漫情感.让同学们知道爱情是人类情感中最高尚、最具震撼力的纯洁情感。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当学习汲取人世间万古流芳的爱情典范之中的精髓内涵部分,树立正确高尚的人生爱情观。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是应当得到尊重的,不要把美好的情感降低到龌龊龃龉的档次。中学生要走好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要让难忘的中学生时光散发出美好的人生记忆的光辉。
凄美动人的民间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当以音乐的形式进行表述时,不但丰富了故事的流传广度,也给欣赏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为什么音乐的变化,旋律的主题再现,都能给人们以心灵上的震撼呢?一段优美的曲调,加入一个变化音就变得迭宕起伏,委婉忧伤了。人们的感觉发生了变化,是学生们的欣赏感受发生了震动,触动了学生们的情感体验的升华,以引起学生们无限的延展思考。这样,一个培养高尚情操的动因便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们的心灵,使学生们能够变得冷静而庄严地对待“早恋”的话题了。
有一个女同学是一个被学生们传说有“早恋”行为的人,当她听完了“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欣赏课之后,发给教师一段这样的短信:“老师,谢谢你的尊重和理解!谢谢你给我们带来的美妙音乐,请您相信我们已经成熟,在长大,老师您就放心吧!”音乐欣赏课中的美育渗透,无形之中给予学生们以情感操行的柔美关爱。一个有着高尚情操的中学生,才能成为一个对服务社会,对家庭责任,对爱情追求正确而完美的人。这也是音乐欣赏实践对于中学生美育教育的重要意义所在。
二、让音乐体验传递出塑造健康人格的力量
音乐体验是对音乐旋律表述的一种心灵拷问,是人们对音乐欣赏的不断理解,不断挖掘精神领域内涵的结果。学生们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在自己的不断地对外界体验与认识中成长起来的。所以,我在音乐教学中关注学生们的对音乐体验的美育信息传递,使学生们在音乐体验中塑造健康完美的人格。
现在的中学生独生子女比率颇高,单亲家庭子女增多,普遍存在着自控能力差,道德概念尚不完整的现象,缺乏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合作意识等,个性化人格缺陷严重。在我教的班级中有一位男同学,自幼父母离异,跟随姥姥生活,性格孤僻,有严重的自闭心理。有一天,我发现了他很爱唱歌,而且嗓音还很好。针对这个同学的特殊情况,在组织学校合唱队时,我把他吸收进来,鼓励他让他参加活动,并让他担任领唱,安排他在音乐欣赏课上去讲音乐家贝多芬是如何在耳朵失聪的情况下,还创作了脍炙人口的世界名曲的故事。我写下了王洛宾的名言“我用我的歌声迎接一切苦难”的明信片送给他,让他在体验“命运交响曲”的悲壮寓意之中去汲取力量,去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对此,我在上音乐课时有意识地去关注那些个性人格存在严重缺陷的同学,通过体验音乐让学生们学会成长,学会交往,以摆脱自卑孤僻,心神散漫的心理现象。
我组织学生在音乐课堂的课内课外,进行合唱、轮唱、对唱的演练,以增加学生们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在音乐欣赏课中,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讲音乐家的小故事,请同学们即兴歌舞表演,写音乐创编作文,同学点歌会等,让同学们进行多侧面的音乐体验,从而给予学生塑造健康人格的力量。
学生们对音乐的体验,参与其中是关键。聆听音乐进行冥思欣赏是学生体验音乐的前提,学习演唱演奏音乐是体验音乐的载体,而教师语言的魅力是开启学生体验音乐的接口。所以说,一位语言优美,语音磁性的教师,站在讲台上,行走于课桌间进行的语言描述,娓娓叙事地讲解,同学们就自然而然地摒吸聆听,凝神于音乐课了。每一堂音乐课上,向同学们讲述一些与命运抗争的音乐家的故事,从而坚定同学们自我塑造的健康人格:播放如“二泉映月”“命运交响曲”“长征组歌”“人民英雄纪念碑”交响诗等表现顽强不屈性格的曲目,为学生展现了战胜黑暗、追求光明、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光辉形象,让音乐体验传递出一种力量,一种决心、一种精神,使同学们逐渐树立起面对困难和挫折应不屈不挠,努力拚搏的坚强性格。
音乐课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联系,要改变音乐课仅限于音乐欣赏、音乐演唱的小天地,我开发了命题音乐课。如,文学与音乐、今日旅游唱民歌、节日与歌曲、走出国门看谁知道的外国歌曲多等与地理、历史、语文相关学科的互动式音乐课。
1、音乐旅游式。
让同学们说出名山大川,指出省份,说出当地的民歌舞曲或唱出民歌,跳起歌舞等。
2、节日与音乐式。
让同学们说出民族节日或外国的节日,学唱节日歌曲或跳出节日歌舞等。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汉族的端午节等。
3、文学与音乐式。
让同学们说出与音乐相关的文学作品、民间故事等。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嘎达梅林》、《大海与辛巴达的航船》等着名文学作品、民间故事创作的音乐曲目。了解作者,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
4、形式与内容多样式:如同学们查找资料,讲述音乐家的小故事。有的创编歌舞,有的写音乐作文,无形之中凝聚了同学之间的信任和友谊,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团结互助心理等健康有益的性格与人格。
总之,音乐教育不仅是使学生们欣赏音乐,更重要的是它促进了学生们的德育发展,更加有利于学生们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起到了其他学科可能无法企及的功能。
三、让音乐旋律奏响建立正确审美取向的悦音
喜欢唱歌,听听音乐是我们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喜欢唱什么样的
歌曲,喜欢听什么样的乐曲,这就会因人的喜好而变得丰富多彩了,因而创作者也会根据不同人群的喜好,不同的欣赏水平而创作出各类型的音乐作品。我们推崇中学生去聆听一些传统的优秀曲目和新创作的反映时代精神的悦音。让优秀曲目的旋律以其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积极向上的歌词内容来表情达意,它能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震动学生的审美心灵,对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有很大的感召力和影响,传递给学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同时,我们也不反对比较宽宏的吸取一些流行音乐中思想内容健康,曲调优美的通俗音乐。传统的优秀曲目,无论是民族的,还是西洋的,无论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它之所以能够流传久远而不消亡,它之所以能够流行时尚而不可抵档,是有其流传流行的合理性。
人类的基本情感需求是相同的,人类的基本审美取向也是基本相同的。比如说:对集体主义的认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爱祖国、爱家乡、爱大好河山的眷恋,对奉献爱心,助危济贫的一致赞扬等等。所以说,音乐课如何在上好课程的基础上进行人文主义的熏陶,逐渐培养和建设起同学们的正确审美取向,音乐课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义勇军进行曲”那激昂向上的曲调,那催人奋进的节奏,让学生感受到国歌旋律的战斗力和号召力,寓庄严慷慨的英雄主义教育与国歌的旋律之中;如“歌唱祖国”“春江花月夜”“彩色的中国”等讴歌祖国大地、秀美山河的歌曲,融爱国主义教育于歌唱祖国如画的山水之间;如“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烛光里的妈妈”等赞美园丁的辛苦曲目,培养同学们尊师爱教、爱父母,尊重他人的劳动的崇高意识,报恩意识;如“蓝色的多瑙河”“沃尔塔西河”“长江之歌”等寄情寓景,吟唱山水曲目,引发同学们深邃的情感。
音乐长于抒情,拙于叙事绘景。我就从有标题的音乐入手,让文学性的故事背景,作为学生理解音乐旋律的素材,进一步挖掘音乐旋律所能带给人们的欣赏和联想空间,被人脑想象描绘成的立体画面。同时,又给同学们讲解如何看待无标题音乐,解读乐曲中节奏、曲式的功能作用,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肆意畅想在音乐构建的海洋之中,描绘自己心中的场景。进而引导学生去欣赏当今最新潮、最流行的歌曲。如发动学生探讨“周杰伦现象”以及刀郎、女子十二乐坊等与国际上流行的“后街男孩”、安德列.波切利、萨拉.布莱曼、亚尼音乐、钢琴王子的通俗钢琴曲等内在的相互联系性。使学生们能够从横向比较国际流行乐坛与古典音乐内在的连续性,纵向看中国音乐发展脉络。寄无形的德育教育渗透于有形的音乐教育与欣赏体验之中。指导学生懂得古典之中含有曾是流行的音乐,而流行的音乐之中也有古典音乐精华部分的参与。所以说,古典与流行,只不过是一个时间概念而已,而真正具有审美价值的音乐作品,正是能够久唱不衰的经典音乐作品。所以,同学们既要尊重历史的、古典的音乐,又要正确的汲取现代的流行音乐的合理部分,一点一滴的培养自己的正确审美价值观。音乐的绿化功能,便如滴灌秧苗似的使每个学生成长成材起来。
音乐教育的美育渗透,是在音乐教育中传授知识与美育教育渗透相结合;是在传授解惑的前提下与培养音乐能力相结合;是在音乐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而形成的一个侧重点。让中学生的音乐课堂沐浴美的阳光,目的就是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学会鉴赏美、懂得欣赏美、潜心追求美的可造之材,有用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