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初中音乐论文

浅谈常德石门罗坪山歌

作者:陈炜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17

  摘要  山歌,是产生在山野劳动生活中,声音高亢,嘹亮,节奏较自由,具有直畅而自由地抒发感情特点的民间歌曲。


  罗坪山歌,在土家族聚集区的石门罗坪,山歌见证了土家文化的源远流长。本文通过歌词、旋律、节奏、调式调性、演唱等方面了解到了罗坪山歌的朴实、粗俗与直接,从罗坪山歌的种类及词曲的完美结合来体现文学与音乐的和谐之美。罗坪人用他们最原始的,高亢的声音,唱出了纯正的山歌,展现土家风土人情,具有娱人或心理宣泄的社会价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民间音乐文化正面临着灭绝的危机。因此,本文对当前罗坪山歌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如何传承、 发展、创新、保护好罗坪山歌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看法,希望有关研究部门引起重视,挽救这一民间音乐文化。


  关键词  罗坪山歌;翻天云;土家族;艺术特征;传承与发展


  Research on the Folk Songs in Luo Ping, Shi men,Chang De


  Abstract  Folk songs, produced in the life of field labor, have sonorous voice and free rhythm. It can express feelings freely. Luo Ping folk songs, in Tujia-gathered district of Luo Ping, witness the long history of Tujia culture. We know the plain Luo Ping folk songs by its lyrics, melody, rhythm,tune,performing and so on. We also understand the harmonious beauty of literature and music by perfectly combining the sort of Luo Ping folk songs and lyrics. Luo Ping people use their most sonorous voice to sing pure folk songs which shows Tujia local conditions and customs. The Luo Ping folk songs, with the unique artistic charm, have the social value of pleasing the peopl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this folk songs culture is endangered. So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status of Luo Ping folk songs, gives opinions on how to inherit, develop, create and protect Luo Ping folk songs and hopes the research department to pay great attention to save this culture.


  Keywords   Luo Ping folk songs; Fan Tianyun; Tujia; art featur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前言


  罗坪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民间文化。罗坪位于湖南省石门县西北部,北依湖南屋脊壶瓶山,西连《龙船调》的故乡湖北鹤峰,南接《马桑树儿搭灯台》的原生地桑植。这里居住着汉族及土家族,白,苗,匡等7个少数民族,其中以土家族人为最多,是典型的土家族聚集区。这里,土家族文化艺术蕴藏丰富,远近驰名,山歌(俗称“五句歌”),土地戏,杨花柳(又称“地花鼓”),九子鞭,秧歌物,围鼓(又称“打点子”),日鼓(薅草锣鼓),夜鼓(又称“丧鼓”),渔鼓,舞龙,玩狮子,划采莲船等民间艺术响誉四方,其中尤其是以山歌流传最为广泛,内容丰富,最具特色,深为群众喜爱,自古以来便是湘西北有名的山歌之乡。有人说:“在罗坪,有水源的地方就有土家汉;有人住的地方就有土家歌”。这句话形象的说明了罗坪人对于山歌的热爱。


  据石门县《清同治县志》记载:明朝中叶石门知县严维在题咏《小乡风俗》诗中曾这样描绘:“山讴挞败鼓,小据踏歌儿”,并注释为民间耕作,每打鼓唱歌“。[1]这是600年前的记述,可能是罗坪山歌最早被人们认识,这里生动写照出山歌在当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影响与特有情景。在文革时期,山歌被人称为”下里巴人“。唱山歌的土家人更被人视为”蛮子“,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在这十年期间,山歌被作为”牛鬼蛇神“达入冷宫。至到改革开放后,罗坪山歌才重获新生。在1994年,全国第二届楚俗学术研讨会上,有专家考证:”五句子民歌是楚地民歌“,因为从地域上看,五句子民歌应为楚地发源地民歌体裁,在少数民歌中只有土家族流传,而且接近楚文化中心地带,此类民歌越多越丰富。在石门土家族地区流行的五句子民歌,当然打下了楚文化的烙印,是楚文化的一部分。据《石门文史》记载,石门西北大山区保留了原始巴楚文化的遗迹,带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和古老的芬芳。[2]由此看来罗坪山歌是楚文化中幸存遗留文化的一部分。在1994年,得到进一步的考证,为它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论证。近年来,有很多相关研究人员对此纷纷进行探讨研究,在当地政府及文化部门的有力支持下,1996年至2005年,这九年期间共举办了六届山歌大赛,自此之后,来自栗子坪村的覃朝达、覃远明便获得了罗坪”歌王“的称号。2005年至今,一年一度的”农民文化艺术节“上,山歌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在2006年,当地政府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小组,对民间艺人及幸存山歌进行了登记注册,做了些相关的抢救保护工作。原汁原味还带点”俗“气的罗坪山歌独具特色,唱出了罗坪,唱进了县城,省城。自1996年罗坪山歌被重视之后,曾多次获得过荣誉的称号,为这个山沟沟添加了光彩。


  这样 ,罗坪山歌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与喜爱,但同时也要考虑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危机同在,所以相关部门必须采取相应的抢救保护措施。


  本人就罗坪山歌的艺术特点,当前危机,传承与发展,创新与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思考,试着进行了一些相关的考察与分析,对自己家乡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一点相关的意见,尽一份微薄之力。


  如何把握罗坪山歌这一民间音乐发展的机遇和应对挑战,成为本文研究的核心。罗坪山歌是罗坪土家儿女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并以口头流传”源汁源味“的民间歌唱形式,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2005年12月,在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提出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物质文化遗产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3]两者比较,前面的从中可以看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是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由此也可以看出罗坪山歌的”传承发展“与保护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焦点。


  一、概念及起源


  山歌就是民歌中的一种重要体裁。山歌是产生在山野劳动生活中,声调高亢,嘹亮,节奏比较自由,具有直畅而自由地抒发感情特点的民歌。它反映了人们的思想感情,记录了人们的喜怒哀乐。是人们千百年来,千锤百炼的结晶,世代相传,永不衰败,是人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罗坪山歌唱出了当地人豪放豁达,乐观自信的人生观。


  罗坪山歌是罗坪土家人民在田间野外劳动时抒发感情的一种形式,他们在山上割草、砍柴、行走、放牧、烧粪土时的随意而发的引亢高歌。歌词曲都有一定的即兴性,内容多以劳动或爱情为主。


  罗坪山歌源于何时,无人考证。改革开放后,罗坪山歌重获新生。人民逐步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山山岭岭又唱起了他们心爱的山歌。”山歌本是古人留,留给后人解忧愁,张郎出门三声喊,李郎出门喊三声,忧愁抛在九霄云“。正如歌中所唱,歌手们继承了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传统山歌,传承了千百年的罗坪山歌已渗透到当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歌手们在传统山歌的基础上,自己创作改编了许多新山歌,歌颂党的好政策,歌颂现在的好生活。由此见得,罗坪山歌不仅是这片山野孕育出的一朵艺术之花,而且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劳动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罗坪山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二、罗坪山歌的种类及其特点


  山歌种类繁多。但不管它如何变化,不外乎以下几类。按歌腔分为高腔山歌、平腔山歌、和低腔山歌三种;按特定的歌唱环境分:可分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和放牧山歌三种。罗坪山歌常见有一般山歌和田秧山歌两种。


  (一) 一般山歌


  有人说,罗坪山歌是喊的,而不是唱的,所以也有”喊山歌“这个说法。在远离繁华城市的大山中,除了风声,雨声,鸟兽的欢叫声之外,没有城市的那份喧嚣,所以大山显得格外寂静。常年来生活在大山里的土家人,喜欢用山歌来消解劳作的疲乏,深山的寂寞,情感的孤独与生活的苦难,没有任何理由就对大山喊唱来。他们的喊发自内心的喊,更是每个青年人心中对爱情的呼唤。因为面对大山,大喊才有回音;面对众人,一人唱众人接,这边喊了那边接,声音高亢。这也就是有人把它定作高腔山歌的说法。”翻天云“唱腔也就是这样来的。下面通过曲谱来分析罗坪山歌的特点:


  (哎)                     山歌(那个)本是      (哎)    古人(呢)


  留,           留给       后 人      (哎)     解()  忧 愁      (哦)。


  歌词为即兴创作,正如当地人自己所说:罗坪人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这也是老辈歌手传承下来的主旋律。


  曲谱的前三小节是罗坪山歌中”翻天云“唱腔中最常见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引子部分。一般都用衬词”哎“来演唱,不会用上正式的歌词。也不一定就是三小节,节奏是自由的,一般由歌者来决定。在当地唱山歌时大部分用真声,偶尔在高音或延音处用上真假结合,所以唱歌者必须是男高音或女高音,这样才有”喊“的味儿,突出其特色。


  ”山歌本是古人留,留给后人解忧愁“。该曲正是古人留传下来的主旋律。据调查得知罗坪山歌的曲调旋律走向大致都如此,只是歌者在唱时偶尔作些变化处理,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变。歌词根据不同的场合而变化。


  生活在大山里的人们,特别是深山沟里的劳动人民,由于交通不便,许多很重的货物都得靠人力运送,如果货物很沉,数量很多,全靠人力运送就需要费很大的劲和太多时间。所以人们需要一种运输工具,结合当地的地形条件,用车几乎不可能,所以人们想到了用骡子当运输工具。当骡队集合到一起的时候,所有的铃铛组成了一个特殊的”乐队“,赶骡的人会情不自禁的唱起山歌来。


  赶骡歌


  (哎)                            我 赶         骡子       ()


  在   深   山          (     喂) ,进进        出出      (哎)


  白  云          间( 喂)。             


                               哦 嗬  嗬!


  该曲从结构上看,在传统的罗坪山歌唱法上加上了尾声这一部分,给人更加空旷,高亢的感觉。引子部分,歌唱者可以随意发挥,节奏自由。主旋律部分在传统旋律的基础上稍作改变,加大了倚音、颤音在乐曲中的应用。该曲的尾声部分给人高亢,粗犷的音响效果。从歌词上看最后一句”哦嗬嗬“!无论从调式调性节奏节拍上来分析,它都比前面部分还要自由。在罗坪这个地方,有人把喊山歌称作”打哦嗬“,”打哦嗬“是本地方言。以前,山里的人们没能通电话,只能用嗓子喊,用这种方式来传送消息。这样”打哦嗬“能使音量增大,声音延长。而这两个字用在山歌中,使山歌更具泥土气息,使山歌更具野性,更加粗犷高昂同时充满生命力。这正是”翻天云“唱腔的独特之处。


  (二) 田秧山歌


  田秧山歌产生在农田劳动之中,它主要是为了激励劳动情绪,舒心解闷,驱散疲劳而唱用的.在民间一般称”田秧歌“,有的地方又称”田歌“(江浙),”秧歌“(安徽),”秧号子“(苏北),”薅草歌“,”薅秧歌“,”薅草锣鼓“,”打闹“(湖北、四川、贵州等地),”调子“或”号子“(陕南)等。


  田秧山歌主要传唱在插秧,耕耘,薅草,车水等农田劳动过程中。罗坪人生活在大山深处,自然少不了薅草这种类似的农事活动。阳春三月,百花盛开,人们开始准备耕地播种;农历五月,地里的包谷(玉米)疯长,是锄草的关键时节。春争日,夏争时,农民不能有半点空闲时间,由于农活比较多,任务比较繁重,又必须的抓住这个时节,于是他们就得开始转工,薅了这家薅那家。人多在一起干活好热闹,真像是在进行劳动竞赛,当然也可以说是最舒心,最自由的娱乐活动。劳动人民把汗滴禾土的辛劳,化作击鼓而歌的欢快。阵阵鼓声响起,歌儿飘山外,劲头高涨,气氛热烈,早把疲劳忘到九霄云外。在罗坪的”薅草歌“有专门的”歌师傅“,一群人在劳动,旁边有一个锣鼓队,由四人组成,两个打钹的(分头钹和二钹),一个打鼓的,一个敲锣的,在开唱之前,主要是由这几样打击乐器按一定的节奏进行演奏,基本节奏如下:


  鼓 : 4/4


  头钹: 4/4


  二钹:4/4


  锣: 4/4


  开场时就会按该节奏反复敲打几次,准备开始唱的前一小结综合节奏为:


  然后由击鼓者开始唱:


  锣鼓  一响   四山  应(呢),  请天 请地 请农 神。


  天地 农神   我请  动 ,      保佑 五谷   大丰登。


  唱完第一遍后又按节奏敲打锣鼓,第二遍可由多人齐唱,也可以由劳动人民自己开口唱。


  该曲每小节的前两拍歌唱者用的是一种朗诵式的曲调,好似说话时的自然语气。[4]后两拍有山歌的曲调,节奏自由。这两种曲调贯穿全曲丰富该曲。锣鼓的伴奏,起到了鼓劲加油的作用,鼓的节奏: 使人听着就有种急切感,再加上锣和钹的配合,更使人们情绪高涨,干劲十足。


  从该曲歌词上来分析了解,当地的山歌可能会与宗教有关,当地人们信仰封建迷信,敬神等习俗。在罗坪这个地方,死了人就会办丧事,也就是当地人所说的”请道师“,而”道师“由一班子人组成,其中就有敲锣的、打鼓的、打钹的人,也有唱唱喊喊的人,他们所唱的就是”哭丧歌“, 只是在丧歌中多了些念的成分,它也不像当地山歌那样高亢激昂,丧歌很是平淡,不过在结尾处也会出现上滑或下滑、波音或颤音的情况。当我刚开始听到罗坪山歌时,总感觉旋律在哪儿听过一样,从这里看来,它是和丧歌很相似,我不能肯定罗坪山歌是根据丧歌发展而来的这一说法,但我敢肯定的是它们两者有着一种必然的联系。


  三 罗坪山歌的艺术特征


  (一) 歌词


  首先它的即兴性强,随编随唱。有的反映爱情生活,有的歌唱自然景色,有的表现了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如今还有歌颂党的好政策,歌颂现在的好生活,其内容十分广泛。歌词的内容很直朴、坦率,很直接了当的表现歌唱者内心所要表达的感情。很多歌词还用上了地方方言,很粗俗,易懂。其次,歌词擅长用”比“的手法,如”郎是包谷梗,妹是饭豆藤“,很形象的比喻,而且很直接。再次句子都比较短小,字数不多,唱时往往根据歌唱者的需求,在歌词中加入衬词,如”哎、呀、哟、咯“等,在结尾部分的衬字往往拉长着唱,附上滑或下滑,有的用上颤音,便于歌唱者抒发感情,表现出热情奔放的音乐性格。总之,他们没有用很华丽的词语,没有任何修饰,歌唱出罗坪人的大胆、直率与真诚。


  (二) 节奏与旋律


  山歌的节奏最大特点就是比较自由,所以罗坪山歌也不例外。它一方面由歌词的长短变化所决定的,也就是自然语言的节奏,因而它也没有一个规整的节奏;另一方面,它受歌唱者的情意和客观条件的影响,同样具有一定的即兴性,时而拉得很长,时而短而急促,所以在乐句或乐节的尾部节奏很难控制,全得靠歌唱者自己把握。在罗坪山歌的记谱中,首先,没有固定的拍号,所以节拍很自由;其次,如节奏:还是: 也还未能形成准确的结论, 这样的自由延音究竟该唱多少拍?唱多少拍最好就唱多少拍,这个问题无法下结论,只能让它自由发挥。从美学的角度来分析:中国音乐的节奏形态极为丰富。其中,随意念流动的自由节奏和散板节奏颇具特色,这种节奏的超想象力的发挥,一方面大大扩展了节奏的丰富性;另一方面也存在着违反音乐审美规律的问题。从更广阔的审美视野及感性丰富性的要求来看,人们对节拍的审美追求绝不仅限于均匀,规则的律动,而往往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基本规律所带来的审美效应。打破节拍的规则性,也就打破了音乐节奏的机械性,从而使音乐获得了一定的流动感。中国传统戏曲与器乐作品中常见的”散板“就是一种随意念的发展而自由展现的特殊节拍形式。[5]从以上的这段话分析,罗坪山歌在打破节拍、节奏规整性的审美原则方面有着一定的成效。这种自由散板的节拍、节奏也正是罗坪山歌的美之所在,由此也可以说明人们对节奏、节拍的审美追求也是十分多样化的。


  各地山歌的旋律都有许多不同。从跳进上来讲,北方山歌跳进都比较大,南方则相对较少,篇幅小一些。罗坪山歌正符合南方山歌的这一特点,一般旋律部分大多以级进为主,小三度在山歌中出现比较频繁。但它又不缺乏悠扬奔放的特点,旋律到每乐句或乐节的尾部就会出现自由延长音,有利于歌唱者尽情发挥心中的慨叹。


  (三) 曲式结构


  罗坪山歌中常见的是两句体、四句体或六句体结构,歌词句式以五字句、七字句为基础,较自由。歌词即兴创作为多,所以一曲多词比较普遍,旋律在一二句的基础上发生变化。在曲调上也有一定的即兴性,有的歌根本就无法记下谱来,因为歌唱者可以随意发挥,加以改动。但在调式上基本为民族五声调式:do-re-mi-sol-la,具有很强的民族风味和乡土气息。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罗坪山歌习惯于前后加腔。在基本乐段的前后加一个呼号性的歌腔,以表示开始、收尾并帮助表达感情,它们开始大多出于一些实用性的需要,如远传、唤起对方注意等,以后逐步歌腔化。[6]罗坪山歌中有的只有前喊或只有后喊,有的两者兼备,大多数的加前喊(前腔)。无论是前腔还是后腔,它都具备节奏自由,稳定性较差,常可随意改动。从记谱上来看,没有固定的音高与节奏,其实它们本来就属于自然呼喊。如果一定得按照谱例来唱,那可能将会失去罗坪山歌的那种原汁原味的乡土味了。


  (四) 罗坪山歌的演唱形式


  罗坪山歌中常见的有独唱与对唱等方式。不管怎样,为了让歌声翻山越岭,歌唱者大都大嗓门,长声调,声音富有穿透力。歌唱者如果没有活泼开朗的性格,唱出来的歌也就不是山歌了。据歌手姚义伯老人说:”山歌呀!有郎无姐不山歌“。可以看出,情歌在山歌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唱歌要唱出心中的感慨,要发自内心,这样才能打动人心。


  唱罗坪山歌,必须具备好的音色,歌唱者经常把嗓音提得很高,唱得非常嘹亮、高亢、以至于几里路都听得见。由于歌词的即兴性,抒情方式也就无拘无束,它的曲调常常不固定,歌唱者可以记性加以改动,再有衬词的辅助,使歌唱者更加发挥其自由性,唱出山里人的豪情、朴直、爽朗。


  (五) 词曲结合之美


  将词与曲结合为一体,是土家人即兴而歌所产生的,并一辈辈口传心授,一代代传承至今。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两者曾分化过,并且各自有着充分的发展。但即便如此,从山歌的发展作为民族艺术的精髓,两者受益,其有着无论是词还是音乐都绝无取代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


  由于乐曲的多变的节奏,跌荡的旋律对即兴而编的歌词进行了结合,使得歌者的情绪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它所表达的效果远远超过了歌词或音乐单独的表现力。但乐曲所抒发的情感类型必须与歌词的情感类型相吻合,所塑造的音乐形象与歌词的音乐形象相统一。山歌是跨越文学与音乐两个领域的艺术品种,二者的和谐与统一塑造了美的艺术价值。


  四、罗坪山歌的现状及传承与发展


  (一) 现状


  众所周知,人类在所生息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因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音乐,这些音乐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的衰退和消亡了,有的则兴旺和繁荣起来了,罗坪山歌的前途和命运同样面临着如何优化发展以免被人类社会所淘汰的问题。


  据调查,罗坪人唱歌者中老年人占多数,在年轻一代的人种几乎很少人来学唱当地山歌,因为山歌的旋律没有如今的流行音乐那么容易接受,所以当地的山歌将面临着灭绝的严重危机。


  罗坪山歌是罗坪人民实践的产物,反映了他们参加社会实践的乐观主义情绪,是他们智慧的结晶。今天,社会主义生活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当地山歌失去了往日的光辉,词曲早被遗忘或改动,有人认为,改动过后的词曲更容易溶入我们今天的社会潮流,让更多人喜欢山歌。其实如果因改动而失掉了山歌的精华,最具特色的一面,那么改动后的山歌也就失去了愿味,土味,野味,它也可能渐渐失去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特色,渐丧失了其固有的独特韵味。当地人摆脱了压抑的生活境遇,而当地的山歌则缺少了由于内在的深情,苦难而产生的感染力量,这样的山歌还能有光辉吗?还有艺术魅力吗?


  1.现代传媒、外来文化的冲击及演唱失传


  现代传媒手段,信息工具的发展,使人际交往迅速扩大而便捷,生产的规模和内容都在发生着变化,农村的的生活也日益走向现代化,这样的情况下,罗坪山歌的生存空间究竟还有多大?它产生的环境改变了,生产方式改变了,随着这一切的改变,它的生存环境逐渐消失了。同时,传媒使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大多数人的品位都在每日响在我们耳边的流行歌曲。过去,山歌是同过子子孙孙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而现在更多的通过大众媒介来传播,这更大地满足了广大人们接受流行歌曲的愿望,而加速了山歌的衰亡。


  当前,在城市,成为通俗音乐的天下。现代传媒把它当作现代化的标志,采取全面轰炸的方式,街上、宿舍、公共汽车上让你别无选择。这些也因为电视、广播的普及,风俗习惯的改变,流行音乐才会全方位的涌入现代人的生活。哪怕在罗坪这块山沟沟里,为了进一步了解罗坪山歌,我前不久去村里采风,就在我坐的公共汽车上放的是震耳欲聋的摇滚音乐,在那些人家里,只有老人和小孩,年青一点的都外出打工了,在家里的墙壁上挂的是歌星的照片。祖祖辈辈留下的山歌则只有年过七旬的老人会唱,城市打工者无法接收到这原始的声音,小孩便是听都不想听到,就算是哼上两句,也是”离谱“太远了,可见罗坪山歌成了后继无人的、奄奄一息的遗产了。


  2.与市场接轨”商品“价值何存


  山歌的演唱者通常是生活在乡野山村或城市中的普通劳动者,他们的身份大多是农夫,村妇,普通市民。在当今主流社会中没有农民的地位。也就是说优秀的歌手在当今社会中没有地位,如一些主流的杂志封面很少有农民,农民歌手没有得到公平的竞争平台。所以他们唱山歌也只是业余爱好,即兴所为,在田间劳作,在茶余饭后即兴演唱,并没有人把唱山歌当作自己生存的饭碗。如今,随着传媒对山歌的大肆宣传,以及音乐创作者们的需求量的增加,它逐渐成为了一种商品,这种商品脱离了它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空间,成为一种可以为其从业者带来经济利益的商品。山歌的商业价值又将有多高?无论多高,也换不回那原汁原味的罗坪山歌。我们的媒体及从事音乐创作的工作者确实应该反思一下。随着经济制度的改革,生活方式的改变,特别是大众传播网络的商业化冲击,我们正经历着失去文化重心后的随波逐流。乐观者或许认为我们的民族音乐将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但如果面对这种商业化社会,面对着外来文化的冲击而无所作为的话,恐怕我们的民族文化真的要消失了。


  3.在人们眼中的”俗“之称


  山歌是农村艺术文化的代表,它本来就属于老百姓自己的东西,它的市场在乡村。正因为这样山歌逃不出”恶俗之至“的骂名,山歌是很俗,但不见得是”恶俗“。生活在城市,优游网络的人,不了解农村,不了解山歌,就很难体会山歌之于农民的重要意义。不登大雅之堂的山歌,历来深深扎根民间,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靠它的”大俗“来赢得观众的,可以说,俗,是山歌的特色标签,如果把俗的东西拿掉了,也就不成其为山歌了。何为高雅?何为低俗?这只是相对概念,并没有绝对的标准,只是历史的概念,不会是一成不变的。过去人们以为低下或庸俗的作品,在过些时候却被认为是高雅作品的,这也并不是没有可能。比如说《红楼梦》,它诞生的年代里,小说被斥之为小道,一度被认为是庸俗不堪的下流货色,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历经历史的筛选,《红楼梦》终于因为不朽的文化价值,而成为时代高雅文化经典的一部分,显然它的文化是在不断的改变的。同样,在对待山歌,我们需要全盘的考虑和理智的判断,不能一味的批评和压制,而是给予足够的包容和扶持。在许多人眼中,罗坪山歌很俗,俗得掉渣。也没有能预测罗坪山歌是不是会和《红楼梦》一般幸运,还是将”俗“到无人问津。


  当然不能说罗坪山歌和社会进步不能相容,也有许多人为了它的生存和繁荣做了不少努力,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采集和整理,成为当地政府重点保护的对象,当地政府举办了很多有关山歌的文艺活动及比赛,在近年来石门的柑橘节上、春节联欢晚会上都出现了罗坪山歌的身影。可能不会有在大山里演唱的那种味道,但也不同程度的进行了文化交流,为它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平台。只是这种程式化的表演往往会丢掉山歌应有的灵动之气。在传承与保护的矛盾中,当地有关部门及年青的一代的罗坪儿女们,应该如何去做呢?值得思考,这也是我们接下了讨论的问题。


  (二) 传承与发展


  1.教育传承


  山歌存在着一定的即兴性,口头创作,并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的得到丰富和发展,使其更加完美,罗坪山歌亦如此。它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人民群众的创造,真实而富于个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长期以来,西方的美声唱法的引进,导致在有些高校音乐中的声乐教学走入了歧途,忽视了我们本民族的唱法,学生演唱时,满脑子的”气息“”位置“,造成了一种共性,而没有了特性,从而使我们土生土长的音乐,在传承和发展的同时,受到了严重的干扰。所以我认为传承第一步要从教学抓起,通过学校进行传承与发展,把它带到正规的课堂,可能会有人认为,原汁原味的山歌脱离了其基本的生存环境与空间,它的生存机率又有多大?这种担心是有必要的,所以为了提高罗坪山歌的存活率,就得从当地的教育抓起,从小孩的教育做起。这样,把山歌带进课堂虽然使其传承的”真情度“降低,使山歌的娱乐性变成了一种限制”教学“模式,缺乏原汁原味,但至少可以减少罗坪山歌可能会后继无人的危机。


  2.歌赛传承


  随着民俗生命力的变弱,多种流行艺术的冲击,歌手老龄化严重,使得演唱山歌的青年锐减。为什么流行音乐会那么让人喜欢?它一方面借助媒体的宣传;另一方面它本身的那种口头性很强,易通俗,易懂。其实,罗坪山歌的也很通俗易懂,但在借助媒体宣传方面有缺陷。在前面生存危机中也可见媒体是给它带来危机的很重要途径,所以如果借此宣传,会不会让人就觉得很矛盾。要发展,传媒必须与当地政府机关相融洽,如以歌赛的形式传承与发展。在2007年石门县第二届”蝶恋杯“才艺大奖赛上,石门县文化馆对罗坪山歌进行了筛选,在当地举行了初赛,所有的山歌热爱者积极报名参加该比赛。比赛现场,吸引了很多观众,老人小孩都来观看,现场引来了阵阵喝彩声。最后十余位专业歌手被送往县里参加比赛,通过电视使全县人民看到了他们出色的表现,激发了他们对山歌的热爱,提高了他们对罗坪山歌的重新认识。从此以后,县里面每年举办的大大小小的文艺汇演,总少不了这一道新鲜菜――罗坪山歌,再也不会有人觉得罗坪山歌”俗得掉渣“这一说法了,它还是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魅的。这一活动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他们对于那些比较贫困的歌手给予了经济上的援助,鼓励他们去参加比赛,发扬土家文化,唱响罗坪山歌。虽然这样做也存在着被商业化的风险,但这样做激发了更多人对罗坪山歌的热爱之情,对即将灭绝的民间音乐进行了抢救。


  3.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因现代文明,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罗坪山歌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土壤遭到了破坏,许多年老的歌手已廖廖无几了,而年轻人大多不会唱,一些珍贵的山歌资料也将随着老歌手、老艺人的辞世而消失,制约着罗坪山歌的发展。这就要求必须创造出与时代相适应的,适合当代青年传唱的新山歌,并花大力培养更多的青年歌手,以确保罗坪山歌的发展。


  任何事物要发展,就必须有创新,任何一门艺术也要与时俱进,才会不断繁荣发展。在山歌中,创新面临着风险,面临危机,但我们总不能让它真就那么”俗“下去吧!所以,在创新时,我们既要保留山歌的原生态音乐元素的同时,对它以开放的姿态进行探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突出其罗坪山歌独特的一面,删除其不适宜现代审美需求的因素。所以在注重活性传承的同时,可以也应该通过艺术加工使之获得在当代社会存活的形态。加入新的音乐元素,让罗坪山歌时尚起来,但要保持其泥土气息,创造出一种兼具时代感和泥土风味的新山歌,让原汁原味的罗坪山歌”走出去“,把外来优秀民间音乐”请进来“。只有这样,它才具有真正的生机,才回有更大的发展,永保魅力和活力。


  这里所说的”请进来“不是盲目的去请。首先,分辨出何者是精华,何者是糟粕;再来决定何者应该接受、发扬,何者应该批判、扬弃。解放前,中国高等音乐教育是在买办资产阶级的方针指导下,盲目崇拜西洋音乐的思想影响很深,许多有才能的作曲家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这应该成为大家痛切的教训。如今的高校里面的学习,好象也是西方音乐占了主流,真正自己民族本土性的音乐文化抛之脑后,盲目学习别人的东西,使自己成为半个”洋人“。其实有很多民间的精华,相比较有些外来音乐要美得多。只因为它还没有被人们认识到,没有传播,没有与市场接轨,没有像西方音乐那么大的市场,才会被忽略。罗坪山歌的传承,如果只在当地,也就只能算是小市场,就算有创新有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什么会有人认为它”俗“?想象,如果它有如西方音乐一样的跨入国际市场,还会有那么俗吗?不过同时也应该考虑扩大了市场还会有那么美吗?可见它的发展与创新和它的本质,并不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发展的.


  在传承,发展、创新的同时要做好保护、抢救工作。近年来,当地政府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小组,对山歌及相关文化进行了搜集、整理。对全乡健在的83名民间艺人逐步进行了登记注册,并对882首山歌都进行了录音,3250首歌词装订成册,以图片文字的保存形式保存归档。另外,多展开和山歌有关的相关赛事活动,得到了 县市省政府的关怀与支持。只有强有力的支持与引导,才能引导全罗坪人民的欣赏水平往上走,而不是越来越粗俗。当地政府及相关研究人员必须处理好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值得认真的深思与研究。


  五、总结


  罗坪山歌是罗坪民间文化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它有着独特的鲜明个性和艺术魅力,它植根湘西北的广阔山野,带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和当地土家人的民族特色,世代相传,异彩纷呈。鲁迅说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罗坪山歌就像当地土家人的灵魂,深深植根于这片山野,同时深深影响着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千千万万的土家人的生产与生活,物质与精神。经过本人到这一地区的调查发现,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严重影响到了当地山歌的传承与发展,当地山歌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罗坪山歌作为当地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有搜索,保存,演唱并作进一步的研究的必要。希望引起有关部门、专家的重视并做好保护工作,这就是罗坪土家民间文化之大幸,也是全罗坪人之大幸。


  参考文献


  [1] 邱谓波主编.石门文史[M].海南出版社.2006.9.


  [2] 资料来源于罗坪乡文化站申报材料[CD].2006.


  [3] 冯光钰.传承发展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好保护[J].音乐研究.2006(1).


  [4] 王耀华、陈新凤、黄少枚编着.中国民族民间音乐[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5] 张前主编.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6重印.


  [6] 江明着.汉族民歌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12.


  [7] 周青青着.中国民间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8.


  [8] 伍国栋着.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3.


  [9] 吕骥着.中国传统音乐研究[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12.


  [10] 田世高着.土家族音乐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6.


  [11]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民族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