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初中音乐论文

音乐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作者:何琼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17

  作者:何 琼 郴州市汝城县第六中学


  我在音乐教学这个工作岗位上已将近十年,从课程改革的开始到现在,参加了多次的课改培训,接受了不少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上也改进不少。记得课改热潮来临时,大家都抱着好奇和期待,从上课模式的改变,到课本的改变,再到多媒体走进音乐教学……这些变化确实给教师和学生带来很多惊喜。但不论怎么变化,在音乐教学中还是会存在一些问题的,解决了旧问题又来新问题。我经常就会在这些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中得到一些教学方法上领悟,渐渐地也知道了如何去处理一些预见或突发的事情。下面就我在音乐教学中所遇见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与大家分享。


  一、如何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学习态度,是维持教学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也是教师管理课堂的基本条件。如果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到音乐学习的重要性,那么他们就不会在课堂中以严谨的学习态度来对待老师的教学,更别说达到老师所预设的教学目的了。因此,每个学期的每一节启业课,就显得非常重要,中国不是有句古话吗?“万事开头难”。只要把这个头开好了,后面的事就容易多了。


  1.根据每个学期的教学任务不同,设置不同的启业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期待本学期的学习。例如:针对八年级下册的音乐教学内容,教师可在始业中和学生聊聊古今中外的器乐或音乐家,偶尔教师可哼唱一些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歌曲。


  2.讲一些有关音乐家的故事,或是音乐能改变人生命运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本身的魅力,从而知道音乐学习也是初中课程中不少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它统考科目一样重要,甚至要超出其他学科的教育作用。


  3.每节课都提出对学生的要求,以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的。记住教师不要用长辈的语气或是公式话的语气说:“本堂的教学内容是西部音乐,同学们要好好听课”。教师可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的提出是根据本堂教学内容和要达到的目的提出的,然后再带领学生一起探索答案。


  另外,本人长期的教学经验告诉我,教师以朋友的姿态或是与学生共同的学习的身份来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提高。


  二、唱歌教学中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


  音乐教学中唱歌课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初一设置的唱歌内容较多,八年级的音乐虽说大部分是以欣赏为主的唱歌课,但毕竟还是会要学生哼唱其主旋律,或是通常哼唱达到学生感受或体验歌曲情感的目的。因此,在唱歌教学中我也经常遇到一些问题,也找到了一些合理的解决方法。


  1.学生在唱歌课中遇到高音经常会喊叫,或是有的同学干脆不唱,或是学生总找不到唱歌的状态。其实,这些都是平时教师在上唱歌课时,忽视了练声这个环节。这个环节在初中的音乐唱歌课中,很容易被忽略,经常教师是在介绍完歌曲背景后,放录音,接着就是学唱环节。很多学生的嗓音还处于下课时叫喊打闹时不正确的发声状态,以致于学生总感觉唱不出来或是很疲惫。那么,这时候课前练声环节就显得很重要了,它不只能让学生调整状态,还能让学生找到最好的发声位置,让学生学会或熟练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


  2.对于学生熟悉的歌曲,以前我也会一首一首再教唱一次,看似学生很感兴趣,其实这并不能把这堂课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如果把这节课的重点改变为学生表现的舞台或许会更好。例如:在七年级下册教村中有一些歌曲《常常回家看看》、《妈妈的吻》、《送别》、《十送红军》,这些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歌曲,有的学生甚至能完整地演唱出来。现在我就把这堂课设计成为学生展示和表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自由组合或是单独到讲台上来表演,遇到其他同学不会唱的,还可以让会唱而且唱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教同学们唱。


  3.当学生遇到自己不喜欢的歌曲时,他们经常会表现为不听讲,搞小动作,有更甚或者,直接告诉老师“这首歌一点也不好听”,像这种情况教师就比较尴尬了。那么,这时候老师可以向同学们讲讲歌曲背后的故事,或是设置一些情境让学生能体验到歌曲的情感。其实我用的最好方法是就是教师有感情地范唱,和找一首与歌曲类似且学生熟悉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歌曲进行对比教学。比如:八年级下册的《赶牲灵》,教师就可以向同学讲讲西北人民的生活习俗,让学生了解到由于当时西北环境的影响,骡子成了他们最主要的运输工具。七年级下册的《岭南春早》,教师可以通过歌曲内容让学生作一幅画,让学生更能感受到歌曲里所描写的美景。八年级的二人台歌曲教学可与东北二人转歌曲进行对比教学等等。


  4.对了一些专业的歌曲教学,教师可以适当地教给学生一些演唱方法。但根据初中学生的嗓音特点,实在是学生唱不上去又影响学生正常发音的歌曲,可以直接降调教学,或是多让学生哼唱,感受歌曲情感就行了。例如:七年级上册《爱我中华》,我在听别的老师上这堂课时,就出现了学生喊着唱的问题,而且老师听了以后也不降调教唱,并且也没有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唱歌方法。就唱歌课的要求来讲,不管教师唱得如何动听,我想是失败的吧。


  三、欣赏教学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些问题。


  欣赏课在初中相对而言,占的比重稍微大点,这也是根据初中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变化的这一原因决定的。由于初中生正处于变声期,不宜久唱,或是唱一些难度大的歌曲,因此,很多着名歌(乐)曲的学习都被列入了以欣赏为的综合课范围内。这些歌(乐)曲有的是学生感兴趣的,有的是因为背景远离学生生活让学生无法理解,有的是学生认为旋律不优美等等。在我的欣赏课教学中就经常会有以下这几种情况出现:


  1.在有的欣赏课中,特别是乐曲欣赏教学,我发现学生并不会很认真去听老师讲了什么,学生谈话、玩小动作的频率很高。这时候我想如果有多媒体教学的加入是最好的,有直观的画面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不,并让他们感受到歌(乐)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内容。比如像八年级下册的《舞蹈天地》这一章内容,配合了多媒教学手段后,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有的学生还能跟着音乐学一学画面中的舞蹈步伐,这效果比学生们坐在录音机前听听音乐强多了。


  2.有的乐曲欣赏课如果没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只是教师按步就搬地介绍乐曲背景、作者等等,学生也是不感兴趣的。如果这类乐曲配有歌词的话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歌唱来感受作品情感。比如法国国歌《马赛曲》,教师就可以把歌词找来,让学生听完乐曲后,哼唱一下歌词,再让学生分析其乐曲情感就容易多了。如果没有配有歌词的音乐,就可以找一些与之风格相同的歌曲来进行对比教学。比如七年级《苗岭的早晨》这一首乐曲,其第一部分的飞歌部分理解可以找出学生熟悉的歌曲《小背篓》来进行对比感受。


  3.有的歌(乐)曲节奏比较鲜明,有的学生会跟着音乐敲桌子进行伴奏,但很多时候我发现他们并不是跟音乐的节奏来敲的,有点杂乱无章;有的学生则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那么现在上这一类的欣赏时,我会准备一些打击乐器,先学生跟着音乐打节拍,然后教师出示“伴奏节奏条”,让学生按着老师出示的节奏型对音乐进行伴奏。当学生感受到音乐旋律的特点后,再让学生创作另一种节奏型进行伴奏,这样就不出现原来那种无意识的伴奏状态了。


  四、器乐教学的无奈。


  其实器乐这块的教学,我们多是以一种兴趣小组的形式进行的。原因很简单,学校的器乐是有限的。虽然在教材上设置了竖笛的教学内容,但我都没有实施过,经常是跳过这一节内容,有的时候只能在课堂上跟同学讲解一下竖笛的构造和基本手位,并简单地进行示范,学生练习只能放到课外。还有琴法教学也是一样,都是由老师在课堂讲钢琴上各键的名称,以及简单的指法。但都没有让学生在课堂去实际实际操作练习过。所以,这一块教学对我来说是并不完整的,经验是少之又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