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初中音乐论文

浅探初中音乐合作教学的意义与运用

作者:渠苗苗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17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逐步深入和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荐,在音乐教学领域,也出现了积极的、不同程度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创新,并在广泛的实际教学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合作教学就是这些年来被广大教师所应用于日常教学中的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 音乐 合作教学 意义 应用


  一、合作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意义


  1.有利于拓宽信息渠道。从各种信息源收集信息的能力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学生收集信息的渠道有电视、报纸、杂志、书籍网络等。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资源,布置他们课前预习,充分发挥这些渠道的作用。学生通过资料的查找、交流,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营造了浓烈的学习气氛,变“单一的信息来源”为“多渠道的信息来源”。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多元智能》中提出人有七种智能,其中有一种叫作人际关系智能,就是理解和认识他人、更好地与他人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新课标也有一个重要的价值,就是社会交往价值,这两者都可以通过群体性的“合作活动”来实现,通过合作,培养学生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相互欣赏、共同分享。


  3.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沟通,互相配合,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4.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合作教学的教学方式某种程度上能很好的调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由发挥空间的同时, 还能够通过学生的各种反应,将教学结果反馈给教师,有效地团结和凝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将教师的教学技能与素质得以最大限度的开发与提高。


  二、如何开展初中音乐合作教学


  1.确立正确的合作意识。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积极创造学生乐于合作的情景,努力激发学生想学、愿学、爱学的强烈欲望,精心设计教学情景,从景激情,以趣激趣,促进学生做好合作的心理准备。用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应注意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和愿望,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上的合作意识比较薄弱,竞争心理较强,因而教师在刚刚引入合作学习策略时要充分重视外部奖励的促进作用。对集体成果的评定和认可是必不可少的,也可以将小组合作水平作为评价内容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提高小组的内聚力。例如,课堂上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赛活动,以组为单位奖励小红星等。随着合作学习策略的进一步动用,学生逐渐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从活动中体会到互助带来的智力乐趣和同学间的友爱,对合作学习过程本身就会产生积极的态度,对合作学习产生强烈的愿望。


  2.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和谐的教学环境是初中音乐合作教学的前提。合作教学的新颖模式,能激发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让孩子们在和谐、活跃的环境中学习。那么,对于初中音乐教师来说,该如何有效地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呢?无论是教室外观还是教学过程, 如果给学生们呈现的是呆板、死气沉沉的现象,都无法让学生有兴趣和动力主动进行有效的学习。所以首先在教室的整体布置上,教师可以把教室布置成一个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创意的空间,如贴上自己喜欢的歌手的照片、贴上大家都喜欢的乐谱等,或者教师按音乐课的主题,布置成相关的主题。其次,教师也可适当改变教学环境,如将室内授课改为室外授课, 一定让学生惊喜雀跃。最后, 在合作教学付诸于实践中时, 教师一定要做好先期指导,让孩子们知道合作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在应用过程中该注意的问题。只有让学生们充分了解后,合作教学才能有效地发挥, 起到它应有的作用。作为教师, 一定要引导好学生, 保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3.选择恰当的合作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合作教学内容是合作教学成功的关键。除了课本上的内容可以采用合作教学以外,还可以选取流行音乐作为初中音乐合作教学的辅助内容。在不偏离健康教学的轨道的前提下。初中音乐教师可以适当迎合初中生追爱流行音乐的心理,选择大街小巷耳熟能详,且适合中小学生的歌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引导学生正确学习流行音乐。《水调歌头》等歌既有流行度,又有其古典文学的深厚底蕴,教师还能借此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两全其美。


  4.选用科学的合作教学方式。合作教学的方式有师生互动合作的方式,也有生生互动合作的方式。师生互动合作的方式是日常教学中开展合作教学的主要形式。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积极地参与知识探究活动,主动吸纳音乐知识与技能。例如:在欣赏藏族音乐时,先对比两首民歌的不同特点,再总结藏族囊玛与堆谢的不同风格。


  参考文献:


  [1]马向应.实施合作学习 提高学生素质[J].黑龙江教育(中学版).2005(04).


  [2]徐春芳.开展“课堂合作讨论”的若干策略[J].中国教师.2006(12).


  [3]杨丽.“合作学习”带来的思考[J].考试(教研版).2009(06).


  (作者单位:江苏省丰县民族中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