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初中音乐论文

谈谈音乐课的导入

作者:李丹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17

  作者:李丹 常德市芷兰实验学校


  内容摘要:音乐新课导入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它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开端,是学习新课的开始。只有经过老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多种导入法相互结合使用,让学生全体参与,眼到、口到、手到、脑到,把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谜语导入  电影片段导入  表演导入  故事导入 设疑导入


  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始就是成功了一半。怎样在上音乐课的前几分钟迅速吸引学生的眼球,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激发浓厚的兴趣,需要老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下面我想根据自己上课的实际经验,总结归纳了几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此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故弄玄虚――谜语导入


  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在“世界着名大学校长论坛”上所说:“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好奇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孩子们,他们天生就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当我们说出一个很形象生动的谜语时,大家绝对会聚精会神,积极思考,猜不出正确答案决不罢休。譬如我在上八年级上册的《八音之乐》时,我首先就说:“同学们仔细听好了,下面老师出一个小谜语,谁最先抢答出来就奖给他一份小礼物。”大家听我这么一说,都竖起耳朵望着我,我就说:“生在青山有,落在巧匠手,说话不明白,把它耳朵揪。”大家七嘴八舌,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说是竹笛,有的说是古筝,最后当有同学说出正确答案二胡时,我马上表扬它聪明,并送上早准备好的一盒流行歌曲CD,然后我就趁热打铁说:“非常好,二胡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而民族乐器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瑰宝,那么民族乐器在古时候都是由哪些材料做成的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八音之乐。”还有一些音乐小谜语在上课时都可以信手拈来加以运用,如“值夜班”谜底是黑管,“熊猫抢食”是筝等等。通过谜语这种喜闻乐见的方式,即让学生既增长了知识,又巧妙地导入上课主题,达到了非常好的导入效果。


  二、绘声绘色――电影片段导入


  电影,也称映画。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艺术。是一门可以容纳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但它又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特征。电影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动人的画面以及经典的插曲和背景音乐都会深深打动孩子们的心,永远是孩子们的最爱。记得我小时候看的一些电影《小花》、《上甘岭战役》,其中的一些电影插曲,三十多年了,至今还回响在耳畔,所以节选一些经典的电影片段导入,能够让学生印象深刻并达到非常震撼的效果。如我在上八年级下册的《管弦和鸣》时,我播放了周星驰电影《功夫》中老板娘在公路上追周星驰的片段,背景音乐用的是是《查尔达什舞曲》最欢快的那一段音乐,同学们在观看时,一下子就被紧张刺激的画面给吸引了,欢快活泼的音乐和紧张的追逐巧妙结合,显得很夸张、滑稽,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不知不觉就被感染了,然后我就提问:这段音乐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有谁知道乐曲的名字和作者?生动的画面和欢快的音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有感而发,就这样,一堂很好的西洋乐器欣赏课就拉开了序幕。此外,我在讲七年级下册的《荧屏之歌》中的电影音乐时,先放一段电影《西游记》的无声片段,第二次再加上主题音乐,通过两次播放的对比,生动的揭示了电影主题音乐的作用,并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本节课的主题――电影主题音乐的作用。所以,电影导入有着无以伦比的魅力,运用极广,导入效果极佳。


  三、可歌可“器”――表演导入


  日常教学中,不管是歌唱教学还是欣赏教学,当我们把上课主题生动表演出来时,不但能让学生欣赏喜欢上老师,更能恰当的切入主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我在上《送别》这课时,我最喜欢用箫吹奏歌曲主题,低沉的音色,优美的旋律,散发出淡淡的忧伤,虽然孩子们不知道是什么曲子,但他们正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年龄,听后自然会升起一丝莫名的忧伤,然后我就会问大家:这首歌曲的情绪?以及在什么时候演奏最合适?当他们感知出乐曲的伤感情绪时,就能够比较接近的说出适合送别或离别时演奏。然后老师就可以很好地引入上课正题。另外示范唱也常常能获得孩子们的掌声,有一次我教孩子们学唱韩红的《天亮了》时,我就首先用吉他自弹自唱了一遍,结果是我教的几个班每个班都有同学感动得流泪,学唱也特别认真、投入。我后来才知道,有的孩子是妈妈不在人世了,有的是爸爸妈妈离婚了,这让我感动了好些天,也小过了一把明星的瘾。可见表演导入永远都是上课导入的利器,或范唱,或演奏乐器,甚至边跳边唱,关键是老师要专业基本功扎实,准备要充分,当老师很好地诠释了作品时,能够使学生总体感知作品并激发继续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有时也可以让有一定音乐基础的学生示范演奏(唱),更能够调动大家兴趣,使课堂气氛热烈,达到很好的预热效果。


  四、引经据典――故事导入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好奇心强的学生来说,故事始终有着很强的“诱惑力。”我们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那饶有兴趣的故事情节和教师配合以丰富的表情动作,能引导学生进入生动有趣的意境中,唤起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思维。如我在教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华夏古韵时,就首先讲述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当我讲到“子期即死,伯牙绝弦,纵身不复鼓也。”孩子们被久久不说话,深深沉醉在故事之中,都被子期伯牙伟大的友情所感动。然后我就适时提出今天学习的内容,欣赏古琴曲《流水》。当一切的铺垫都做好时,上课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而更多时候是发挥集体智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全体学生讲故事,他们可能表达得不是很完整、清晰,但是通过故事接龙共同“玩”成的故事,更有趣,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每个孩子都是主角,这样的导入会让整节课都情意浓浓,效果极佳。我在欣赏《十面埋伏》时就采用了故事接龙这一方式,当“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乌江自刎”一个个成语故事从孩子们的心中说出时,大家对整首乐曲风格已经有了大致了解,历史的画面就这样在音乐中展开了


  五、穷追不舍――设疑导入


  “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启发剂”,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精心设计疑问可以挑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讲课会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然,怎样设疑是大有学问的,是个人回答还是集体回答更有讲究,当你提出一个问题时,首先要紧扣课堂主题,其次要有趣味性和可探究的价值。如我在上八年级下册《唱脸谱》时,我首先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打出各种人物的脸谱形象,然后让提问说:“有谁知道每个脸谱代表的戏曲人物形象吗?”像包公、孙悟空、关公等,孩子们是很容易能辨别出来的。而一些陌生的戏曲脸谱形象,老师最后在稍作补充。然后就说:“京剧脸谱是剧作中根据人物性格、身份、年龄、职业等综合作出(以性格为主)的一个抽象概括,让看戏的人一下子辨出人物的身份。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首歌颂京剧脸谱的通俗歌曲《唱脸谱》,好不好啊?”孩子们肯定是欢呼雀跃,兴致勃勃了。最后老师要设想出学生回答答案的多种可能性,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很好的导入主题。如我在导入七年级《渴望春天》这一课时,就问大家:“你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孩子们比较调皮,知道今天要学习《渴望春天》,他们故意说喜欢可以游泳的夏天、喜欢能享受丰收的秋天,喜欢可以堆雪人的冬天,就是没人说喜欢春天,于是我微微一笑说:“非常好,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季节和理由,有一个成语叫‘春华秋实’,谁知道意思啊?”等孩子回答后,我就说:“对!没有春天的播种哪有秋天的收获呢?所以啊,老师最喜欢的季节嘛就是春天!春天象征着朝气与希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来学习莫扎特的《渴望春天》吧。”需要说明的是设疑导入法常常不是单独使用的,经常与前面的导入法巧妙结合,往往能到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当然,音乐课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图画导入、音乐导入以及情境导入等等,这里就不一一论述。


  总之,音乐新课导入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它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开端。是学习新课的开始,巧妙恰当的导入能使学生迅速、主动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只要多种导入法相互结合使用,让学生全体参与,眼到、口到、手到、脑到,把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孩子们就能插上想象的翅膀轻松愉快飞入美妙的音乐王国!


  参考文献:《音乐课程标准


  人教版七、八年级《教师教学用书》


  《教育学》


  《音乐教育学》


  《心理学》


  《音乐课导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