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如何让音乐课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使学生懂得用音乐去美化人生?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如何使我们的课堂变得生动而活泼?这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我们音乐教师所必须面临的最根本的问题。经过一学期的探索和研究,我觉得,激活音乐课堂是进行音乐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首先,在音乐的几个教学环节中,唱歌教学可说是一部重头戏。传统的唱歌教学是先识谱,认识音符,反复唱谱子,再朗读歌词,填词唱,这种形式比较单一,而生动有效地开展唱歌教学,应以听为切入口,以动为手段。比如在歌曲欢乐的新疆一单元的教学中,可先让学生谈论自己眼中的新疆,对于这个话题孩子们既熟悉又陌生,若学生想不起来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如:在电视上我们经常会看到有关新疆的介绍,新疆的服饰新疆的舞蹈,以及新疆人说普通话的味道都和我们不一样,这些都会引起你们的兴趣,能在课堂上跟其他同学讨论一下吗?如此能够激发起他们对新疆的深深的感情,进而引出内心深处对新疆的好奇及热爱之情;然后播放歌曲的旋律,请同学们随着音乐把想象到的画面景象,用言语、用动作、甚至用图画把它表现出来;熟悉了歌曲,再让学生轻声地跟唱,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歌表演。以这样的方式学唱歌曲,师生共同创设了美好的意境,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得到了美的熏陶。但是要求我们时间要掌握得很好,可以利用统筹的方法,例如找几位绘画好的同学在黑板上画,其他的同学用语言来描绘他们脑海中的画面。因为我们毕竟是音乐课,要以音乐为主体,否则将反客为主没有重点了。
其次,欣赏教学是我们音乐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由于传统的欣赏课经常采用讲*式的方法,欣赏课被学生说成了瞌睡课。如何激活欣赏课的课堂气氛就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新型课题。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课堂上学生能不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老师讲授,能否乐意地去接受新的知识,并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自觉地用脑、用耳、动嘴、动手去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关键在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作为非主课的音乐课,兴趣更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愉快的心情是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我想,在欣赏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活动中有兴趣地去听,主动地去探究,去展开丰富的想象。比如在格罗菲《日出》的欣赏环节中,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一个创作活动,让学生在心中先描绘出一副日出的画面,然后再把它写成一段文字,或者画成一副图画,懂得乐器的同学也可以把自己心目中“日出”的景象用某种乐器的音色和简单的旋律来表达,同学们纷纷行动起来,各显神通。这个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新课做好铺垫。然后引出新课――“音乐大师格罗菲是怎样描绘日出的呢?”请同学们欣赏这个片段。然后开展讨论、提问、抢答活动。每个小组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请其他组抢答。通过活动,构建丰富的思维场,激励学生主动探究,在合作交流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在这方面要求我们要有足够的资源,因为视听结合的课堂是学生们所欢迎的,将一些著名的音乐已多媒体的方式播放给学生会大大提高课堂质量。这是我所要改进的地方,也希望学校能够尽快安排出音乐教室,能够有条件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
再者,乐理教学一直是当前音乐教育界争论颇多的话题。传统的教学因其枯燥乏味,花时太多而阻碍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目前我可该要求我们淡化乐理知识,因此,应该把乐理知识教学溶入到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中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并理*了简单的乐理知识。比如音乐中的力度变化,这是比较抽象的一种概念。为了学生更好地理*,可开展这样一个活动: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在同一的力度上先全班发一个母音,再逐次减少一小组发音,让学生感受力度的递减;相反地,先由一个小组发出母音,再逐次增加一小组发音,让学生感受力度的递增。这样的音乐游戏能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不但理*了概念而且受到了愉悦的情感体验。
除此之外,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我们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这也适合课程改革标准时吻合的。新世纪音乐教育的特点就是强调学生的民主和开放的意识,参与和自主的意识,让每一位学生用音乐的方式进行自我表现,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自主参与,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新世纪的音乐教学的特点就是迫切地要求教师要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改革,不断的创新,多创造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人人参与的活动条件,为学生的探求学习,创新学习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和环境氛围。这就要求教师要想方设法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兴趣爱好激发学习热情
一个学期结束了,在摸索中,我走出了第一步,尽管它显得有点儿蹒跚,可却让我感触良多。在教学生活中,我们只有大胆地突*陈旧的思想束缚,大胆地改革创新,才能真正地使我们的音乐课堂活起来、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