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初中音乐论文

艺术课教学中的几点有效做法

作者:孟卫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1-17
 

  

 

艺术课教学中的几点有效做法

河北秦皇岛铁路中学  孟卫

 

     艺术课程是在教育改革中诞生的新型课程,它是在我国已有的音乐、美术分科课程基础上建构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以及智能的提高等,具有重要价值。在新课程改革中,艺术学科的变动最大,它将过去单一的音乐、美术融合在了一起,并加入了舞蹈、戏剧、影视,甚至是文学的内容。对于这样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就需要任课的教师有较好的综合驾驭能力,而做到这一点,除了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之外,更关键的是要有一套合理的教学方法。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我归纳了几种较有效的做法。

  一、注重导入艺术,采用谜语、故事引入和联系生活引入创设情境。

  导入是一门值得研究的艺术,好的导入就象是一幅名画、一首名曲,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兴趣。

         在讲授第三单元第六课《你好!动物朋友》时,我就首先以"森林里的小动物"几个谜语导入,学生非常有兴趣,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结合故事展开了一系列的"讲一讲你身边的小动物"、"改编动物故事"、"模仿动物声音"等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积极踊跃,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想象力,锻炼了表达能力,体验到了艺术的魅力。 在第二单元第六课《古筝流韵》一课的导入中,以中国山水画《匡庐图》、《关山行旅图》、《溪山行旅图》作为背景,赏析古筝曲《高山流水》,同时让学生讲述“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此时古筝曲《高山流水》弹奏出了气势磅礴的景象,与古代山水画相映成辉。学生不仅很快体会到古筝的音色及文化韵味,而且深刻感受到了艺术与自然山水和生活情感的息息相关。  在第二单元《走进乐器的世界》中,我请学生结合自己平时的所看、所接触,描述一下自己熟悉的乐器,并邀请有器乐特长的学生现场为大家演奏一段,因为有实际生活的体验,所以学生的兴致很高,都滔滔不绝、积极投入。

        这样,根据每节课的内容,设计富有魅力的导入,通过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的连接,达到学生艺术能力、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逐步形成和提高。让学生好奇、有兴趣的情绪在整节课中得到延续,从而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二、注重教学方式,采用艺术感受和参与实践增强体验。

        艺术课程的教学方式上,由偏重教师为主导的知识技能的传输和训练,转向强调教学中的(教师、学生)“双主体”互动关系以及学生体验性、探究性、生成性和反思性的学习过程。改变学习内容单一、高深、繁多的专业化倾向,通过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组织生动的教学活动,使学习内容变得鲜活充实、易于为学生掌握。这就要求教师不要"唯教材、唯教参",应将精力用在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方法以及学生的真正需求上。艺术课更加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所以在艺术教学中,不能单纯的取悦所谓的“特长学生”,一切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都必须以绝大多数的学生的需要为中心,从关注全体学生出发。教学中,注意营造轻松、愉悦、民主的氛围,在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共同参与中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素质和教学的需要采用艺术感受和参与实践来组织多种形式的综合艺术教学活动以增强学生体验。

  1、艺术感受。艺术的魅力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东西,更多的时候是需要人们用心去感受的。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将生活实例与艺术课程相结合,感受艺术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进一步升华,从而逐步的增强学生的艺术感觉。比如,在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中,我让学生充分的感受生活中所能听到的各种声音,让他们在课堂中模仿、表现;带领学生到室外去"寻找声音"、"搜集声音",然后,将学生"找"到的这些声音对应上相应的节奏,让学生来拍读,从中感受长短、强弱、高低的艺术要素,使学生懂得艺术与生活密切相联。

  2、参与实践。艺术课程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活动。各种游戏、讨论、表演……都少不了学生的身影。在亲自的参与实践中,不仅增进了教学的趣味性,而且提高了学生艺术学习的兴趣,潜移默化的养成开朗活泼的性格,以乐观和向上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学习。如在第三单元第六课《 你好!动物朋友》的教学中,让学生在表现不同动物形象的音乐中做“学动作,猜动物”的游戏。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动作游戏中学习,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既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又锻炼了他们的动手、动脑以及肢体表现的能力。在第四单元第七课以芭蕾切入的《胡桃夹子》一课中,由于学生对芭蕾了解甚少,不知道芭蕾虽非常优美却是一门残酷的艺术,需要舞蹈演员付出巨大痛苦代价献身艺术事业,所以在欣赏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前,我先拿出准备好的几双真正的硬头芭蕾舞鞋,示范正确穿法后,分组指导学生自己穿上并立起脚尖体验,同学们都疼得龇牙咧嘴的站不直身。有了亲身体验后,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跳芭蕾舞的难度,所以,欣赏舞剧时,他们看得聚精会神、津津有味,既体会了剧中的角色,了解了形体语言的艺术表达方式,同时也深为舞蹈演员们的精湛技艺叹服,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教学评价与反思,采用自评、互评,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艺术档案夹实施过程性评价。

         艺术课程由原来过于强调等级化考试甄别、比赛获奖选拔,转向着眼于提高每个学生艺术能力、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与程度差异的评价方式。艺术课程的教学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感,所以,要更关注对学生艺术学习过程的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并注意调动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主要采用描述性、富有情感性的语言,对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的进步做出肯定性评价,辅之以“艺术成长记录夹”来记录学生艺术的成长。实践证明,这样的评价方式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以舞蹈切入的《秋日踏歌》一课中, 我让学生首先全体跟音乐感受体验各民族舞蹈,然后小组合作分组,每组着重学习一个民族的舞蹈动作,并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出来,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评价;只要学生尽力参与进来,我就在指导的同时积极给予肯定。因为,老师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学生的关注,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会成为学生学习不竭的动力。采用这种评价的方式,既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为了记录下学生的艺术成长过程,我充分利用了艺术档案夹。每个学生自己制作了艺术夹,里面收录了学生的绘画作品、手工制作、录音磁带、照片和艺术评价手册。

  改革促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无疑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的整合(音乐、美术整合为艺术)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更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又无疑使教师们面临着更大的机遇与挑战,作为新艺术课的教师,我们要尽快的充实完善自己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相信在不断的总结反思中,会有更多的收获。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及作者版权所有,不经授权,不许转载  来稿编辑、网页制作:赵洪啸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