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小学音乐论文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音乐学科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作者:海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刘佳鑫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5-05-13

  摘要:近几年,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种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互联网+教育”正在蓬勃发展,海南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其中提出了“三个全面、两个高、一个大”的总体目标,并在“互联网+”背景下,建立了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新型的教育服务模式。尤其是在后疫情时期,“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更是被广泛采用。文章着重论述了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小学音乐混合教学方法的分析,从小学音乐混合教学方法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背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策略、基本原则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论述,目的是给有关的研究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材料。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小学音乐;混合教学方式;有效策略

  “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方式,能落实“立德”和“树人”的基本原则,在2011年的《小学教育大纲》的指引下,重视对学生的音乐专业的基本素质的培育,把传统的教室教学方式和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把“学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融入新的教学方式,把对“学”的重视和对学生的思考和学习的重视,使其从整体性教学走向个性化教学,从“书”走向“互联网+”,从单一性教学资源走向多元化[1]。

  音乐是一种“听觉”的学问,而“听”又是学生体验音乐、学习音乐的前提,因此,学生的“听觉”体验应当渗透到整个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去,这种“线-网”结合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以往音乐教学的时空局限,极大地充实和扩大了学生的音乐生命,拓宽了学生的音乐生命和音乐创作的空间,在“线”的教学过程中体会美、表达美、创作美,注重提高学生的美学修养和人文素质[2]。

  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中,既要加强学生的情感思维,又要加强他们的理性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从而让他们在音乐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的出现,使得同学们能够加强他们的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利用这种在线与线下的结合,来提高同学们的整体素质,怎样才能把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融合到小学音乐结合的模式中,这是老师们要注意的问题。

  一、小学音乐混合教学方式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背景

  (一)教学模式衔接

  目前的教育教学体制中,各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如合作学习模式、翻转课堂模式等,这些模式本身不具有障碍特性,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教学模式,或将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搭配使用[3]。这种教育方式有着很好的运用前景,例如,可以通过协作学习方式来构建个体化的教育架构,让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深度的研究和讨论,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水平。换句话说,由于教育模式本身具有某种对接,因此,其衔接作用较为明显。

  (二)教学思想运用

  在使用这种教学方式的时候,必然会对教学观念做出相应的规定,无论是什么样的教育观念,都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出发点,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思维和所掌握的知识和技巧相联系,对自己所要扩展的学习内容进行综合考虑。在应用教育理念方面,要对怎样提高管理的品质进行学习,同时也要对多个模式的结合进行深入的探讨,努力提高教育的成效。

  (三)教学途径辅助

  在授课方式上,要根据课程内容和课程内容,确定授课目标,采用科学化的授课方式,以提升授课效果。老师采用的是一种专门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教育方法的辅助作用,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相应的调节[4]。

  (四)教学目标一致

  现代教学技术旨在促进在多个科目中,让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技能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从而提升他们的教学热情和积极性。在使用复合教育方式的时候,各种教学方式都具有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作用,所以要确保教学目的一致,让学生能够在较长的时间里,得到较大的提升。

  二、小学音乐混合教学方式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由于小学音乐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与感情,要让学生既能理解又能感受到音乐感情是有困难的[5]。他们能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却无法理解其中的原理和作曲方法。对音乐的研究不是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就可以掌握的,在音乐的研究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情绪更加丰富。在小学音乐课堂上,要发掘和学生兴趣相匹配的学习内容,在采用混合型教学方式时,对学生的兴趣喜好进行探索。在音乐教学中,有许多富有感染力的节拍,因此,要在课堂上调动起学生对节拍的兴趣[6]。在进行线上课堂的时候,要让孩子们去感受音乐的节拍,孩子们的学习动机就是他们的兴趣,基于他们的兴趣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进行自我的教育,从而更好地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音乐。

  比如在《我们一起来唱歌》这门课上,老师就应该突出他们的主体性,调动他们在这门课上的探索欲望,向他们提问:“大家,我们来唱吧!”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沉浸在音乐的教学中。在这段时间里,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点,让学生们以小组的方式来进行歌曲的歌唱,既可以是由他们自己来进行,也可以是由他们自己来进行。

  (二)启发性原则

  将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应用到混杂的音乐课堂上,要遵循启发的原理,使其能自然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要注重师生关系的转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他们在老师的引领下获得思维的启迪[7]。在复合教学方法的应用中,老师加强了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即使是在音乐旋律短暂的情况下,老师也可以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及时将学习的内容发给学生,这样,他们就可以在课下的时候,随时可以在任何地方,随时可以学习到音乐知识,并对其进行巩固[8]。使同学们能更好地把握所要学习的内容,并能在美好的乐坛中进行探究。例如,在《春天在哪里》这首歌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根据启发式的原理,在教室中向同学们展示一些形象鲜明的影片,从而对同学们的感官进行了极大的刺|激,从而达到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的目的。在采用这种复合式的教育方法中,在课堂上,要让孩子们对歌曲的节拍以及歌唱的技能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让孩子们对春季产生更多的热爱,从而创造出一种更加放松、愉快的音乐学习氛围。在线上的学习期间,让孩子们可以充分地使用他们的电子设备来接受他们所要接受的教育,对他们所要表达的情绪进行反复地聆听与领悟,并对其进行解析。在对他们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的同时,还能感受到他们所感受到的音乐所带来的快乐。

  (三)实践性原则

  在小学音乐教育的实际工作中,仅靠理论性知识很难达到对学生的艺术素质的要求。在混合式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进行学生的实习。线上教学是文化再生产的一种方式,其言语教学不仅可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扩大其知识面[9]。在线上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要积极地引导他们去发掘他们的音乐含义,重视他们的多唱多练,加强他们对基础技能的理解,同时也要为他们留下更多的歌唱的时间,让他们能够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缺陷,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与纠正。例如,在《拍手唱歌笑呵呵》的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开展练习,要让他们多唱多练,在课上要给予他们充足的练习机会,要让他们当着老师的面,当着老师的面,主动地把这首歌唱出来,让别的同学和老师一起来评论,用激励的话语来激发他们的歌唱热情,让他们在正确的评估中加强他们的音乐知识,培养他们的艺术素质。

 1 2 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