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小学音乐论文

“欣”有灵犀情感为引——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情感体验探究

作者:无锡市天一实验小学 王薇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1-04-18

  三、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实现情感体验的策略

  鉴于情感体验对于小学生音乐学习的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小学音乐的欣赏教学,提出在欣赏中促进学生情感体验的具体对策,以期能够对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和欣赏教学带来实际帮助。

  (一)创设合理情境促进学生情感期待

  艺术的最大魅力,在于对人们情感的激发以及调动,可描绘出令人心神所望的场景甚至于意境。在意境的基础之上为学生搭建相应的场景,让学生欣赏音乐的伊始,能够感受到更为浓厚的音乐氛围,从而激发情感体验的兴趣。这一教学形式下,多媒体的运用是具有一定成效的。在技术教学下,有效的结合信息技术以及教学改革,将声音、色彩、文字以及图片有效结合,从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带给学生一定的冲击以及享受,从而对学生的情感变化进行调动。

  人们常说, 一个好的开始才能为成功提供保障。为此教学中场景以及情景的创设需要在课程一开始便进行,以此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投入到课堂实践当中。如在欣赏《飞驰的雄鹰》时,可利用多媒体创设相应的场景,为学生描绘一幅这样的画面:广袤的大草原上,牛羊成群,蓝天白云之上,是那振翅飞翔的雄鹰,与瘦弱的牛羊相比,显得格外雄伟。当音乐响起时,仿若那飞驰的雄鹰就在学生面前,必然给学生带来心灵的冲击和震撼,让学生感受到那飞驰雄鹰的伟岸。如此以具体的动画,加上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展翅飞翔的雄鹰能够首先引起学生的注意,进而在音乐进行时,才能够更好的投入。

  (二)深入作品内涵增强学生情感理解

  人们通过音乐途径表达和宣泄内心的情感,音乐作品中往往蕴含着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小学生只有深入体会欣赏音乐作品,才能认识到,在每一部音乐作品背后都有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思想,从而更为深刻的领悟到创作者在创作时的意图以及内心的情感思想。小学生对于音乐创造者作品的理解,可以根据音乐创作者成长环境、音乐作品创作背景、人生阅历等方面进行全面认识,并从创作者音乐作品的艺术风格、曲调、歌词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探寻音乐创作者内心的真实感情,与创作者思想情感达到共鸣的境界。

  如五年级欣赏《蓝色多瑙河》的课堂上,为让学生对作者创作该作品的情感有真实的体验,感悟作品的主体思想,在课堂上可先从整体上向学生对该作品做出具体介绍及分析,进而向学生播放作品。学生在欣赏完该作品后,会感受作品所带来的的快乐以及活力,多瑙河那翻动的水波、翩翩起舞的身姿、春暖花开的气息等等,虽然学生运用不同的词语,做出不同的表述,但是从本质上而言符合作品最为根本的情感, 希望人们可以将烦闷的情绪抛之脑后,充满对生活的希望。

  (三)优化实践活动强化学生情感体验

  实践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认识和感知能力,同时促进音乐教师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有助于音乐教学资源的进一步丰富。若音乐情感教学和具体的实践教学活动没有一定的联系,在具体教学中未有效的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而脱离了学生的实践生活,那么小学生的认识和感知将会和实际脱离关系,造成音乐欣赏活动没有生机和活力,从而变得更加平淡、乏味、缺乏原本的生机。所以,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对小学生音乐情感体验教学进行全方位的强化,实现理论以及实践的有效结合, 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学生视为整个课堂教学的主体,调动小学生课堂教学的主观能动性,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激发小学生热爱音乐和体验音乐思想情感。

  譬如,组织开展班级音乐会实践活动,由小学生在班级音乐会中演唱自己喜欢的歌曲,在欢乐而愉悦的班级氛围中,引导小学生放飞自我,激情演唱歌曲,再由教师和学生组成欣赏和评审小组进行点评,通过对音乐思想感情的体验、分享和交流,增强小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 体验音乐中所蕴含的无穷魅力,帮助小学生汲取音乐知识。

  (四)借助声势律动增加学生情感认知

  我们通常发现,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在听到音乐的旋律时,会不自觉地手舞足蹈,或者拍手跺脚。这就是音乐的独特魅力,也就是音乐的律动表现,是最为原始的声势律动。所谓声势律动,就是以人的身体作为律动的基础,通过身体动作、身体部位等的形式,结合声音和动作形成的音乐律动形式,比如可以通过手脚并用来表现节奏,拍拍手,跺跺脚,摇摇头都可以是声势律动的表现形式。并且在声势律动的过程中,可以加入舞蹈动作,利用肢体动作的表现,来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可见,通过声势律动,对于音乐的情感体验,也有着很重要的帮助。因此,在欣赏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必要的声势律动, 对于学生把握音乐情感,也很有帮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