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乐教学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及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口风琴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期能为小学音乐课堂的器乐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情境教学 小学音乐 口风琴 应用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音乐课堂乐器教学越来越受重视,而口风琴具有音质优美、小巧方便等特点,在小学音乐课堂乐器教学中得到了推广应用。但是,当前小学音乐课堂口风琴教学容易方法单一、内容枯燥,导致学生对口风琴学习的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如何普及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口风琴教学的课堂效率,是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此,笔者介绍了情境教学的应用。
一、背景分析
1.课标引领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的教学实践让我们感觉到,音乐课仅仅学唱歌曲,欣赏乐曲远远满足不了学生们的求知欲望,精通一门小乐器能带给学生们综合能力上质的飞跃。
2.学生方面
随着经济的发展,家长对于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家长不惜花重金让孩子学习器乐,从钢琴、电子琴、小提琴、萨克斯等西洋乐器到古筝、笛子等民族乐器。但是在学校作为普及课堂乐器的教学,让每个孩子都学会演奏一门乐器,由于受各种的环境条件以及学生家长“重智育轻美育”观念的制约,学习乐器的孩子毕竟还是极少数的,绝大部分的孩子只能通过观看别人演奏来得到享受,却不能亲自试一试。因此,如何推广普及乐器进课堂的小学音乐课堂乐器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情景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口风琴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使得枯燥乏味的认识口风琴的键盘音名、唱名、掌握正确的弹奏手型、指法练习及相关的音乐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怎样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口风琴也充满快乐感,怎样让学生通过学习吹奏口风琴更加喜欢音乐,是当前贯彻实施教育部乐器进课堂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在口风琴教学中加入情境创设是很有必要的。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创的一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场景,这种场景能把学生带入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氛围中,师生在此场景中进行交融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目的是想通过用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趣和灵感,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口风琴教学从枯燥变为兴趣,从呆板变为生动活泼,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口风琴。
1.通过故事创设情境
口风琴看起来简单,吹奏起来并不容易,虽为键盘乐器,但口风琴与钢琴等键盘乐器有着根本的不同,口风琴不光要运用键盘乐器的指法还要运用呼吸来吹奏,孩子们大多是没有乐器演奏功底的,为了让学生认识七个唱名,顺利地找到弹琴的正确手型,我把“doremifasollasi”比喻成七个小矮人,把正确的手型比喻成白雪公主给小矮人“搭房子”。下面我把教学内容编成一个故事,如下:
案例1:《可爱的小矮人》。
播放童话故事《白雪公主》的片段。
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故事里的谁呢?
学生兴奋异常,讨论热烈:白雪公主,王子,小矮人……
教师: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去跟可爱善良的小矮人交朋友。(激发学生认识唱名的欲望)。
教师:7个小矮人邀请我们到他们的家里去做客了。
出示“小矮人”,他们的身上画着唱名。
教师:他们从低到高,分别是“doremifasollasi”。(通过童话故事来认识唱名,使抽象的乐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更易于学生接受)。
教师:“傍晚,当七个小矮人扛着锄头回来时简直累坏了,真希望赶紧回家休息,请小朋友们给小矮人搭一座房子,注意五根柱子必须垂直,不然房子会倒掉,把住在房子里的小矮人压坏了。”(通过情境“造房子”帮助学生顺利地找到弹琴的正确手型)。
教师:“小矮人要上床睡觉了,每个小矮人一张床,请小朋友看看自己的小矮人有没有睡好。”(请学生找到中央,每个手指依次对牢一个琴键,并做到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