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程是音乐教育的基础教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关键期,基础音乐核心素养的形成,在这一阶段尤为重要。如何让学生轻松愉悦地接受音乐的洗礼,方法要多样更要巧妙,在小学音乐教学环节渗透舞蹈元素是十分有效的方法之一。结合舞蹈不仅可以让音乐课堂更具趣味更活跃,在锻炼学生各种音乐能力上也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结合律动,提升音乐感受力
所谓律动就是让学生随着音乐的节拍做简单的肢体动作,通过律动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拍,律动舞蹈的安排在每节音乐课都十分有必要,音乐律动环节能让学生放松心态,用积极主动的状态投入音乐课堂当中。
教师的舞蹈律动要设计巧妙科学,最好是安排在课程的前边,新授歌曲之前的部分,而且音乐的选择,节拍的运用都应该与新授歌曲相关联,比如在教授《我的家在日喀则》之前加入了一段律动舞蹈《幸福拍手歌》,这两首歌曲都是二拍子,通过律动舞蹈的练习,让学生感受二拍子的强弱特点,教师设计简单的拍手、拍肩、跺脚等动作,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跟节奏律动,在节奏中愉悦身心,感受节拍的韵律特点,一下子把课堂气氛调动起来。然后进入新授歌曲部分,这样在学习新的歌曲的节奏上会更容易,同时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也随之提高。
律动舞蹈对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在每节课的音乐教学中都应该渗透,并且在律动音乐的选择上要多动脑筋,要紧扣新授歌曲的主题,要让律动为新歌曲服务,要让学生在律动中动起来,并且是有秩序地动,所以在动作设计上教师要弃繁为简,让学生能够轻松跟随教师的引导,做到步调一致,这样才能起到律动的作用。
二、融入表演,加强音乐表现力
音乐教学中的表演是对音乐作品更深一层的认知和展现,音乐的表现力在音乐表演的过程中得以加强。小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音乐表演是他们在音乐课程当中十分感兴趣的环节,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要适时引导,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音乐表演的过程当中,让学生充分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并开发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表现力。
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并充分肯定,要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享受乐趣,积极地参与到表演活动当中来。例如在教授苏少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二单元《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这首歌曲时,我教授学生这首歌曲的舞蹈动作,让学生边学歌曲边表演,教师教授的过程中要多用鼓励式的语言,要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表演。教师教的表演动作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难易适中,要让所有学生都能学会,这样才能保证人人参与。
音乐当中的表演没有好坏之分,学生的协调性或许有差别,但教师不能言语评价,教师的角色只是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表演,让学生自信的快乐的投入到音乐作品的表演当中,表演的目的是让学生享受音乐,是让他们通过表演去表现对音乐作品更深一层的理解,通过表演的方式进一步展现,音乐的表现力在不知不觉中升华。
三、引导创编,升华音乐想象力
音乐教学中,舞蹈的创编是提高音乐想象力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也是音乐课程当中教学拓展的重要内容,一般这一环节的设计会在课程进行的后半部分安排,是学生在充分理解了音乐作品后,对其内容进行的升华与拓展,教师也可在这一环节适时引导加以提示,好让学生顺利完成创编,让学生的想象力自由驰骋。
创编表演要随性,没有对错之分,教师对于学生的每个舞蹈创编都要给予肯定,动作不分美丑,要让学生的想象力插上翅膀。例如在教授苏少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四季歌》的教学时,我就开展了音乐舞蹈创编的活动,学生们在学会这首歌之后,我就鼓励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力给歌曲编排舞蹈动作,为了降低难度我还在创编之前教学生了一些简单的动作,学生可以借鉴其中的动作编排到音乐作品中,而且对于想象力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到前边表演,教师要对学生创编的独特性给予鼓励,鼓励学生创编的个性化。
音乐作品的创编过程是想象力提升的过程,教师除了引导个体表演之外,集体表演的进行也尤为重要,因为集体的表演过程会让学生更放松,更能扩大其想象力的空间,使创编作品更多彩。教师在整个创编过程中要言语激励,并可采用分组比赛的形式进行创编,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创编的积极性、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