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小学音乐论文

小学音乐欣赏课审美教育的渗透探讨

作者: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南小学 林欣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9-05-01

  一系列的多媒体手段能够使学生置身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但多媒体只是辅助于情境创设,应始终“以人为目的”,充分发挥美育的功能———陶养感情。 “陶养感情”这是蔡元培先生对美育的定义。尤其对于中高段的学生,对他们的聆听感受应有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对音乐内容的表述,《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无论通过什么样的情境创设,应该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调动学生的创造积极性,引导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结合已知经验来描绘所感知的音乐内容:节奏、节拍、力度、速度、情绪、创作背景、故事内容……每一部作品的情境创设都必须以学生为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生活建构联系,才能真正落实审美教育。

  二、探索编创享自由之美

  “美是一种创造性、过程性、体验性的存在、可以无时无处不在。美的出现有几个条件:第一,人;第二,人在实践;第三,实践中的自由;第四,自由的感性显现”。[3]小学的音乐欣赏课,应该始终围绕音乐表现与创作,通过一系列的编创活动,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所以,编创活动是欣赏课中最能够进激起学生自由的创造,自由的想象,自由的体验的一个环节。蔡元培先生认为“美育是‘美感之教育’,而‘美感’是自由的”。[4]编创活动有许多形式,在《羊肠小道》中,聆听牛仔旋律时,笔者是通过编创歌词引导学生感受随着音乐力度、速度等要素的变化而表达的内容的不同。这个主题一共有三个乐句,笔者是通过出示三幅画面,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进行自由讨论,每个小组编创一个乐句,画面中内容信息太丰富导致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紧接着笔者再引导学生尝试将画面中看到的事物赋予一个活动或者一个描绘的词语,让创作的歌词更美,每个组派两个代表把歌词写到黑板上,让全班学生来选择,学生很容易被美好的词汇所吸引,自然歌声也能更为动人,情感更贴近作品。

  再比如二年级下册的《单簧管波尔卡》,欣赏第三主题时,一共有四个乐句,笔者把全体学生分成四个小组,笔者为学生描绘了一个美的情境:柔和的阳光下,叶子上淘气的小露珠,迷人的花香。笔者引导学生四个小组各讨论出一个动作,来表现花仙子的舞姿。二年级的表现有的动作单一,有的动作特别有创意,动作单一的,笔者引导学生再思考能不能与其他同学不同, 动作多样的,笔者引导学生舞姿要与音乐契合,最终每组展示时,他们的动作都能够随音乐的旋律进行变化,肢体也更优美,并且能够带上自信的表情。可见,自主探索编创活动中,不仅仅是中年段,二年段的学生对美好的事物也有一定的体验。

  又如三年级上册《维也纳的音乐钟》,这部作品的第一主题旋律中,第二声部是用钢片琴以卡农的形式出现。表现音乐钟的旋律时,笔者在初期教学环节的设计时,尝试引导学生用声音来表现, 全班学生分成两组来感受轮唱的形式,笔者让学生评价自己演唱的效果,学生普遍感受到演唱的效果并不能表现音乐中动听的声音,笔者让一个学生敲击钢片琴表现第二声部,第一声部由其他学生来演唱主题旋律。之后笔者再尝试让有竖笛的学生表现第一声部,仍由一个学生用钢片琴来表现第二声部。三次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索乐器和人声的音色的和谐美。最后学生得出结论,尝试用人声的演唱与钢片琴的配合效果更好。

  在这样的创造性活动中,编创既是自由的,就应该避免死板的答案、千篇一律,学生会因为某一答案获得老师认可,思路受到局限,除了对音乐要素的答案是统一的,其他对于音乐的感受应该是多样的,此时执教者应该尽可能鼓舞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现,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快乐,感受到创作活动带来的成就感和愉悦感,教师获得了不同的学生对音乐的不同理解,双方都得到了成长。“审美教育要实现的是施教与受教双方的共同进步, 真正在快乐中被认知、掌握,并激发探索、实践的渴望。”[5]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