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小学音乐论文

要阳光也要和风细雨

作者:朱灵灵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8-13

  伏案沉思,往事历历在目,走过教师生涯二十几个年头,酸甜苦辣齐上心头;又是三月春光无限,教师是那满园花草的园丁,教师是那茶山的采茶女,那花草的芬香,和四溢的清醇,告示着教师是神圣职业的伟大。我选择得没错,辛苦,但值得。

  当新课改的春风吹遍大地,吹遍每所学校时,人人趋之若骛,这虽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更是教师自己对自己提出的要求。这无形的号召力却赋予有形的行动中。曾经一时,提倡让四十分钟充满阳光,假如一个教师一天上了3节课,堂堂都是阳光,非把教师累死不可;不如加些和风细雨,在教学的同时,让学生动起来,是稚嫩的也罢,是小淘气也罢,都是孩子真诚的流露,平凡中见奇效。很久以前,听一位教语文的老师说:“小时候,他唱歌时,因为一位音乐老师说了他一句:‘你唱的歌跟牛叫一样’”从此,他再也不敢张嘴唱歌了。是啊!音乐教师同样肩负着重大的使命。现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历,做一下阐述,愿与各位分享。

  几年来,听过诸多的音乐课,不少人为了迎合评课者的“口味”,吸引他们的“注意”,追求课堂的完善,教者不得不挖空心思,投其所好,对教学的每个环节都“精雕细琢”,不厌其烦地钻牛角尖,连所用的课件,所搜集的信息,都勉为其难地成为某一环节的辅助工具,如果在这些方面花工夫的话,那么一学期又能教几节课?!因此,我觉得朴实的、扎实的、现实的、才是教师上一堂课的目的所在,教师用自身的魅力来感动学生、感染学生。

  一、心随听动

  十几年前,我省教育界倡导“跳一跳,摘果子”,意在教学中让学生跳一跳,摘到知识的果子。即教师引导学生,点拨学生,让他们开动脑筋学到知识。用在音乐课上同样适合。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教师既用语言又用音乐。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是声音的艺术,更是听觉的艺术,没有聆听,谈不上音乐。世界著名的三大男高音之一帕瓦罗蒂,他的读谱能力差,但就是听觉惊人,一首典子,听过2-3遍就可以和着乐队演唱了;被誉为音乐神童的莫扎特,5岁时,听他父亲写宫廷的乐曲,几遍就能背下来。所以我首先培养学生听觉能力,新课程强调聆听,但不是单纯地听。孩子们注重形象思维,教师可多出示一些画面和一些具体的实物,如打击乐器、或画,或拍、或看、或舞,引导入乐曲中的意境。例:听《洪湖水浪打浪》,这是一部以描写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与地主反动派斗争的歌剧。歌剧可剪辑一些内容让学生观看,调动起他们的情绪、正义感在心中油然而生,而后,特别欣赏《洪湖水浪打浪》这首歌,让他们听引子所展示出水波荡漾,象征着韩英的心潮起伏,接着,第一段动人的旋律展开,边听边感多美丽的渔乡光景,从而联想自己对家乡的热爱。跳一跳,摘果子,能让学生更好的心随听动。

  二、心中有爱

  也许是当了九年的语文教师及班主任的经验,我在音乐课堂上都是内容教学与思想教育并重;有句话叫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华民族是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古老而博大精深的民族。现在学生正是将来祖国各条战线的建设者,他们的心中只有装着祖国,他们的才智才会发挥到极致。因此,作为教师,要时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教育,并赋予时代的新内容。如:前不久,我省青年歌手孙砾在国际声乐比赛中获金奖,又一次为中国人争了光。

  例:每当教到爱祖国题材的课程,我就会在课堂上给学生演唱著名女歌手汤灿的《祝福祖国》,学生拍手叫好,脸上洋溢着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之情。又如,大家所熟知的民歌《兰花花》,这是陕北“信天游”中一首著名的传说山歌,故事主要讲了一个传说故事:过去某女子兰花花,长得很美,热爱生活,但地方财主周家要强娶她,她不甘心屈服,私自与爱人出逃了。故事感人,是女子对恶势力的反抗,同时也是暗示着劳动人民对封建制度的不满与抗击;当让学生欣赏时,由教师讲故事导入,发挥语言的功效;声情并茂,学生特喜欢情节生动的故事,所以听到歌曲《兰花花》时,会不由自主地喜欢听。

  今年的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有一位很出色的民族歌手阿宝,他和著名歌唱家吴雁泽一起演唱的民歌,声音高亢明亮,有着极强的通透力,穿越云霄,给听者酣畅淋漓的感觉,他的演唱获得一等奖,这也是中国民歌史上的经典。学生听罢,不由得为自己是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所以,正如人们所说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爱在心中,美在心中。

 1 2 下一页

相关阅读